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公共政策创新的助推框架与政策工具
——以行为洞察力小组为例
2021-03-05高恩新汪昕炜
高恩新,汪昕炜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062)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有限理性、认知局限、负面情绪等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知识推动了公共行政研究走向实证主义。个体动机、偏好、认知偏差等微观因素对公共管理和服务过程产生了关键影响。[1]1-820世纪80年代,经济学家关注到了个体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认为有限理性、社会偏好、自我控制缺失等人性特征和认知缺陷会深刻影响个体的决策选择。[2]382-384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依据对社会成员个体特征和选择偏差的理解,创新政策文本、内容、语言、形式等要素,人们的选择行为,可以显著提升政策效果和改进公共福利。公共行政、公共政策研究与心理学、行为科学走向融合[3]325-326,推动了行为主义公共行政、行为主义公共政策成为新兴交叉研究领域[4]。
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学、认知科学知识在健康、养老、保险、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2010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组建行为洞察力小组,尝试通过创新性工具提升政策效果。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社会和行为科学团队”,以期改进政策过程和政策效果。[6]2015年,世界银行基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认知的理解重新审视国际援助、贷款、反贫困、卫生救助、儿童早期发展支持等政策。[7]2016年,欧盟委员会发布《行为洞察力运用到政策领域报告》,分析了31个国家的公共政策实践。[8]2017年,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发布《行为洞察力与公共政策:全球经验》,总结行为主义知识在全球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9]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积极运用行为主义知识寻求超越强制性命令—控制政策和自由放任政策的“第三条道路”。[10]
助推是行为主义公共政策的代表性理论。在传统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者主要借助强制和惩罚两种手段达成政策目标。随着20世纪政府权力扩张引发社会“反向运动”,强制性政策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抵制。在这种背景下,塞勒提出在不侵犯公民个体自由的前提下影响公民选择结构以便实现政策制定者期望的政策效果,即“助推”概念。助推强调在公民个体选择上不加以任何强制,以隐蔽的方式引导人们选择行为,从而更好地实现政策预期目标。[5]助推操作成本低,政策效果显著,引起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广泛关注。在消费者购物行为、公民慈善行为、代理人投资行为、顾客反馈、器官捐赠、环境跨期决策等领域,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创新多元化助推政策工具。国内学者对助推的涵义、类型、作用基础以及领域应用进行了分析。[11]95-97助推是决策者对社会成员个体选择环境进行微观干预以改变被助推者行为,进而实现预期,促进个人和社会利益目标的策略。助推理论基础在于个体信息、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约束导致低效决策,通过事前干预个体选择可以改善个体福利,具有典型的“自由主义家长制”色彩。[12]109-115助推将政府和公民连接在一起,通过“政府行为—公民体验”的双轮模型揭示了政府对公民主观体验、个体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13]10
现有理论研究揭示了助推的心理学基础和作用机制,但在“助推”政策工具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14],对助推政策工具适用情景也存在争论[11]100。助推不仅仅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知识需求,更需要政策制定者关注问题、场景、价值观等情景变量的复合影响。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策略和手段,制定公共政策的任务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或者一组最合适的政策工具,既要考虑每一种政策工具的局限性和可行性,又要考虑政策工具选择在政治上的前后一致性[15]145。为了更好地理解助推政策工具结构及其适用场景,本文以英国行为洞察力小组的85个试验项目为研究对象(1)行为洞察力小组自成立以来共进行了400项政策试验,目前完成、并在其网站发布了试验结果的项目共计138项,其中85项试验项目详细发布了试验目的、手段、效果评估等报告,其他53项项目要么仅仅发布了试验目的、要么试验失败。本研究仅仅基于公开发布详细信息的85个试验项目进行研究。本研究涉及的具体试验报告均来自行为洞察力小组的网站,见https://www.bi.team。,运用案例比较和归纳方法分析助推策略框架、政策工具,讨论助推存在的伦理局限以及未来研究议程,以期为各级政府政策创新提供参考。
二、行为洞察力小组助推框架与政策工具箱
(一)行为洞察力小组试验项目及政策目标
2010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设立7人组成行为洞察力小组(Behavioral Insights Team),辅助内阁提升公共政策效果。该小组设定三个主要目标:转变至少两个部门的行政方式;让英国政府更好、更现实地理解人类行为;至少实现10倍于投入成本的收益回报。试验期限设定为两年,如果没有实现目标,自动解散该试验团队。对行为洞察力小组两年试验期项目效果的评估表明,细微的改变至少产生了20倍以上的收益回报。目前,行为洞察力小组已经转变成一个覆盖31个国家的全球社会企业,开展了400个随机控制试验。绝大多数项目试验是在英国进行的,少数试验项目是在英联邦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国进行的。本文分析的85个试验项目中,71个在英国,14个在英国以外的国家;58个试验项目服务公共部门,27个试验项目服务私营企业。试验项目主要分布在教育、能源、环境、社会救助、反贫困、就业等公共领域,也涉及私营企业与顾客沟通、客户稳定性、应答率、投诉率等管理问题。行为洞察力小组的政策试验已经成为“助推”改进社会发展和公共福利的典型案例。[16]805
行为洞察力小组主要围绕“一增一减”两个目标设计试验。“增”是指借助助推手段实现效果增量,如用户对消费条款更准确的理解力、更高的就业率、更高续费率、工作中更高的电子化率、公共服务和社会救助更高的申请率、政府数据更大的开放度、增加慢性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以保证每日按时服药、鼓励健康饮食可持续性等;“减”主要是通过干预手段实现减量化,例如在能源领域鼓励人们节约水、电、汽油、纸张的使用,在教育领域降低辍学率,在医疗领域降低候诊病人的弃诊率、非紧急医疗的求诊率、医院转诊率、儿童过度肥胖等,在就业领域降低失业率、性别歧视等。从行为洞察力小组的85个试验结果看,助推效果明显。例如,通过采用助推工具,澳大利亚夏季用电高峰期的家庭耗电量降低了13.8%;英国大学生在入学前申请助学贷款人数增加了10%。这些试验成本极其低廉,仅靠改变信件用词、增加对比、给予鼓励和帮助的承诺等沟通细节,就能取得显著的政策效果,实现“小行动推动大变革”的战略价值。
(二)行为洞察力小组助推框架、策略与政策工具
塞勒将助推策略分为六类:改变诱因、理解“选项—结果”间关系、默认选项、给予反馈、预判错误和将复杂选择结构化。[5]多兰等人将助推策略概括为信息支持、改变诱因、规范参照、默认选项、凸显、启动、情绪感染、承诺以及塑造自我形象九个方面。[17]264-277这些策略类型构建了“助推”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思维框架。在已公开的85项试验项目中,行为洞察力小组运用包括语言、可视化表达、信息技术、流程再造、人际沟通、群体规范等多元化工具创新引导政策对象选择。在比较的基础上,行为洞察力小组的85个试验项目助推策略可以归纳为四个框架:简化、增加吸引力、社会规范以及运用默认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政策创新策略和工具。
1.简化框架、策略及其政策工具
借助于语言让政策对象清晰、准确了解政策目标和政策要求、引导政策对象作出预期选择是政策沟通的关键。在行为主义经济学看来,人们懒惰的本性使他们喜欢那些毫不费力、简单明了的选项。政策对象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将选择项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容易理解、易于比较和切身利害相关的知识。政策设计者应该按照“简化”框架,保证政策所要传达的关键信息或者要求简单易懂、一目了然。在行为洞察力小组实施的85个试验项目中,采用“简化框架”试验项目共计21个。从运用简化框架的21个试验项目来看,简化策略主要有两个创新点:一是简化内容,提高政策对象对信息的接受度和理解力;二是简化程序,减少政策对象选择时的摩擦成本。
简化内容主要体现在简化语言、减少沟通涉及到的问题数量、优先传导最关键的信息等手段。例如,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是否准确阅读和理解权益保障条款和争议处理办法直接影响到售后客户关系维护。为改进顾客对购物权益保障条款的理解力,行为洞察力小组采用的政策工具包括:将关键语句以常见问题的形式放在摘要中,顾客理解度提升36%;使用总结性语言和图表说明,顾客理解力提高34%;在可滚动的文本框中向客户显示条款或政策,顾客理解力提高26%;提供较短的内容信息,顾客理解力提高9%。
简化程序有助于提高政策对象应答率。行为洞察力小组试验项目选择的政策工具包括简化申请程序、实施预先申请、简化表格、使用在线工具等。例如,英国公民纳税时需要登录税务海关总署网页,找到征税信,点击上面的链接地址,登录后才可以填写纳税表格,每年仅有20%的公民通过此种在线申报方式纳税。行动洞察力小组更改了申报方式,直接可以在税务海关总署的网站上预填,然后发送给税务部门即可,简单的改变让填表数量增加了20%以上。无论是简化内容还是简化程序,行为洞察力小组试图以降低摩擦成本、塑造认知框架的方式影响人们的选择。政策制定者通过简化内容和简化程序,可以明显降低甚至消除摩擦成本,强化沟通内容的框架结构,助推政策对象作出预期选择行为。
2.增加吸引力框架、策略及其政策工具
政策对象面对复杂信息和环境时,如何能够作出政策制定者期望的反应,吸引是一个重要策略。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人们被一个特定事物吸引往往体现在两个方面:吸引注意力和信使效应。吸引注意力是指一个特定事物必须借助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突出自我才能得到外部主体的关注;信使效应强调了信息接收者对信息提供主体赋予的信任和承诺。行为洞察力小组增加吸引力策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突出关键信息以引起政策对象的注意;二是优化信息传递方式,增加政策对象对信息的认同,启发预期行为。
行为洞察力小组突出关键信息的政策工具包括使用不同颜色的字体、对隐含关键信息的词语进行加粗显示、使用可视化表达、使用对比、强调后果的严重性、提示行为知情、附带证据材料等手段。行为洞察力小组对医生申报个人额外收益征税的试验表明,优化信件语言、提醒可能会被视为主动逃税、展示个人收益证据,成功吸引了医生的注意力并推动他们主动报税,申报率是普通通知申报个人额外收益信件的9倍。长期以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部门一直面临严重的租户欠租问题,租户对催缴通知没有任何回应行为。行为洞察力小组重新设计针对长期欠租用户的联系信件:使用手写的彩色信件、信封上附上提醒便条、通过电子邮件系统发送提醒邮件给租户、预计信件到达后发送提醒短信、在确保语言友好的前提下让租户认识到欠租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明确对欠租用户经济活动和消费行为知情、提供建议解决方案。试验表明,在一系列干预措施下,长期欠租用户与管理部门接触率提升了30%。针对电子警察拍摄的汽车违章罚单长期滞纳的问题,行为洞察力小组向违章公民发送了一封告知信函,明确语言描述方式(警示功能)、强调后续的处罚措施、附带拍摄的违章图片使交通违法罚款缴纳率由原来的30%增加到80%。在荷兰的一所学校所进行的试验表明,把黑面包切成各种有趣的动物形状后,儿童在午餐时食用黑面包的数量几乎比原来普通黑面包食用数量翻了1倍。
增加吸引力的第二个政策工具是选择恰当的信使。公民对特定的社会角色赋予了独特认知和评价,形成信任和承诺。例如,知名教育专家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引导和鼓励效果优于政府宣传,知名影星、歌星在广告中对特定商品和服务的推荐优于商家宣传,医生对儿童接种疫苗的建议比政府公共卫生计划更能够打动家长,等等。行为洞察力小组选择恰当的信息传递主体、注重信息传递中的互动沟通、突出接收信息时选择自主性,提升了预期行为选择率。例如,利用第三方宣传、社会知名人士、具有隐喻意义的图片、能够创造幽默和欢乐的卡通人物等手段影响人们的行为,通过信息标签效应影响特定社会成员的选择行为。
3.运用社会规范框架、策略与政策工具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成员受到群体规范压力后存在从众效应。个体社会成员在作出决策时往往先环顾四周看看他人是如何选择,从而作出和他人一样的选择。政策制定者可以利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进行干预,采用“其他人是这样做的”“大多数人是这样做的”等陈述方式,借助于群体规范引导个体行为。在行为洞察力小组的85个试验项目中,17个项目借助了社会规范干预个体选择行为。
决策者可以采用横向比较,形成群体规范压力,引导个体行为选择。在英国地方政府税收系统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在发给尚未申报的纳税人的信中强调“80%的纳税人已经完成了税务申报工作”,能大幅度提高个人纳税申报率。在美国、英国的自来水、电力等能源消费领域,月度账单会清晰地展示一户家庭自来水用水量、家庭用电量与所在社区平均用水量、用电量的比较,通过柱状图和给予相应的颜色提示(绿色代表低于、黄色代表略微高于、红色代表显著高于平均用水量或用电量),结果社区家庭平均用水量和用电量均显著降低。行为洞察力小组通过横向比较,借助可视化手段塑造社会规范压力,在鼓励接种疫苗、降低酗酒率、减少肥胖率、促进健康饮食、减少垃圾丢弃率、提高纳税申报率、提高参军报名率、提高乡村教师职位申请率、提高慈善捐赠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
纵向比较即通过强调个体过去的表现、塑造个体间的互惠关系以及承诺也能约束个体选择行为。行为洞察力小组鼓励一家银行雇员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捐给慈善活动,发给试验组雇员的信上注明每一个人的名字、强调他/她去年的捐赠情况,强调雇员慈善捐款的意愿和成效,收到邮件的员工捐款率比对照组高出1倍以上。另一项试验项目是鼓励招聘单位参加政府组织的就业招聘活动,主办方在邀请信开头添加参与招聘活动企业负责人的名字,实际参加招聘负责人人数增加了5%;信中声明“我们已经给您准备好了位置,祝你好运!”此类的话,企业参加人数增长到27%,是对照组的3倍。试验表明,个体自我角色认知、群体认同以及社会规范能发挥承诺作用,显著影响了个体选择时的社会心理。
4.默认设置框架、策略及其政策工具
人的惰性以及对现状的偏见会导致人们倾向于最不费力的选择。默认设置框架将政策对象预期行为作为默认选项,引导人们以最省力的方式得到满意结果。默认设置包含两种工具:默认进入和自由退出。默认进入是指政策设计者假定个体会接受设置的默认选项,不需要个体作出任何操作就可以实现政策目标;自由退出是指个体拥有最终选择权利,可以通过简单操作退出默认选择。以美国鼓励和支持雇员参加养老金保险为例,传统政策默认雇员不参加养老保险,除非自己主动申请并填写表格,才能进入养老保险计划。助推试验仅仅做了一个微小的调整:当雇员符合参加养老保险资格时,他会收到一张表格,声明他将被自动纳入养老保险计划,按照比例从工资中扣除应该缴纳的部分;如果雇员不同意参加养老保险,他必须填写该表格申请退出养老保险计划。试验表明,采用自动登记办法后,美国新员工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比例提升到98%。
行为洞察力小组的6个试验项目明确使用默认策略,涉及推动政府数据信息开放、参加养老金计划、健康饮食可持续性、用电高峰期自愿减少家庭用电量等。默认策略的其他政策工具选择包括拓展默认选择范围、优化物品摆放方式、增加个体退出时的摩擦成本以及在个体退出时进行更友好的沟通等手段。行为洞察力小组在汽车登记、纳税、养老保险、戒烟宣传等网站或者活动中加入自愿捐献器官的登记,将此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并给予人们选择退出的自由。试验结果表明,默认进入自愿捐献器官的个体显著增加。通过迫选设计、增加退出时的摩擦成本,助推能够显著影响个体选择,引导个体作出预期行为。
图1 行为洞察力小组的助推框架、策略与政策工具
三、助推政策框架的伦理自觉与工具反思
公共政策助推注重微小干预手段对个体选择的影响,为21世纪政府治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助推主体认识到人类思维、认知缺陷和行为惯性,利用认知缺陷、心理规律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助推原理在于洞察人们作出选择时的行为偏好,以隐形且非明显经济刺激的方式谋求公众利益。[18]428从政策工具属性来看,助推是一种通过塑造决策环境、改变决策结构、引导政策对象自己作出选择的隐性干预手段。行为主义公共政策的试验与实践表明,在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用助推工具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奇效。[19]1041-1055有的学者将助推视为继科层制、市场、网络和共同生产之后的第五种政府治理模式,成为公共治理改革创新的重要理论前沿。[20]81-98在助推作为一种行为公共政策创新手段得到普遍推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其保持伦理警惕和工具反思。
(一)警惕助推技术对个体自由选择权利的侵害
助推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面临着强干预与微干预的平衡难题。助推是通过微小的改变来引导个体的自由选择,而不是限制个体的选择。塞勒、桑斯坦等助推理论的推动者极力表明将“自由主义的家长制”伦理观作为助推的伦理基础,即坚持个体自由的优先性、在不禁止任何选项的前提下影响人的选择和行为。但助推实施者在隐性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取消、禁止等手段限制个体自由选择空间,操纵社会个体的选择结构,可能成为新形式的“精神控制”或“心理战”[10],甚至走向“柏拉图式的独裁专制”[21]321-334。助推政策设计者和实施者需要时时警惕助推工具对个体自由的侵害。
(二)构建防范恶意助推的监督体系
助推本意是追求公共利益,不能沦为利用个体心理和认知缺陷获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作为政策工具的助推具有中立属性,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恶意助推和善意助推。与私营部门借助于助推手段扩大销售、改善客户关系提升企业赢利、增加顾客价值利润导向不同,公共部门在运用助推手段时,可能面临着更大的道德风险。毕竟,基于公民选举获得政治权力的官员存在被特殊利益集团“俘获”的风险,公共政策容易偏离公共利益价值目标转变成维护特殊集团利益的手段。公共政策助推应该强调更高的开放性、透明性和可监督性,减少公共部门可能存在欺骗公众和滥用权力的可能性,使助推服务于公众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
(三)警惕助推技术的跨文化泛化
助推所隐含的“父爱主义的家长制”文化背景往往与自由主义存在内在张力。助推倾向于在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之间寻求一种调和,即在保持个人自由选择和倡导政府责任之间寻求“第三条道路”。助推政策在自由主义主导的社会更容易受到质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自由主义市场原则的信任都会抑制政府干预力度和范围,将助推政策置于可监督的政治框架之内;相反,那些长期以来政府在社会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国家,“父爱主义文化”使助推政策更容易得到民众的认可,忽视对个体自由的干预风险。与英国和北欧国家一样,奉行“父爱主义文化”的亚洲国家更容易在政策创新中采用助推手段,缺乏政策工具的道德反思和伦理审视。
(四)警惕助推技术对人民主体性的贬损
助推技术强化了政策制定者的权力中心性,将作为政策对象的公民置于被动行动结构之中。助推框架开放性带来政策工具选择多样性,需要助推政策设计者作出权衡,强化决策者权力中心性、弱化被助推者的政治主体性,甚至对被助推者进行人格贬损。在隐性干预的选择结构下,助推决策者可能成为应用心理技术专家:利用信息优势、对公众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知识优势、政治权力的垄断优势精巧、隐蔽地限制、干预个体自由,成为个体选择环境的架构师,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操纵”公众选择。应用心理技术专家精巧设计的助推框架削弱了社会个体选择的自主性和责任性,社会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多样性受到严重损害。
四、助推政策研究的未来议程与启示
公共政策过程是行动者、社会问题、政策环境复合互动过程,政策方案和工具选择反映了政策过程多元要素复合互动的结果。助推作为行为公共政策的核心理论,助推者不仅面临一系列道德风险,还需要关注助推行动的文化环境以及政策工具限度。未来的行为公共政策助推研究应该超越心理和认知机制,更多地从政治系统多元主体互动角度构建政策过程中的政治—心理(认知)知识体系,将微观政策干预手段与宏观政治系统过程整合在一起。
(一)明确助推政策工具的类型谱系
助推的含义与策略分类还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助推政策工具的类型学研究尚未取得广泛共识。在政策工具研究领域,依据政策工具属性的强制性所反映的政府与社会关系不同,豪利特和拉米什构建了自愿性政策工具、混合型政策工具和强制性政策工具的分类谱系,为理解政策工具的类型、情景与选择逻辑提供了一个共识性框架。助推政策工具箱具有开放性,政策制定者如何精确识别政策情景、选择合适的助推工具应该成为助推研究的关键问题。依据政策制定者助推手段对个人选择自由的干预程度不同,在自由选择、助推、干预之间构成一个包含语言、信息、沟通、群体规范、默认设置等手段在内的助推政策工具图谱,对于深化助推政策工具属性以及选择逻辑理解具有理论意义。
(二)构建助推政策工具选择与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的匹配框架
当前,绝大多数的助推试验项目主要在英联邦国家进行,英美国家奉行的自由主义文化是助推政策工具选择的客观政策环境。尽管以行为洞察力小组为代表的助推倡导者也认识到了文化情景对助推工具选择以及助推效果的影响,但是尚未提出助推政策工具选择与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的匹配性框架。哪些领域能够使用助推政策创新?政策工具选择是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情景下都能产生稳定效用?助推研究者尚未形成一个助推政策工具适用性的一般理论框架。[22]333-342未来的助推研究应该检验不同政策工具选择与国家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研究对象特质以及其他政策环境要素的关系,通过国家间比较、跨文化比较,探讨效用稳定的政策工具选择策略。
(三)从微观研究迈向与政治系统的整合研究
行为科学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塑造机制契合了政治体系对政策有效性的追求。行为科学在没有改变公共管理制度架构的情形下,通过政策文本、信息、沟通方式、心理隐喻等微观工具层面的变革大幅提升了政策有效性。[23]59但是,助推的政策工具效能不完全取决于被助推者的心理和认知机制,助推政策工具能否实现政策目标根本上受制于微观干预手段与宏观政治系统有机整合程度。在公共管理体系变革之中,顶层设计强调自上而下、纲领性、整体性的制度创新,框架设计则是自下而上、就事论事、关注微观心理与行为层面。[24]65任何政策的创新都应该实现顶层设计与框架设计的互补与整合。助推政策工具选择是宏观政治系统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借助信息、技术、知识的垄断优势弱化政治系统的博弈、沟通、协调与整合功能。对于现代政治系统来说,基于行为科学的助推政策创新尚停留在工具理性层面,通过助推政策工具创新提升现代政治体系功能整合与社会系统维护,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增量功能。
五、结论
作为一个“政策创新工具箱”,助推政策建立在对人类行为和心理认知的基础上,看到了人们思维模式和心理中的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惰性等行为模式的普遍性,通过微小的干预引导人们的预期行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采用了多元化的助推手段解决养老金、医疗保险、教育、能源、环境、失业救助、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效果。助推政策因其以小拨大的效益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的重视。
但是,作为试图调和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之间张力的“第三条道路”,助推政策也需要伦理自觉,既不能走向借助于精致化技术和心理缺陷的政府“操纵”民众的技术极权,也不能成为特殊利益团体“俘获”公共利益的政策工具。助推本质上是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实践者,致力于推动公民福祉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改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助推在西方自由主义世界遭遇的伦理质疑,在亚洲儒家文化长期秉持的“父爱主义家长制”传统中,可能更容易得以推广和实施。只是这种“父爱主义家长制”的文化背景可能过分强调助推的实际结果和道德意义,而忽视了对个体自由的过度干预和政策对象的人格贬损,有可能走向一种基于现代技术和心理学知识的精密操纵术。下一步,应该明确助推政策工具类型谱系,构建政策工具选择与社会文化背景匹配性框架,推动以微观政策文本和形式创新为载体的工具应用研究转向微观干预与宏观政治系统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