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新业态与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
2021-03-05黄润华
黄润华
受特殊时期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出现较大变化,人才培养问题成了行业关注热点。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符合当前行业人才需求,当前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改革实践不足、实战融合不够等问题,构建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做改革深化。自我国启动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改革以来,国内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跨境电商产业在近几年步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产业发展时间轴上看,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产业起步期(2004-2007年)、产业发展期(2008-2012年)和产业爆发期(2013年至今)。2020年受特殊时期影响,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打造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突破口,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问题也成了行业关注热点。
2021年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对外公布,其中提到要进一步规范、优化跨境电商政策管理环境、进口商品清单和物流网络,支持并持续扩大跨境电商综试区试点范围。与此同时,在《“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开展跨境电商“十百千万”专项行动、规则和标准建设专项行动、海外仓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等。在国家的系列扶持政策下,跨境电商将在“十四五”时期开启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随之伴生的国内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与人才需求也将迎来一次新的高峰。
跨境电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跨境电商的范围逐步扩大,这种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逐步增强。目前全国有800余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仅浙江就有40余所高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每年都有大批国际贸易人才涌入就业市场。然而由于跨境电商行业标准更新快,尤其是在全球疫情防控以及中西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各个跨境电商平台都有随时出现规则变化、调整的情况,这也给跨境贸易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各跨境电商企业对从业者的外语以及行业实操能力变得愈发重视。当前,各大高校培养的跨境电商人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三个虚无”问题,即“理论知识虚无化”“实战经验虚无化”“运营能力虚无化”,是导致跨境电商就业市场人才供需矛盾凸显的重要原因。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业务实践,通过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学生能独立运营某一跨境电商平台的技能目标,因此更加有利于跨境电商人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跨境电商人才走出学校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目前学术界与教育界对高校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未广泛开展,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主要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大致分为一下两大方面:一是基于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二是强调要结合校、政、行、企多方力量,培养学生业务实战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支持。由此可见,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瞄准定位与培养路径存在分化现象,研究任需要进一步聚焦与深化。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不足
在新的国际贸易业态环节中,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须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践。目前学术界与教育界集中于探讨跨境电商技能人才能力模型,但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均无全面确切的提出创业人才需求数据与分析报告,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缺乏实证分析,工作岗位能力画像不清晰,使得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之初就缺乏依据。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战融合不够
虽然当前大部分电商类专业都开设了专业实训课程,并搭建了相应的校企合作实战平台,但在现实跨境电商校企合作育人项目中,由于项目的社会性,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通常选择将零星业务或者边缘业务引入项目教学,学生很难接触到完成的跨境电商业务流程,导致在合作过程,大量出现效果不实、权责不清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直接导致了跨境电商实战教学效果下降,学生的独立运营能力得不到强化。
培养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其根本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业务实操水平,强化学生独立运营的能力,通过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业务创新与自主创业素养,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工作后能更加快速地适应真实的就业岗位,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重构课程体系,引入前沿行业标准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施,首先要通过修订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区别由于传统的跨境电商教学的课程体系,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规划应更加偏重理实一体与实训课程的规划与建设。在理实一体与实训课程的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专业教学逻辑,建构课程架构体系,也要关注电商行业标准变化,通过建设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以及师资培训等方法及时引入行业前沿标准,使教学内容能与跨境电商行业变化、发展同步;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一刀切”“植入”式的改革模式,不能简单地在原有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直接植入创业教育,致使专业与创业教育脱节分离,而应该充分挖掘,设计专创融合的教学课程与案例元素,科学运用“显性”与“隐形”教学方式,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双创教学成效。
强化校企合作,提供真实教学场景
校企合作是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由于跨境电商真实化运营教学的成本过高,仅凭高校本身是无法单独实现的,因此要构建真实化教学场景,最快捷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与企业开展合作育人来实现。然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根本目的是盈利,其主要谋求通过校企合作获得校方人才资源与合作业务利润;学校参与合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企业业务,提供真实教学场景,降低实战教学成本,提升实战教学成效。由此可见合作双方的目的其实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在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的过程中,必须科学选择合作企业,并要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建立健全项目制度保障机制,以保障项目的有效运行。同时,合作项目运作期间,学校要投入专门的师资力量,参与管理项目运行,并建立校企專兼职师资互通、交流、培训通道,共建、共享一批校企教材、课程等资源,维护好合作关系,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成效。
创新教学模式,建立长效培养机制
强化校企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实战教学问题,但受制于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结构,仍不能将实战教学成效最大、最佳化。如何创新跨境电商教学模式,并建立长效培养机制是当前业内教学改革的焦点与难点问题。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学校通过在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单独设立产业学院,探索校企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建立产业性教学公司作为校企合作“差速器”,以平衡三方利益,规范三方行为;构建大型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帮助学生孵化、运营创业项目;实行“弹性学分管理制度”与“企业员工与学院教师双重身份管理、激励制度”,实现学生企业实战、创业项目运营学分互认,院师资与公司员工双向流动管理与激励机制,真正实现了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是一个较好的借鉴案例。
受特殊时期影响,中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与较多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这给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符合当前产业发现需求,然而要构建真实、有效的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应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等方面做更多深化探索与改革实践。
[本文系基金项目:金华市社科联2021年度一般项目“国贸综合改革背景下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育研究”(项目编号:YB2021082)阶段性研究成果。]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2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