浅析中华蜜蜂养殖管理措施
2021-03-05丁彩龙
丁彩龙
(岷县畜牧兽医局维新镇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748400)
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蜂产品保健作用的关注不断加深,蜂产品成为了人们喜爱的天然绿色产品,市场上对蜂产品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些都有效推动了养蜂业的发展。而养蜂业的扩大离不开先进养蜂技术的支撑,基于此,本文重点对中华蜜蜂养殖管理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供参考。
1 放蜂场地选择
岷县基于当地优势资源,大力推进养蜂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当地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向高寒湿润气候过渡带,高寒阴湿,平均年气温处于5.5℃,7月份天气最热,达到16℃平均水平,1月份天气最冷,达到-6.9℃平均水平,约为635mm年降雨量,7~9月份降雨天气较多,一年有123d无霜期。所以在对中华蜜蜂放蜂场选择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岷县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中华蜜蜂在蜜源方面应当结合岷县黄芪、党参蜜源植物种类,确保蜜源花期的连续性。
2 蜂群摆放
中华蜜蜂由于饲养时间不长,具有较强野性,在定向力方面还比较差,迷巢情况时有发生,在摆放中华蜜蜂过程当中,和西蜂存在很大不同,不必整齐划一进行摆放,前后交错摆放,并使摆放间距适当扩大,合理设置巢门,避免有相互错投蜂箱的情况出现,造成彼此斗杀,尤其是对交尾群,更应当扩大群间距离,避免错杀蜂王。利用木桩垫起蜂箱,控制和减少蚂蚁侵害中华蜜蜂,引发逃蜂现象。
3 运用优质蜂王
在饲养中华蜜蜂过程中,对优质蜂王进行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优质的蜂王可以使蜂群的优良生产性能充分体现,保证蜂群生产性能,以免出现退化现象,确保蜂群持续繁衍,优质蜂王也是饲养中华蜜蜂促进其强群的关键,如果蜂场自己培育蜂王,应当首选具有较强产卵能力,分蜂性弱,利于扩大群势,抗病能力强,产量高的蜂群作为母群或父群进行新蜂王培育。多年中华蜜蜂养殖实践发现,一般饲养一年以上的中华蜜蜂蜂王,在产卵能力方面会出现很大下降,影响蜂群群势,出现较高的分蜂性,影响其抗病能力,减弱生产性能,所以饲养中华蜜蜂,每年都要对蜂王进行更换,只有保证蜂王的优质,才能确保蜂群生产性能,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置专业养殖场,与春、冬两季充分结合,实施一次换王工作,为中华蜜蜂强群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中华蜜蜂养殖也有很多问题存在,最突出的问题是蜂种退化,特别是有些饲养场,自行繁育蜂王,导致蜂王近亲交配,蜂群生产力出现明显下降,无法有效维持野生条件下的蜂群群势,所以蜂场及相关部门应当对蜂群退化问题给予充分重视,合理引进优良的蜜蜂蜂种,也可利用阁引引种作为母本,将蜂场中具有较好生产性能的蜜蜂培育成父本蜂王,控制近亲交配产生的不良影响。
4 运用双王夹箱饲养或继箱饲养
中华蜜蜂蜂群不大,单个蜂王难以对大蜂群进行维持,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将过去应用的单箱群摒弃掉,通过双王夹箱来饲养中华蜜蜂,这对确保蜜蜂强群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饲养实际运用朗氏蜂箱10框箱,在蜂箱内通过闸板分开两室,每室饲养一群蜜蜂,在箱前侧方向上设置巢门时,可以在蜂箱前方及侧方分别设置1个。如果在蜂箱的前侧方向上设置巢门时,选择框式隔王板,来解决蜂群偏集现象。流蜜期综合分析具体实际,选择框式隔王板两块,对2个蜂群蜂王进行控制,将蜂王控制在侧壁向1~2框中产卵,蜂箱中设置供贮蜜,也可运用囚王笼将蜂王扣住,并借助隔王板限制另一只蜂王,使这1只蜂王在侧向1~2框中产卵,并保证充足的蜜供应。
通过双王继箱养殖中蜂实际,可以通过FWF型中蜂箱与中蜂十框标准箱开展养殖。利用中蜂十框标准箱养殖实际,在蜜蜂箱中利用闸板设置成两个室,每室进行一群饲养,合理的对巢门进行设计。通过双王继箱(F型)对中华蜜蜂进行养殖过程当中,通过闸板设置蜂箱成两个室,每室进行一群饲养,在箱前设置巢门,也可在箱前或侧向上分别设置一个,此类蜂箱巢框高度为175mm,内围为300mm,对比朗氏框是其1/2大小,箱内能够对12个巢框容纳,满箱后,利用继箱进一步扩大蜂巢,在继箱中调入子脾,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展调整工作,进一步增强继箱饲养水平。流蜜期,继箱取蜜,也可在巢箱侧向1~2框内将两群蜂王运用框式隔王板2块进行限制,使其产卵,供贮蜜设置在巢箱中间,通过囚王笼扣起1只蜂王,另1只蜂王运用框式隔王板1块,将其在箱底一侧1~2框中限制,促进其产卵繁殖,供贮蜜在巢箱内部分提供。
5 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蜂蜜以及花粉是主要的饲料,这是蜜蜂生存的重要前提,蜂蜜充足条件下,有利于蜂群群势的扩大,中华蜜蜂在饲料方面有着非常敏感的反应,如果蜜粉不足时,蜂群中又没有储存,就会对蜂王产卵量造成巨大影响,更甚者导致停产。尤其是缺粉时这种现象更为的突出,只有保证蜜的充足性,才能更好的维持蜂群群势。在蜜蜂繁殖过程中,如果花粉量下降,可通过饲料粉制作花粉饼,放置在框粱上进行饲喂,每次的饲养量以蜂群2~3d消耗量为度。
6 中蜂越冬饲喂
岷县气温较为寒冷,一般每年的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上旬结束中蜂越冬期,此时蜜蜂一般停止活动,工蜂主要结团在巢脾上,蜂王位于蜂团中央,工蜂主要取食巢脾蜂蜜。为了保证蜜蜂安全越冬,必须要选择向阳背风区域,并利用旧衣服以及棉絮对蜂箱进行填充,底部利用麦草垫上,并用草垫包围封箱,将巢门缩小,封堵裂缝,保证饲料充足性。
7 确保蜂群繁殖力的旺盛性
7.1 奖励饲喂 处于繁殖过程中的蜜蜂,可以开展奖励饲喂工作,具体饲喂时,每日傍晚可以选择糖浆(30%)对蜂群实施奖励性饲喂,有利于其培育蜂子。
7.2 对蜂巢适当扩大 充分结合蜂群以及蜜粉源还有天气状况,将一些空脾加入其中,或者加入一些础框促进蜂巢扩大。蜂群能够造脾的,可以通过巢础框不断扩大蜂巢,一般而言,新造脾产满卵后,再将础框插入进行造脾扩巢,在这一过程中,还必须要确保蜂群密集,通常运用1:0.81比例插入空脾以及础框,早春时节保证其密集生长,有利于提高蜂巢温度。
7.3 蜂群保温 中华蜜蜂通过双王群夹箱来进行养殖,可以使蜂群相互取暖,如果遭遇寒冷天气条件影响时,为了避免寒冷天气条件下蜂群紧缩蜂团,冻伤蜂子,这一阶段,应当运用更加有效的保暖措施,提高保温效果,在具体保暖过程中,可以选择应用麦草材料,在蜜蜂箱中填入1/2来进行保暖,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寒冷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
7.4 防治分蜂热 (1)换王过程中,运用新王将老王换掉,也可利用王台换掉老王。(2)蜜蜂繁殖中期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蜂巢空间,有效的缓解箱内拥挤状况,确保多余工蜂能够在较大的空间中结团散热。(3)蜂群繁殖中后期阶段,对毁坏的王台每5d检查一次,中蜂运用FWF型中蜂箱继箱饲养的,可以运用蜂王浆生产形式来控制分蜂热。
8 综合防治病虫害
在中华蜜蜂饲养过程中,还应当对各种病虫害问题加强综合防治,特别是囊状幼虫病、巢虫以及欧洲幼虫腐臭病对中华蜜蜂饲养造成危害巨大,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应采用综合性防治手段。养殖中华蜜蜂时,选择抗病蜂种,并保证密集饲养,并将蜂群保温工作做好,及时排除巢内湿气,也可利用一些药物适量添加在蜂群饲料中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防治欧洲幼虫腐臭瘸,可选择青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治疗。为有效防止囊状幼虫病对中华蜜蜂造成的不利影响,可用病毒灵防治。虽然四环素、土霉素以及青霉素不能直接发挥作用,但这些药物来对蜜蜂害虫的清理有促进作用。幼虫病治疗过程中药物用药量必须要科学控制,用药过程中可以通过饲喂形式提高药效,选择青霉素喷雾治疗,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通过扣王断子方式,可大幅提高治疗成效。为避免巢虫带来的危害,应当根据适宜密度饲养蜜蜂,保证蜂群密度,使其护脾效果大幅增强,减少和控制巢虫带来的危害,所以这时可运用新脾或者对箱底及时清理的方式控制巢虫危害。
9 预防蜜蜂农药中毒
农药对蜜蜂危害性较大,常导致蜜蜂中毒死亡,所以做好相应的预防非常关键,对党参、黄芪蜜源植物花期阶段应当禁止喷药,农药选择应当首选低毒低残留品种,减少对蜜蜂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