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研究
2021-03-05魏芙蓉
魏芙蓉
【摘要】应用能力培养是职业高中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需要从应用能力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与学生成长需求相符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从组合学习教学模式出发,通过组织建立学习研讨小组、开展组内话题讨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语言感知和语文应用能力,初步建立学生从社会生活视角出发的语文认知视野。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合作学习
职业高中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历来受到教育领域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相比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因整体职业教育环境影响,学生学习基础和综合素质相对较差,除应用性技能教学之外,语文等基础性学科教学需要针对性作出调整,以实现与职业高中教学环境的彼此适配。职业高中院校、教师需从职业高中学情角度出发,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推进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带动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合作学习的基本情况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形成
合作学习模式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兴起并受到较高关注的一种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课堂教学当中,教师是教学的行为发出者,而学生则是教学行为的接受者,他们更多被动地从教师教学讲解过程中接受并获取信息,通过记录、记忆的方式完成内容掌握,这种教学方式长期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整体质量都较为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学生本身的主体性,教师需要以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动力和欲望,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能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和知识探索,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立体地掌握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这种自主性学习更有助于他们成长。而合作学习模式则是自主学习的延伸和升级,从现阶段社会生产和学术研究方法来看,团队协作模式都是重要的构成模式,相比于“单打独斗”,团队合作更有助于发挥合力,同时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避免因理念偏差、认知盲点等问题,导致生产研究陷入僵局。在学习环境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队组建则是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策略之一,借助合作形式,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优势,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更加便捷,对于问题的研究更为深邃。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优势
首先,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合作学习要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够在更为自由的学习场景当中进行主动学习,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形成基于学习问题或者内容话题的交流讨论,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分为,带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情绪,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投入兴趣以及形成真正的学习参与。
其次,合作学习所体现的是共性目标下的团队协作整体性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当中的明确分工以及彼此之间优势互补,保证了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对于学习内容的深度挖掘。例如在具体学习当中,学生单独学习方式无法对某些细枝末节进行发现,而当参与到合作学习后,彼此之间基于学习内容的交流探讨将会使原本不被发现的内容得以被发掘出来,学生的学习讨论更加深入,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也更为深邃。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我国职业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导致职业教育的教学现实与实际的职业人才培养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在社会认知甚至是教育系统当中,都存在对于职业教育的误解,认为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替补者”,更多接收无法进入普通院校学习的成绩较差的学生。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高中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整体学习心态方面相对较差。
(一)职业高中语文学科情况
职业高中隶属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主要针对应往届初中毕业生进行技术应用型教学提升,为国家培养应用技术领域人才。语文学科在职业高中教学体系当中为各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主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素养进行培育,在义务教育教学基础之上,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提供帮助。通过语文课程学习,职业高中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够形成一定的语文思维以及文学审美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后续的工作岗位上认知认同、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有力基础。
根据现阶段的课程安排情况,职业高中语文学科主要以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模块作为核心,其中基础模块主要集中在职业高中一至二年级教学阶段,总计分为八个专题,每个专题设置10-20个学时不等,总计学时数量达到144个。起重工包括基础性质的语言语感习得,也包括优秀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学习,还有涉及实用性的跨媒介阅读交流等语文内容;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主要强调专业应用特性,集中在职业高中三年级阶段开展教学。其中职业模块与当前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关,共计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为“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为写作”、“科普作品选读”等,从模块设置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教学强调职业精神品质和职业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总计设置54个课时。最后一个模块为拓展模块,该模块主要针对职业高中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拓展教育,一般分为三个专题,分别为“思辩性阅读与表达”、“古代科技著作选读”以及“中外文学作品研读”,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学与技术应用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这一教学阶段模块课时不进行统一规定安排,各学校各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节。
(二)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特殊性
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有着显著差别,从模块内容方面也可以看出,职业高中语文内容更多强调职业人才的精神理念和岗位工作实务,有着较强的应用性特征。综合比对分析后,可以发现,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更加侧重应用特征,强调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需要以学生是否掌握、是否能夠巧妙运用为目标,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涉及到的诸多内容,职业高中仅作为了解内容。
其次,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具有较高专业性,大量的语文内容与技术、科技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在教学设置方面,语文内容更多从专业不同进行调整。例如旅游专业教学更多强调旅游地理文化的美学特征,语文课程《苏州园林》便是这种专业性的体现。
其三,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同样强调思维和思辩,其中拓展模块中涉及到的思辩性阅读,着眼于学生的语言文学思维能力培养。但是与文学层面的素养培养不同,职业高中思辩素养的培养体现在为就业需要提供服务,通过思辩培养的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对于所处专业、所处岗位和社会生产方面的思维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将语文思考与社会实践进行紧密联系,凸显出语文教学的社会应用特性。
三、基于语文教学特点的职业高中語文合作学习教学创新
(一)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分工
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的核心在与组建教学小组,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模块的教学特点组织开展学习小组。小组建设主要以基础探究学习为方向,通过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制定小组内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策略。小组的组织设置应当遵循就近原则,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划分,同时根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特点和能力特征,制定相应的学习分工机制,明确合作讨论的学习内容,引导小组内部积极开展交流沟通,发挥小组合作探究作用,提升合作学习的整体质量。
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目标。合作过程中,教师从旁进行观察指导,并结合学生的交流和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使合作学习与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在实施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合作探索学习进行参差性把握,学生所开展的讨论交流需要集中在课程内容之中,通过逐级、逐层的进行总结学习,不断进行观点提炼,形成创新能力,借由合作模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借由合作朗读来提升学生语感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模块当中的第一个模块专题便是语感与语言习得,作为教学基础,语感的训练是学生开阔语文学习窗口、进入语文世界的必要路径。通过本专题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好较为完善地完成语言材料以及社会生活当中语言活动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感受到外部语言环境,同时增强自身的语言表现能力。在教学方面,语感习得的教学培养强调听说相结合,语言运用的口语表达成为学习关键。
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模式与学生的语感习得进行相互结合,搭配朗诵阅读实际场景,帮助学生通过组内阅读朗诵学习的方式,进行语文内容的感知。在小组内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意愿,通过角色分配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文章朗读。例如《赤壁赋》这篇文言文便是古代文学佳作,其中体现出的对仗句式体现了古代语言文化的特点,而象征手法则是语文表达的精髓。文章以主客问答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可以分别进行“余”与“客”两个角色的扮演,进行内容朗读,感受“赋”这种形式所拥有的朗朗上口、余韵悠长的语言之美。
(三)深化观点分析,强调观点交流
思维能力的形成是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环节,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就是要打破传统教学存在的被动知识接受障碍,而是能够从学生主动性出发,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形成对于语文的应用思考,深入了解语文知识与社会生产应用岗位之间的联系。在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当中,有大量的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学生必须从思维层面形成一致性认知,才能够从语文学习当中形成对于社会生活生产中岗位价值、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正确判断。
合作学习模式给了学生以探究场景,学生可以就某些具体的社会性话题以学习到的语文知识为基础展开自主性的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交流可以从语文知识出发,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联想,进行深度分析,从自我建设、行业需要和语文运用能力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要适时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当中,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所提出的看法给予相应的点评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对自己的理论判断和认知能力加以调整和纠正。
结语
职业高中语文教育是公共基础性教育,更是健全人格教育。从当前教育安排来看,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内容众多,强调语文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联系,要求教学系统能够根据实际的专业安排来进行内容的调整和优化。在众多教学方式方法当中合作学习法对于学生自主性和思辩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是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可以选择的优秀教学方法。教师群体应当深入思考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特色,从应用性语文能力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心理组织开展合作教学方法的教学创新,切实可行地为学生成长提供必要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嘉敏.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9):99-100.
[2]陈立功.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23):15-16.
[3]马绮聪.多尝试,多反思,提升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浅谈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现代职业教育,2021(02):46-47.
[4]郭程君.巧用生活素材构建职业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的思考[J].参花(下),2020(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