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型产气荚膜杆菌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与防制
2021-03-05于超
于 超
(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 讷河161300)
D型产气荚膜杆菌所致的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杆菌在肠道中繁殖和释放毒素所致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的临床特征是腹泻、惊厥、麻痹和突然死亡。肠毒血症不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因为病原菌D型产气荚膜杆菌在肠道内存在本身并不引起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动物摄食被感染粪便污染的饲料而将此菌引入消化道,但若无其他因素作用则并不发病。
1 流行特点
D型产气荚膜杆菌栖居于正常绵羊的消化道,可能也存在于其他反刍动物的消化道,但数量很少。它在消化道中出现的程度在羊群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只能部分地说明发病率的不同。本菌在土壤里存留的时间不很长,在一定条件下,它在肠道中迅速繁殖并产生致死量的毒素。本病发生的饲养管理条件包括放牧于青草繁茂的草地或饲喂幼嫩的禾谷类作物,以及在肥育场过饲谷物饲料等。营养良好、大量泌乳的母羊所哺乳的羔羊特别易感。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的发病率高,所以曾有“过食”病的名称。据报道在服用吩噻嗪之后发病率增加,实验证明用这种药可促进本病在羔羊中爆发。将D型产气荚膜杆菌的全培养物和糊精注射至十二指肠可在易感的绵羊和牛实验复制本病。
尽管肠毒血症最常在羔羊发生,但它也在成年绵羊、山羊、犊牛发生,很少在成年牛和驯养的骆驼发生。在大多数甚至所有情况下患畜是以高营养的饲料饲喂和具有非常良好的体况的。本病在3~10周龄的吮乳羔羊的发病率最高,单羔比双羔更易感。待肥育羔在它们进入围栏肥育场后不久最常患病。适宜的预防接种容易产生免疫力,非致死性地暴露于毒素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然免疫力。
D型产气莫膜杆菌肠毒血症主要感染羔羊,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会引起严重的损失。被列为围栏肥育羔羊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有很大变化,但极少超过10%,致死率接近100%。一部分羔羊和牛似乎暴露于亚临床的、但具有抗原水平的产气荚膜杆菌毒素,因此它们可在不表现疾病症状或未进行预防接种的情况下获得免疫力。畜主和兽医通常认为肥育牛中许多不能解释的突然死亡是由此型肠毒血症造成的。然而尚无实验室证据支持这样的田间观察。
2 防制方法
防治该病可减少饲料摄取量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虽高度有效,但也并非完全如此,如要获得最佳效果,常常需要减少词料摄取量,这样又会使羔羊生长受阻,因此畜主倾向于更多地依靠预防接种作为防制措施。最好的意见是既调节饲料摄取量又进行预防接种,但要尽可能免妨碍生长。
预防接种常使用以明矾沉淀的、福尔马林杀死的全培养物(变性培养物),有一种用胰蛋白酶活化的相似菌苗(活化的明机沉淀类毒素)被认为效果更佳。目前使用的所有菌苗都是用明矾沉淀的,但对明矾沉淀作用的优点尚有疑问。一些多联菌苗正在使用中,在防制梭菌的预防接种中最新的进展是使用悬浮于油-水乳剂中的联苗并行腹腔注射。乳剂能保证有持续高的抗体水平,腹腔注射可避免肌肉的局部损害。一次注射含有弗氏佐剂的e-类毒素可产生长达2年的保护作用。
活化的明矾沉淀类毒素的使用方法相同,但需要的剂量较小(2mL),通过母羊获得被动免疫的幼羔对接种的应答较好。标准的变性培养物在非常幼龄的羔羊不产生免疫力,而当3日龄的羔羊使用活化的类毒素时则产生良好的免疫力,尽管推荐于1月龄时进行第2次注射。高免血清和这种菌苗同时使用并不干扰刺激抗体的产生。间隔6个月进行再接种能提供持久的保护作用。连续3年注射菌苗的绵羊可视为永久免疫,不需要进一步接种。
对暴露于最大危险的肥羔群推荐的预防接种方案如下。如果发生一次暴发,则应立即使用抗血清和类毒素(最好是活化的明矾沉淀产物),并在一个月内重复注射类毒素,以后间隔6个月给繁殖母羊再接种类毒素,应使每年两次注射中有一次的时间处在怀孕期的倒数第2个月。羔羊从初乳获得被动免疫,但应在4~10周龄时用类毒素预防接种,并于一个月后再接种。如果预防接种方案不是正好在该病爆发时开始,则最初可不必注射抗毒素。大多数预防接种方案均缺乏这种观念,所推荐的作法必须适合于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疾病危险的程度。在本病呈散发的地区,习惯于在一次暴发刚开始时给全部羊使用血清。虽然免疫只持续2周,但可防止进一步的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本病不再发生。类毒素比较便宜,但在此时单独使用它在自动免疫产生之前可能导致进一步的严重损失。
绵羊的任何预防接种对于促进黑腿病或其他梭菌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危险的,如果这些疾病在一个地区是严重问题,则接种一部分畜群作为小型试验是明智的,只有在不引起并发症时才再继续进行其余动物的预防接种。在所有这些疾病都可能发生的地区,推荐给绵羊注射多联菌苗(包括肠毒血症、破伤风、黑腿病和快疫的类毒素),已获得良好效果,唯一的缺点是增加了费用。用类毒素预防接种对犊牛有效,但对山羊并不是高度有效,在山羊应以6个月的重复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