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1-03-04王素晴
王素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地处农村,园所周围布满农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幼儿平时耳濡目染庄稼的播种、管理、收获、储藏等一系列农耕环节。于是,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提炼农耕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内涵,设置了农耕坊活动区域,以农耕坊的环境创设为抓手,引导大班幼儿积极参与农耕活动,经历农耕过程,建构农耕经验和体验农耕文化。
一、创设环境,满足幼儿审美需要
年轻的李老师将《瓜果迎秋》《向日葵》《田园内外》等一组表现农村生活的油画悬挂在农耕坊的墙壁上。“画的是什么呀?”兰兰仰起头,抬起脚跟向上瞧。“看不清楚!”她搬来一把小椅子,站在上面向上看,“还是看不清楚!”她踮起脚尖,这时椅子晃悠了一下,兰兰赶紧从椅子上跳下来……李老师还将葫芦、芝麻秆、麦穗等材料堆放在农耕坊里,但来这儿玩的幼儿寥寥无几。
为什么幼儿不愿到农耕坊玩呢?油画作品被教师挂在高高的墙壁上,尽管兰兰搬了椅子垫高自己,还是看不清画面,影响其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另外,葫芦、芝麻秆、麦穗等材料堆放在农耕坊里。其色彩、造型、摆放方式不能契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影响其表现美、创造美的积极性。那么,应如何创设满足幼儿审美需要的农耕坊环境呢?
1.感受和欣赏
带领幼儿走进农田,观察向日葵、葫芦等农作物的外形特征,收集农作物的秸秆、果实等自然材料;和农民阿姨、伯伯一起劳作,体验他们的辛劳和不易,尊重他们的劳动和付出,切身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2.表现和创造
提供颜料、卡纸、画笔等工具,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如开展“农民伯伯辛苦了”主题绘画活动。另外,通过“芝麻秆插花”“葫芦涂鸦”“秸秆秀”等美工活动,丰富幼儿艺术表现的形式和内容。
3.呈现与展示
幼儿作品呈现与展示环节,既是一种评价方式,也起到了装饰和美化农耕坊环境的作用。如,将自然物和幼儿的作品(如葫芦和幼儿泥塑作品《葫芦》)一起展示,将艺术大师的作品和幼儿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和幼儿的水粉画作品《向日葵》)放在一起展示等。还可以运用镶嵌、支架、沙盘、悬架等方法立体多元地呈现幼儿作品。需要注意的是,作品呈现的高度要与幼儿视线平行,或低于幼儿身高位置。
运用幼儿的作品布置农耕坊环境,不仅体现了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其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创设环境,满足幼儿操作需要
区域活动开始了,蓝蓝走进农耕坊,从收纳盒里取出图片。“黄豆、绿豆、豌豆、黑豆、蚕豆、红豆……”她边翻动图片边说出上面的内容。一摞图片很快翻完。她坐在椅子上,托着下巴左顾右盼……
教师提供的图片虽然能够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但却不能引发其专注、持久地操作,导致游戏活动处于浅层状态。因此,运用材料进行环境创设,要满足幼儿通过操作激发深层次情感体验、形成自我知识建构的需要。
那么,如何开展种子的深度学习?首先,鼓励幼儿粘贴平面“五谷画”和制作立体“种子造型”。其次,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设计标签。第三,对种子进行分类,如“农作物可供食用的部位”,可围绕“吃根”“吃茎”“吃果实”“吃种子”进行分类。最后,还可引导幼儿按照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外形特征等多个维度绘制思维导图,装饰和美化农耕坊环境。
操作过程中,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往往会转化为教育契机。比如,部分幼儿借助超轻黏土、牙签等辅助材料,解决“立体造型”中的技术问题。再如,幼儿针对“西红柿属于蔬菜还是水果”等问题引发多次讨论。操作过程也是幼儿不断建构和丰富认知经验的过程。
三、创设环境,满足幼儿探究需要
“需要空气!”“需要水分!”“需要阳光!”农耕坊里,几名幼儿正在围绕“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开展讨论活动。教师走过来对他们说:“请将你们的讨论结果画下来!”几名幼儿拿出纸和笔,先在画纸的中间部位画了一株植物,然后在植物的周围画上了空气、水分和太阳。画完后,他们将作品交到教师手里。教师要求他们记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几个条件。
教师让幼儿记住植物生长的条件,却忽视了幼儿是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自身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进行经验建构的。因此,创设一个满足幼儿探究的环境尤为重要。
1.环境营造探究氛围
幼儿用废旧饼干盒、饮料瓶或奶粉桶装上土并撒上种子,他们自行记录下植物名称和播种时间。为了创造便于幼儿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的机会和条件,教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了“有阳光无空气无水分”“有水分无阳光无空气”“有空气无阳光无水分”以及“有阳光有空气有水分”四种不同的环境,然后将播种好的植物放在里面。
2.环境激发探究欲望
幼儿每天坚持观察并进行记录。“我每天要到四个地方去观察,需要用四张记录纸,太麻烦了!”其他幼儿也认为现有的记录方式太繁琐。《指南》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教师通过问题“能不能将四次观察内容记录到一张表格里”引导幼儿开展交流、讨论。经过多次设计、修改和调整,一张“一行四列”的记录表格“诞生”了。不久后,幼儿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如果觀察多种植物,表格就没法记录了。”于是,新的一轮探究活动又开始了。他们在联系、对比以及分析前一种表格后,终于设计出满意的记录表。
创设幼儿园环境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幼儿发展,只有引发幼儿深入和持久探究的环境(材料、工具)才能彰显教育价值。给种子创设四种不同的生长环境,旨在驱动和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条件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从而获取相关经验。另外,幼儿在记录过程中,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同伴合作为支撑,不断地运用和迁移已有经验自行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很好地落实了环境育人的目标。
四、创设环境,满足幼儿实践需要
农耕坊里摆放着许多农具,有锄头、铁叉、镰刀、链枷、爬犁……“怎么使用这些农具?”几个幼儿好奇地问教师。教师拿起农具,或语言讲解或动作示范,介绍和演示了它们的用法。“我想试试!”婷婷自告奋勇地跑到教师身边。“不行、不行,太不安全了。”见教师阻止,婷婷无奈地摊了一下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我们应该满足幼儿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的需要,并利用环境再现幼儿的实践过程,将其外在实践行为转化为内在感受体验,从而对农耕文化产生理解和认同。
1.提供真实环境
农耕坊应该创设满足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环境,即要与园内种植园和园外农田进行关联和整合,通过不断拓宽和延展农耕坊的空间,丰富和充实幼儿的实践活动。如,“如何将山芋挖出来”就是一个需要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的真实问题,幼儿可能会用到锄头、镰刀、铁锹、两齿铁叉,四齿铁叉。“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以问题“最适合用来挖山芋的是哪种农具”引发幼儿猜想。要想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幼儿必定会逐次使用每件农具去挖山芋,最后通过农具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2.环境再现经验
被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评价分享环节,设置“挖山芋的过程中,你用了哪些农具”“某某农具最适合挖山芋的理由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讲述来回顾、整理、反思自己的活动过程,并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呈现。幼儿在梳理、表达自己感受的同时,能更好地再现经验。
2017年12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須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枚闪光的珍珠。引导幼儿感知和体验农耕文化,有其积极长远的教育意义。然而,在农耕文化环境创设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境与挑战。“如何将农耕环境的创设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什么样的农耕环境能够满足幼儿的多方发展?”我们将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园本教研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让环境成为幼儿园农耕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着力点,撬动和激发幼儿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