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效果分析

2021-03-04田淑琴邱影孙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刀鼻出血电凝

田淑琴 邱影 孙倩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之一,多数患者经过前鼻孔填塞即可止血,而难治性鼻出血,出血量大,常反复发作,出血点不易确定,常规鼻腔填塞止血效果差,患者极为痛苦,其精神压力大,甚至危及生命。准确地查找、发现鼻出血的部位以及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是保证止血效果的关键[1]。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与微波止血治疗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分组观察其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68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3.7±9.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2.9±8.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系自愿参与,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肿瘤者;鼻外伤、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给予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清除鼻腔内血凝块,用有1%丁卡因和0.1%盐酸肾上腺素的棉片进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将0°鼻内镜(直径4 mm)置入鼻腔,仔细检查出血点位置,顺序依次为鼻中隔、下鼻道、鼻腔底部、中下鼻甲,中鼻道、上鼻道及嗅裂区、后鼻孔和鼻咽部。特别注意中下鼻道中后端及穹窿顶、嗅裂等易出血区域。对正在出血的患者,先用直头吸引器自后鼻孔、下鼻道后端吸除血液,沿血流方向逆向寻找出血点,在血流量大血迹最明显的地方,可见搏动性或喷射状出血即为出血点。若未发现活动性出血点,可用吸引器轻吸可疑出血点,若诱发出活动性出血则为出血点。对于嗅裂、中下鼻道狭窄者,可将中下鼻甲轻度骨折,扩大空间,并改用0°耳内镜(直径2.7 mm)进行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用可弯曲带吸引的彭氏电刀,输出功率30~40 W,对一般出血点边吸血边烧灼,采用直接电凝止血;对血管较粗的粟粒状出血点,采用环形电凝止血,防止直接烧灼出血点引发大出血而影响操作,电凝至黏膜变成黄白色结痂,出血停止。对于电刀头不易到达的区域,如中下鼻道及嗅裂顶部、后鼻孔等处,可调整电刀头的弯曲度,一般都可成功止血。术后无需鼻腔填塞,常规应用生理海盐水鼻喷雾剂进行喷鼻。

1.2.2 对照组 给予内镜下微波治疗。患者体位、麻醉与观察组相同,在鼻内镜或耳内镜下确定出血点后使用微波对出血点进行凝固止血。输出功率为40 W,先将出血点的外围凝固,最后进行出血部位凝固治疗。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原出血点停止出血,且3个月内无复发;好转:患者原出血点停止出血,3个月内偶有复发,但出血次数与血量较少;无效:治疗失败或随访3个月出血频次与血量未见改善[2]。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术后并发症包括鼻腔粘连、鼻腔黏膜感染、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血时间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无鼻腔粘连,对照组术后发生鼻腔粘连5例(14.71%),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鼻腔黏膜感染、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鼻部血运丰富,黏膜较薄,因此意外创伤、鼻部病变等均可导致出血[3]。大部分患者出血部位在鼻腔前部,予前鼻孔填塞即可止血,但是部分患者出血点位于鼻腔深部隐蔽处,量大、汹涌,鼻腔填塞物不能直接压迫出血点而止血,有很大盲目性,止血效果不佳,病情反复。鼻腔反复填塞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鼻窦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

鼻内镜下视野清晰,可多角度观察鼻腔情况,定位精准,随着鼻内镜在鼻外科的广泛应用,在鼻内镜下实施电凝、微波等治疗方法已逐渐替代传统的鼻出血止血方法,尤其是对于顽固性鼻出血具有独特的优势[4]。鼻内镜检测能快速准确找到鼻腔出血点,但由于鼻腔解剖结构复杂,嗅裂、中下鼻道狭窄,常规鼻内镜管径相对较粗,无法进入狭窄缝隙进行查找,本研究灵活选用管径更细的耳内镜进行检查,可更加快速、准确查找出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微波止血是一种利用微波的热效应使组织蛋白和血管发生凝固,进行止血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较广泛。彭氏电刀又名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电凝切割器,是在单级电刀的基础上增加了吸引的功能,利用放电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和凝固,利用间隙性的电流波瞬间产生的热量使组织汽化而产生“电凝”效果[5],所以集吸引、电凝、切割功能于一体。彭氏电刀刀头较细,可自由弯曲,可到达鼻腔深处任何部位,且带有吸引,对于活动性鼻出血也非常有效[6]。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对于难治性鼻出血应用彭氏电刀电凝止血较微波止血临床治疗效果好,止血更快速,减少了出血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分析原因如下:微波治疗的探头没有吸引装置,微波加热的能量容易被流动快速的血液带走,难以形成有效的热凝止血作用,需要多次止血,容易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并且内窥镜镜头容易附着血液,影响术野,需要反复取出内镜擦拭血液,因此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也增加了鼻黏膜的损伤[7,8]。而彭氏电刀可以边吸血边电凝,术野清晰、准确定位,避免损伤附近黏膜组织,使用更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灵活使用鼻内镜检查能准确查找鼻出血的出血部位,鼻内镜下彭氏电刀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操作简便,止血快捷,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电刀鼻出血电凝
天干物燥鼻出血 自灸止血可救急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季节与鼻出血的关系及鼻出血住院的危险因素
鼻出血不妨试试扎手指
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对腹腔镜卵巢成熟畸胎瘤剥除术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影响观察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双极电凝止血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高频电刀在犬瞬膜外翻手术中的运用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