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路径

2021-03-05沈宪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5期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特长生高中体育

摘要:体育运动中核心力量训练利于增强学生身体协调与灵活性,还可激发学生全身肌肉充分锻炼学生肌体各部分,特别是高中体育特长生身体素质中要将核心力量训练看做是重要训练任务,以此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基于此,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实践途径相关知识,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

1、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

高中体育特长生在加试项目中,通常以考察学生身体平衡、重心稳定性与全身协调等能力为主。日常训练中,力量训练是最为重要与关键的。如短跑训练中,关键在于调整身体平衡姿态、身体爆发力与速度水平,所以全面发展并提高学生核心肌肉群力量水平,已成为短跑体育项目考试成绩提高的关键。立定跳远是基于身体非平衡情况下完成技术动作,所以施展动作时要保持向前动作加速,还要注意身体流畅腾空。所以,身体非平衡状态下,保持协调起跳、腾空与落地姿态,充分发挥核心力量作用,利于提高跳远成绩,也是核心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因此,高中体育日常训练中,科学有规律地加入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及计划,对提升体育特长生运动成绩与日常训练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现存问题

2.1学校不重视核心力量训练

当前,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部分学校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虽然很多地方将体育纳入高考项目,体育生参加高考也成为常态化,然文化课依然是重点,所以体育教学方法研究与课堂分配方面,老师还未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此种情况下对学生体育训练参与热情与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体育教学理念对学生核心力量训练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2.2学生参与性较低

高中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模式创新性不足,整体训练枯燥乏味,一般老师会先带学生进行热身,再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接着进行锻炼,此种一成不变的训练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特请,针对性比较差。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身体机能差异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合理制定核心力量训练计划以此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实现个性化发展。

2.3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

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中,学生投入资金不足是核心力量训练面的首要问题,此种情况下部分因设备、环境与场地等因素影响,部分想要核心训练力量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导致学生不愿主动参加训练,自信心比较差。学生兴趣点过后,再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核心力量训练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在兴趣引导下学生训练才能获得更好地效果,充分享受训练乐趣。

3、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路径

3.1突出核心力量训练重要性,增强特长生认识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兴趣的产生表明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重要性,以此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高中体育特长生也比例外,核心训练也离不开兴趣的支撑。实际训练过程中,学生要先意识到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以此更加重视核心力量训练。因而,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训练中,老师可为学生创造理想化训练情境,以此保障训练效果。如,开始爆发力训练前,老师可借助相关资料为学生提出问题吸引学生核心力量训练注意力,还可引导学生快速明白动作完成中核心力量训练的稳定性、力量传导与身体控制等。如利用NBA比赛中拉杆上篮动作视频,确保学生体会滞空时间作用,接着老师再为学生讲解核心力量支撑作用,阐明体育加试项目中动作完成离不开强大核心力量支撑。借助真实比赛环境学生可体会核心力量的意义,由此增强学生核心力量关注度,为学生打好基础更好地参与核心力量训练。

3.2所选训練内容与方式必须要科学,充分体现训练价值

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中,训练内容与方法直接决定着训练效果,由此体现了训练价值。。因而,核心力量日常训练实践中,老师要重视所选内容与方式的科学性。因高中体育特长生专项加试必选与任选项目包含跑、跳与投等项目,保持身体平衡、稳定完成动作与力量传导充分体现了核心力量作用,因而核心力量训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训练中,训练内容是否有趣,训练方法是否是创新且可拓展的,对训练是否枯燥及预期训练成果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作用。此种情况下,核心训练中,老师可为特长生组织合作、探究与竞赛等训练方式模式,以此充分发挥核心力量训练的价值。如可利用“平板支撑”、“仰卧屈膝提髋”、“俄罗斯转体”等方式,以小组竞速赛或计时赛等方法进行训练,在紧张环境中可充分激发学生核心力量训练参与热情,保障获得最大化训练成果。

3.3获得最大化训练效果引导特长生养成良好训练习惯

纵观训练效果,高中体育特长生参加核心力量时,为了获得持续理想训练效果,强大保障条件支撑是非常必要的,即科学总结与评价。此项工作利于学生深入了解通过训练提高或增强哪些方面,训练结束后如何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养成良好训练习惯。进行师生“双主体”总结与评价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训练总结获得中,老师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有哪些收获、要注意审美,接着老师再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完善,强调重点并向学生韩明训练内容的重要性,以此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核心力量训练意义,为良好习惯的养成打好基础。训练批评过程中,老师作为训练评价主体,先点评学生训练成果,再结合学生训练状态进行客观评述,通过肯定与建议的预期促使学生明白通过训练自己学会了哪些,意识到了审美,如何提高自身核心力量,甚至如何保持良好训练状态。此种情况下,制定完整的训练指导方案加强学生核心力量训练。学生为主题点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表达自己核心训练全过程想法,表打自己想法。这些利于增强学生自我认识,持续提高训练效果。后期核心训练中,老师以此调整训练方案保障实际训练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深入,体育教学重要性更加明显。因体育教学可很好地锻炼学生身体,还可提高学生身体素养,增强肢体灵活性。高中体育特长生而言,核心力量训练是日常训练的重要形式,只有学生重视核心力量训练并规范制定训练方案,方可进一步培养并提高特长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伟.高中体育特长生核心力量训练的实践路径探究[J].田径,2021(09):28-29.

[2]杨阳晴子,黄家琦.核心力量训练在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07):79-80.

作者简介:沈宪文(197502.26),性别:男,籍贯:浙江省兰溪市,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体育。

猜你喜欢

核心力量训练特长生高中体育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谁是体育特长生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践探讨
核心力量训练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