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

2021-03-03张莲莲

考试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摘 要:培养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高学生数学综合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进行讨论,为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引导;教学方法

一、 引言

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框架体系的构建以及其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引导和培养。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偏重课堂教学,缺乏对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有序引导和启发等问题,依然影响着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进步与发展,严重阻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重塑学生认知过程,提高思维的条理性

现代数学教学是有关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即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思维活动的方法和认知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数学思维的过程,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要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首先应学会读题审题,要读的透,吃的准,牢牢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来分析提炼数学问题的核心方向。然而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认真细致的审题、读题,缺乏运用数学语言分析数学思维的能力,读题读的一知半解,在未完全审清题意的情况下,便开始答题,从而导致其应用题的分数较为落后。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重塑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其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在训练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应注意从读题入手,特别是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至少应认真读题至少三遍以上,理清其中的情节、条件和问题,学会将其中问题、条件等转化成自己熟悉的数学语言,把握好题意再开始答题。比如:△=○+○,△+○=12。如果把问题用语言来描述就是:三角形是圆形的2倍,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相加等于12,也就是说三个圆形相加等于12。通过这种问题分析提炼方式,学生很快就能得出圆形是4,三角形是8的结果,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倍数关系的印象,又强化了学生对文字题的训练。

三、 深化概念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增强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在教师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全面地、深入地理解思考问题,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掌握问题中各个条件之间的联系,抓住其中的实质,从而准确、快速地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深化概念教学,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训练学生思维。一方面,要适时指引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加深其对概念内涵的理解。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各个单元知识点往往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既要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概念之间的相似点和内在联系,把有关的概念结合起来,使其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体系,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差异所在,以系统地全面地掌握其中的知识。比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内涵及计算方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而由学生自主探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式,由于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只是正方形边长相等,故而学生很快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应该是(边长+边长)×2,即边长×4,由此使学生了解到长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的关联及差异所在,同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印象,深化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和形成相关概念,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之后,为强化概念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除量化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题型之外,还应抓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对一些题型的变通性设计,来引导学生强化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四、 抓住思维关键点,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

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学生数学知识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不仅要结合其已有的知识基础,还要思考与之相联的下一节内容,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并逐步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获取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应努力导向学生抓住数学思维的关键点,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抓住数学思维的关键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其一,要引导学生抓住发展数学思维的起始点。数学知识的脉络是由简入繁、环环相扣的,并且总是按照由一演化为一不断发展的过程来延伸成每个单元的知识框架体系,与此同时,学生获取数学思维的过程亦是如此,首先由既往的经验出发,或是从已有知识中引入,这就是引导学生数学思维起始的开端。从学生数学思维的起始点入手,一步一步掌握數学思维发展的规律,进而使其思维脉络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如果学生思维起始时没有得到有效地导向,或者这个开端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对新知识心生困惑,感觉无从下手,进而致使其思维脉络混乱,难以实现有序发展。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按比例分配”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从学生已知的“平均分”知识入手,通过运用平均分与按比例分配之间的关系,即一个数量平均分就是按照1∶1的比例进行分配的,进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思维引入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结构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脉络的有序发展。

其二,要指导学生抓住数学思维的转折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转折点同时也是障碍点。此时对学生予以适当地疏导、指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比如:养殖场新饲养了一群小兔子,在这些小兔子中黑兔是白兔的2/5,灰兔比黑兔多了51只,是白兔数量的5/4,此时养殖场一共饲养了多少只小兔子?在思考这道数学题时,学生虽然判断出了2/5和5/4这两个分率都是以兔群中白兔数量作为标准量,然而由于这两个标准量数值并不相等,阻止学生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这次机会,点拨指引学生拓展思路,询问学生“黑兔是白兔的2/5,此时黑兔与白兔的数量对比是几比几?灰兔是白兔数量的5/4,现灰兔与白兔的数量对比是几比几呢?”就这样,一步一步将以白兔数量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逐渐转化为以兔群总量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通过牢牢把握住学生思维的转折点,实现思维脉络的有序发展。

五、 内省外思,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往往过于专注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认为只要学生学会了、听懂了教师所讲的内容,那么这节课就“大功告成”了,这种教学思维看似“十全十美”,实际忽视了学生自身思维的后续发展,偏重于课堂上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讲述,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間,激励学生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自主去探索课堂上尚未解决的“空白”,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数学思维培养与发展。故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即“内省外思”,“内省”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前40分钟内尽可能地掌握节课所讲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外思”则是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探索、思考新的问题,其中“内省”是“外思”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牢固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外思”才会成为可能,而“外思”则是对“内省”的发展和延伸,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也唯有二者兼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外思”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分布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尤其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时一定要有层次,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既要让学生不断去回忆、联想,同时也要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

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维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爱游戏,因而在教学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加之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应用型学科,学生很难从抽象的讲解中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容易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动手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同学们都认识三角形吧,那么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呢?大家知道吗?”通过课前提问,先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悬念,然后再指导学生分别画出不同的三角形来,并用自己的方式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把自己画的三角形剪出来,然后把三角形的三个角也剪了出来,并把这三个角合成了一条直线,由此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也有的学生则运用量角器分别测量了自己画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度左右,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有趣的动手实践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七、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引导,重塑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其思维活动的条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概念学习,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还应抓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关键点,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脉络,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思维。

参考文献:

[1]贾莉萍.浅谈小学数学思维培养方法[J].学周刊,2020(14):111-112.

[2]章丽.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思维训练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35):72-73.

[3]汪有龙.浅析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J].求知导刊,2019(42):10-11.

[4]嵇祝红.核心素养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思维训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159.

作者简介:张莲莲,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