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学森和他的科学精神
——访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大校

2021-03-04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王跻霖陆金路

网信军民融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钱老系统工程钱学森

◎《网信军民融合》编辑部◎王跻霖◎陆金路

习近平主席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钱学森在其7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充分体现了他勤奋、严谨、诚信、创新和担当的科学精神。为此,本刊专访了军委科技委综合局原大校、钱学森生前秘书顾吉环先生,他为我们讲述了钱学森和他的科学精神。

编辑部:今年是钱老110周年诞辰,您作为钱老的秘书一定了解一个更立体、全面的钱老,在您心里他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梳理钱老的精神和思想,我现在才愈发深刻地体会到钱老的伟大。我认为他的伟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顾吉环先生

一方面,他是一个有崇高信仰的人。人人都有信仰,对于普通人来说信仰也许是抽象的,但对钱老来说,却具有深刻的含义。1955年,钱老一家在祖国的营救下,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碍,得以回国,在船离美利坚时他说:“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祖国,让我的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对他来讲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一生都在忠实履行的承诺。钱老回国后,第一时间前往东北这个重工业基地进行考察,在参观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时任院长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老非常坚定地回答说:“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我们中国人就不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听到这话,陈赓非常高兴,他说:“我要的就是你这一句话,我们就马上干吧!”正是因为钱老的这句话,中国航天事业得以开创,钱老作为技术负责人奉献了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两弹一星”取得了圆满成功,才有今天的大国地位,中国人的腰杆子也硬起来了,中国人真正获得了尊严与幸福。

1982年,钱老退出了国防科技一线工作,已经71岁的他本应颐养天年,享受“两弹一星”成功的荣耀与辉煌,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有着更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要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长远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在致答谢词时,钱老说到他有一个打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他要建立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去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长远问题,他的余生就想做这件事。晚年的钱老正是按照他自己的追求,勤奋工作,不懈努力,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最高概括、包含11个大部类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的作用下,通过文化革命、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他科学的预见,人类社会将在23世纪最终进入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这是他把科学和哲学相结合,把科学和文化相结合,把科学和共产主义理想相结合,把科学和信仰相结合得出的,这是第一次由一位中国科学家,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从科学意义上做出了精辟阐述,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做了科学预见,规划了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世界的路线图。

另一方面,他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人。钱老回国后,他将工资之外的所有收入,包括科学奖金、稿酬等大额收入全部捐出,小额收入用于交党费、买书等办公室日常开销,而只用自己的工资补贴家用。1961年,作为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的他,给学生上课时发现很多学生买不起计算尺,当时一个计算尺要3块多钱。“没有计算尺怎么学力学呢?”因此钱老将他1958年出版的《工程控制论》中文版稿费,以及自己购买的国家公债,共计1.15万元捐给中国科技大学,用来给学生买计算尺和其他的学习用具。1963年,钱老出版了两本书,稿费的信封都没打开,钱老就直接将这笔钱作为党费上交组织,他说现在是三年自然灾害,国家有难,应该为国分忧。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虽然钱老每次捐款都毫不犹豫,但对于自己家庭的开销却格外严格,家中的炊事员每个月的开销都需要记录,如果生活费超出预算,下个月还要节约开支以补上这个缺口。

对于地位,钱老也并不看中。1956年钱老就担任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到了1960年,钱老发现这个院长不仅要对技术问题进行把关,还有许多行政工作需要协调处理,“航天有那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我哪有时间处理呢?”因此便给中央写信,要求辞去院长一职。中央领导也发现不能这样用一个科学家,及时将他改任副院长,专施科学技术问题。80年代,中国科协一致推荐钱老作为第三届科协主席,但他却坚决不当,后来经过中央领导多次做工作,他才勉强担任了一届主席,任期一到,他便立刻辞去。从这个问题上看,他并不看中地位的高低以及地位所带来的生活等各方面待遇。他只想心无旁骛地为国家做点事,专心研究工作。

对于荣誉,他也毫不在意。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后,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钱学森的热潮,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每天都在宣传钱学森。宣传了两天,钱老便坐不住了。一天上班,他看见秘书涂元季还在忙,便和秘书涂元季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现在报纸、电台天天都说我的好话,难道就没有不同意见吗?”一个跟随他近10年的老秘书对他说道:“我今天早上在班车上,确实有人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怎么就落实到钱学森一个人头上呢?”当时我们都认为这是风凉话,但钱老却不这么看,他说:“你说的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现在我的名字已不完全属于我自己,我必须谨慎,千万不要因为宣传钱学森过了头而影响到别人的积极性,那就不是我钱学森个人的问题了,那就是涉及到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问题了……我看,画个句号吧。”他要求秘书打电话,告诉那些媒体,从明天起把所有宣传钱学森的稿子统统撤下来,不再宣传了。

他自己曾说,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相比,个人的荣誉地位都微不足道。从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钱老是个有崇高信仰的人,也是个超凡脱俗的人。他姓钱不爱钱,也不恋权,淡泊名利地位。自1960年搬家到航天大院普通单元房里,一住就是49年,直至去世。粗茶淡饭,布衣出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为国家民族富强、科学发展的方略上,用在了科学研究上。

编辑部:习近平主席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您也曾在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扬钱学森的科学精神,那您可以给我们概括一下钱学森的科学精神是怎样的吗?

钱学森水力试卷

钱老的科学精神是他科研工作的灵魂,我将钱老的科学精神归纳为六个方面,分别是勤奋、严谨、奉献、诚信、创新和担当。这六个方面在钱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是勤奋。钱老从小天资聪慧,但仅靠天赋是不足以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的。他的老友曾提到过,住在波士顿的人都知道,如果深夜有人家里还亮着灯,那就一定是钱家的书房。钱老当年出国的目标就是要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回来报效祖国,所以他必须勤奋。在钱老晚年的27年中,他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转到研究社会科学,驰骋在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为了实现建立现代科学体系体系和研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问题,他给自己定了许多规矩,包括非本职工作不去外地出差等等,他说到做到,晚年的27年间,他只离开过北京两次,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上。

第二是严谨。1933年,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因为他的卷面书写整齐,且所有答案完全正确,老师给他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后,他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就立即主动向老师报告自己不是满分,老师便将100分的试卷改为了96分。这件事给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将试卷珍藏了40多年,即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将试卷存放在行李箱里。直到1979年,老师在校刊上看见钱学森要回学校访问,便将试卷捐给了学校。一份试卷折射出钱老是多么的严谨啊!

第三是奉献。钱老曾对老秘书说过,我的兴趣是搞学术研究,但回国后,国家让我搞导弹、航天工程。钱老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兴趣,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国家的事业上。回国初期,只有他一个人搞过火箭和导弹,他就像一架知识的发动机、放射源,一个世界级的大科学家,开设各种导弹班、力学班、控制论班等等,传授知识。有学员问他,“钱老师,您在国外一直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回到国内以后为什么不发表了?”钱老笑了笑说:“我的任务很重,比如办这个班是要花精力的,筹备、教课都要花时间,我自己做研究、写文章的时间自然就少了,甚至是没了。这看上去好像是一种牺牲,其实不能这样看。我教你们100多人,将来你们都成长起来了,都能做研究,都能发表很重要的文章。你们100多人发表文章,跟我一个人发表文章,谁重谁轻?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是值得的,很值!”为了民族的发展,这就是他无私的奉献。。

第四是诚信。就是要遵守科学道德,坚决杜绝抄袭,尊重知识、尊重别人的优先权。这是钱老特别强调的,他一生都在践行这种道德观。1938年,读博士的他发表了一篇只有20页的论文,但为了表明整篇文章都是自己的原创,他将250页的演算手稿、导师的指导意见和修改,以及所有的参考文献全部寄到了编辑部。可见年轻的钱学森坚守科学道德已到了如此地步。上世纪80年代,钱老在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一次学术报告中,曾告诫广大科研人员,科研工作必须重视科学道德问题,他指出:不要认为引用别人的东西是一件丢人的事,这恰好说明你懂行。别人的知识成果我们必须尊重,如果引用了别人的成果就必须要注明,哪怕是在两个人讨论中获得的想法,也要注明。

第五是创新。钱老是一个特别强调创新的人,尤其是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没有创新,科研工作则寸步难行。钱老曾说:“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他强调的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要不断探索求新。他还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从美国到归国后所有工作无不闪耀着他那创新的思维和创新地成果。

第六是担当。担当精神是钱老作为科学家的重要特质。他把国家和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他义不容辞站出来,为国分忧。1955年11月,在他归国后第一个月的东北参观过程中,面对工业基础十分落后、科研力量十分薄弱、人才极为匮乏的现状,在第一台汽车还没有造出来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告诉问他中国是否可以搞导弹的陈赓大将:“我们怎么不能够搞呢,我们中国人又不比他们矮一截,他们能搞难道我们就不能搞吗!”他这句话,及时开启了中国导弹、航天的历史征程。正如有人对他的评价:钱学森的归国,让中国的科技进步了20年。

编辑部:钱老在科研中一直坚守着科学道德的底线,这也是今天我们科研人所必须学习的,您认为钱老在科研工作中有哪些故事是值得当今的科研人所学习的?

第一,他敢于认错。1964年,远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学院的一位年轻老师郝天护,发现钱老新近发表的一篇力学论文中有两处错误,便鼓起勇气给钱老写信,指出他的错误。信发出了,让这位年轻人忐忑不安。但不久他收到了钱老的回信,这让他非常激动,没有想到这位大科学家还会给自己回信。钱老在信中说:“我很感谢您指出我的错误!也可见您是很能钻研的一位青年,这使我很高兴。科学文章的错误必须及时阐明,以免后来的工作者误用不正确的东西而耽误事。所以我认为您应该把您的意见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投到《力学学报》刊登,帮助大家,您以为怎样?”这位年轻人根据钱老的建议,写出了题为“关于土动力学基本方程的一个问题”的文章,由钱老推荐,发表在《力学学报》上。2005年,我们在上海采访已是东华大学教授的他时,他激动不已,说钱老的这封信改变了他的一生,坚定了他一辈子从事科学研究的决心。

第二,他对待科学工作严谨扎实的作风。1962年,我国东风二号导弹发射失败,钱老连夜赶到现场进行勘察,查找原因。经过反复研究查找,发现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因此,他立即召集负责控制系统的航天二分院一部(现12所)同事,组成故障分析小组。在接下来故障分析的三个月中,钱老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来到研究所听取研究进展,讨论技术问题。钱老说:“即使导弹没有尾翼,像一支铅笔似的,也要能稳定飞行”,要求大家要在控制问题上杀出一条血路来。根据钱老的要求,故障分析小组对东风二号的首次试验失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并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64年,东风二号再次运往酒泉发射场,这次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揭开了我国导弹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通过这次事故故障分析,钱老还提出“把故障消灭在地面”,这句话也成为后来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编辑部:钱老在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想理论,尤其是系统工程思想,您怎么看待系统工程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影响的呢?

首先,在我国经济发展落后、工业基础差、人才匮乏、科研薄弱的情况下,系统工程将我国两弹一星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技术路线、实现路径、资源配置、人才优化、队伍培养等方面统筹兼顾起来,从局部最优调整到整体最优,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系统工程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系统工程在航天领域的成功运用,所形成的宝贵实践经验,为今天导弹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钱学森把航天系统工程思想成功推广到社会组织管理方面,使系统工程思想成为了组织管理的技术,极大推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大发展,提升了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此外,系统工程还大大地减少了资源浪费,使社会发展少走很多弯路,降低社会管理的成本,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第四,系统工程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马克思主义哲学旗帜,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的集合体,即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以从定性到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使成功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复杂性问题成为可能。

第五,系统工程思想对加强组织管理能力,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面对当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社会管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压力等,系统工程思想对于如何做好顶层设计、科学决策、有效推行各项大政方针,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六,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出现及成功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正如钱老指出,系统科学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场科学革命,而系统工程的实践又将引起一场技术革命,这场科学和技术革命在21世纪必将促发组织管理的革命。这样的革命将极大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向更高方向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将得到极大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编辑部:钱学森在1993年就畅想了21世纪的生活图景:“所谓21世纪,都是信息革命的时代了,由于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灵境技术和遥作技术的发展,人可以坐在居室通过信息电子网络工作”,可见钱老在做出重大科技贡献的过程中亦提出许多创新思想,您认为钱老是如何培养这种创新思维的呢?

我认为钱学森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体现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上。他在艺术方面的造就得益于他的家庭,在钱老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他营造了一个和谐而充满文化的家庭氛围,很注重培养他的文学素养,琴棋书画他样样都会,而且对艺术可以用“痴迷”来形容。1935年,他在《浙江青年》发表了一篇名为《音乐和音乐内容》的文章,其中就讨论了音乐的形态与内容的关系。他在波士顿读硕士的那一年,波士顿交响乐团的24场演出,他一场没落。但对艺术的喜爱并没有影响他的科学成就,相反,他认为正是从小对艺术的培养,加深了他对于艺术作品中诗情画意和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思维。

钱老认为,科学上的创新仅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不行的,因为创新思维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需要我们大胆假设,随后再用严密的逻辑来推导证明。形象思维如何培养?这来源于对艺术学习和理解,所以钱老强调: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科学和艺术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钱老为我们指出了创新思维的培养之路。

编辑部: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可以说体现在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的这种引领、示范和影响作用也影响了几代人,您认为当我们应该如何用钱学森精神更好的培养下一代呢?

第一,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这是成为人才的根本,也是成为人才的动力源。从钱老的故事可以看出,没有家国情怀,就没有他的今天,也没有我们国家的今天,家国情怀是钱老一辈子的守望。

第二,要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应该纠正现在一些家长的理念,他们将学习艺术作为考名校的捷径,但事实上,学习艺术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培养和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广阔的形象思维能力,真正培养出创新人才来。

第三,要培养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天赋只是成为人才的其中一个因素,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还要具有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把严谨治学,遵守科学道德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原则,使尊重科学,诚信做人做事蔚然成风。

第四,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像钱老那样,把金钱、荣誉、地位看做身外之物,把为国家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如果我们满脑子里只有物质,只有享受,而没有更崇高的信念和目标,我认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更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

第五,要博览群书。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各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一个科研,一项工程往往需要用到多方面的知识,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做好工作的。应该像钱老学习,不仅要掌握本领域内的知识,相关领域的知识也需要了解,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应对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最后,要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钱老的严谨与认真和他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小时候他父亲就对他严格要求,每天放学回家,书包、衣服鞋帽都必须摆放整齐,按时完成自己的作业。要求他平时做事要认认真真,井井有条,不能够马马虎虎。我们从钱老书写整齐规范的考试卷子、科研手稿,都可以看出他对待科研工作的严谨态度,以及钱老晚年看报都需要叠对整齐,按序排好。这些看似不大的小事情上,都可以看出有个良好的习惯是如此的重要,这也是钱老成为大科学家的重要条件。

猜你喜欢

钱老系统工程钱学森
钱学森
京德智慧高速信息化系统工程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钱兰根:愿做遵义义务宣传员
送别爱笑的钱老
广州新型有轨电车通信系统工程应用创新
钱学森
系统工程
钱学森的家风
85岁老人的“绿色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