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与博物馆有关的人和事

2021-03-03刘艳巍王龙赵丽伟

科学Fans 2021年2期
关键词:卢作孚北碚科学院

刘艳巍 王龙 赵丽伟

卢作孚在中国西部科学院

建于鞍子坝上的峡防局少年义勇队营房,正面墙上的字为卢作孚题的训词。(1929 年)

卢作孚(右)与其弟卢子英(右)合影(1947 年)

卢作孚:丰厚遗产泽被后人

卢作孚,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1893年4月14日出生,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他于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宜昌大撤退也因此被历史学家评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卢作孚跨越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在几方面都各有成就。

卓有远见的奠基人

文星湾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曾经是卢先生产业报国实践中最神圣的所在,他使北碚在抗战最困难时期,成为“大后方科技事业的诺亚方舟”。

90年前,也就是1930年,卢作孚先生将火焰山东岳庙上殿改建为博物馆,同年九月成立中国西部科学院。这一系列的倾力相投,正是源于卢先生对科学的崇敬,也因此在城市的建设中,卢先生高屋建瓴地将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等人文机构纳入规划中。在抗战大爆发民族危亡的年代,卢先生的伟大创举,使得文化、精神、科学这些人类发展史上物质文明之外的精神依托,在北碚迎来了复兴之路。“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皆有现代化生活设施”,北碚这座城市,正因为有了卢先生,才会从现代化建设雏形始,便弥漫开文化的味道,科学的底蕴,精神的内涵。

卢先生用他的精神和行动感动和鼓舞着后世继承者。缙云山麓如常对外开放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承续着许多人的心血。因为,它的前身——中国西部科学院,有着太高的盛誉,11万余件藏品中饱含战火,纷飞时代的科研及征集结晶。施白南、方文培等老一辈科学家亲手采集的动植物标本,制作精细,一丝不苟犹历历在目。尽管大多数标本只是静默地存放在库房里,任窗外时光如烟。但当我们每一次翻阅,总是对严谨的科学精神肃然起敬。历史与未来的衔接中,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如今已经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也已经对外开放,接过先辈手中的科学接力棒,继续将科学精神传播出去。

艰难世道中传播科学之光

西部博物馆建立之时举步维艰,正是有了北碚的全部力量,社会团体及个人鼎力相助方能前行:“本馆承各方协助始能成立生长,今后工作犹望多予指示。惟经费来源过于枯竭,值兹经济艰难,百业凋疲,募化匪易,本馆将来能否顺序发展,有待于社会各界人士之维护扶助也。”其一切支出、标本收藏几乎都来源于社会捐赠,甚至还包括诸如铁厂、煤矿等实业模型。而西部博物馆一直致力于社会服务教育,它创办浅显易懂图文结合的“博物”手绘壁报,每每吸引众多市民、学生驻足阅览;设立化学生物实验室,供北碚当时的六所中学自由使用;采集标本除陈列外均提供给其他机关学校;经常展览便利民众参观,遇节假日还延长开放时间,解答民众咨询。

90年前的中国何其不幸,但国家在不幸中愈加坚强;在战火纷飞年代,北碚小城何其有幸,因为一个人——卢作孚,让科学通过博物馆和民众产生了一次如此动人的邂逅,因为一群人——科学家,让科学之舟逆水前行。

时至今日,我们来到位于北碚文星湾的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还能看到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里留下的印迹。回想那个时局动乱的年代,科学家们何其艰苦地进行着科学研究,同时还在民众中大力宣扬科学文化,让饱受战乱的人民有一方慰藉心灵的净土。

重庆自然博物馆广场上的施白南雕塑

施白南:与重庆自然博物馆结缘

施白南,字怀仁,河北正定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曾任中国西部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动物部主任,国立兰州西北师范学院、省立北碚乡村建设学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师范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为开创我国鱼类学研究和动物学高等教育事業做出了重要贡献。主编《长江鲟鱼类研究》《四川资源动物志》( 第一、四卷),合编《中国鱼类图谱》( 第三册)。

从一座塑像说起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广场上矗立着著名动物学家施白南的塑像,落成于施白南先生110周年诞辰追思会。为何在重庆自然博物馆要建造施白南先生的塑像,那就要从施白南先生和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前身——中国西部科学院以及中国西部博物馆说起。

1930年,中国西部科学院成立于重庆北碚,“从事于科学之探讨,以开发宝藏,富裕民生”,先后成立理化、生物、农林、地质四个研究所。生物研究所于1931年正式成立,设立之初因为人才短缺只设立有植物部和昆虫部,1933年2月聘请施白南先生到所内工作,秋天增设动物部,聘请他担任研究员兼任动物部主任。

施白南先生在惠宇楼前的合影

工作期间,施白南先生作为领队于1934年组织了雷波、马边、屏山、峨边考察队,深入大小凉山彝族地区作生物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其中包括在马边采集到的大熊猫标本,施白南先生将标本陈列作自然环境布置,拉开国内博物馆标本自然生活环境布置的新序幕。同时组织开展了四川第一次大规模的鱼类等动物标本的采集工作。出版有《四川嘉陵江下游鱼类调查》《四川嘉定峨眉鱼类调查》等丛刊,并发表《四川省之食用鱼类》《峨山生物调查记》等论文,为国内鱼类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935年,施白南先生离开中国西部科学院前往静生生物研究所工作。而因四川省受天灾匪祸影响,中国西部科学院经费异常拮据,生物研究所于1937年春停办。同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陆续内迁北碚,施白南先生于1939年随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重返北碚,在中国西部科学院内办公。当时中国西部科学院作为中国第一家民办科学院,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界捐款,研究人员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在努力投身科研。

卓越的成就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迁回南京,受中国西部博物馆邀请,施白南先生于1946年重返北碚,担任中国西部博物馆研究组主任兼生物学研究员。直到1949年他离开该馆后,也仍然十分关心这座博物馆的发展。

“让鱼类造福于人类”是施白南先生一生追求的目标。他长期在重庆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于1978年春发表的《嘉陵江水系鱼类资源调查报告》更是嘉陵江水系最为丰富翔实的鱼类学资料。他主持完成我国第一部鲟鱼类研究著作——《长江鲟鱼类生物学及人工繁殖研究》,有关鲟鱼类的研究更是为长江鱼类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在纪念施白南先生110周年诞辰追思会上发言:“我们之所以在新馆前广场塑了施先生的像,一是永久纪念施先生为本馆业务工作发端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二是宣示我们的态度,在未来征程中,将更加重视博物馆文化建设,不忘历史,珍视传统,敬重先辈,永远以先辈为榜样,不断激励自身。”

常隆庆(1979年5月中旬摄于双水井2870米高山上)照片背后题字:山一带水一脉,流水白云常自在。

常隆庆:被写进史诗里的中国地质学先驱

常隆庆(1904-1979),四川江安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4岁即在其父常兴华所创办的泥溪高等小学就读,他自小天资聪颖。1922年夏天,17岁的常隆庆考入北京大学,后因家境窘迫,休学回家,直到1928年才又凑足学费,踏上复学之路。北大的学习生活为常隆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坚定了他为祖国开发矿藏,富国强兵的人生理想和目标。1936年,常隆庆用了半年时间,风餐露宿,勘踏了攀西地区七个县,对包括攀枝花在内的50余处矿区进行了地质调查,并与刘之祥一起首先发现了攀枝花大铁矿。他在攀枝花开拓性的工作,为攀枝花的地质研究普查奠定了基础。1949年后,常隆庆长期在成都地质学院任教,他曾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地质学》教材。

赴川边进行动植物标本采集的指导专家和队员在雷波留影。前排右1 为施白南,后排右1 为常隆庆,右3 为罗正远。(1934 年)

拉开我国西南地区地质调查事业的序幕

1930年,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在北碚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其中,地质研究所是当时中国西部唯一的地质调查机构。卢作孚先生秉持着“大才找,小才考”的理念,经我国地质学界泰斗、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先生的推荐,向当时在北平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的常隆庆发出约请,希望其协助组建地质研究所,并出任研究所主任。常隆庆欣然接收邀请,来到北碚。从此,他与川渝地区的地质、矿产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32年开始,常隆庆带领着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陆续在四川各地开展了地质调查,先后勘测了川东、川南和川西的大量地质矿产资源,测绘了川东第一张地质图。攀西地区山脉连绵不绝,交通阻塞,鲜有人前往,因此当时我国对这里的矿产资源知之甚少。1934年,常隆庆一行数人进入凉山,对今日的攀枝花等地进行地质勘探,与施怀仁、俞德浚共同写出了著名的《四川省雷马峨屏调查记》。这是常隆庆在攀西现代科学史上一次具有开拓意义的综合科学考察活动。1935年,他开展綦江铁矿调查,更是为重庆钢铁厂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0年發现攀枝花铁矿之旅 ,左为刘之祥先生,中为常隆庆先生,其余为护卫士兵。

打开攀西地区的矿藏大门

常隆庆先后6次进入攀西地区,怀着“以应用为目的,以科学为依归,庶能得宁属矿藏之真相,而能在福国裕民之大业上放一异彩”的远大目标,跋山涉水。其间频遭土匪抢劫,更曾被土司绑架险遭杀害,但他仍不顾危险,奔波不息。不仅勘测了沿途地质构造、岩石、矿物等内容,还对矿山开采、冶炼技术和地方矿业开发现状,及其交通运输、劳动力资源、经营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1936年,常隆庆在调查因“金沙江断流”问题的时候,与助手溯江而上,发现了攀枝花地区的大型矿脉。次年常隆庆在《宁属七县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中,第一个向世人披露了整个攀西地区无比丰富的矿藏资源。

1940年他又再次勘测,发现了攀枝花丰富的钒钛磁铁矿矿藏。钒钛磁铁矿的发现为攀枝花特区(今攀枝花市)的设立、攀枝花矿产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考基础。20世纪60年代,为了保障国家国防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与建设,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攀枝花工业基地正式开始了它的使命。“举全国之力,使宁属成为一重工业区,斯可养精蓄锐,藉钢铁之力,以发挥国力,而图复兴之大业也”常隆庆的希望终得以实现。

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山河破碎,没有钢铁支撑的山河,从东北开始破碎,从华北开始破碎,从华东开始破碎……一直破碎到常隆庆流着眼泪的中国西部。这种破碎的声音,被常隆庆默默地装进背包。一柄贴着常字标记的地质锤,开始轻轻敲醒中国大地。这声崭新的敲击,成为1936年整个中国关于钢铁的绝望中,最清脆的鸟鸣,沾着露水,轻轻掀开了1936年那页毛边纸做成的矿产封面。”

“ 一棵叫作常隆庆的树,把春天里的第一枝芽,萌发在金沙江古老的鸟鸣中。”当诗人龚学敏的诗歌在攀枝花这座钢铁之城的上空回响时,没有人会忘记攀枝花之父,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任常隆庆先生曾踏遍攀西青山,历经磨难为他深爱的祖国做出的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卢作孚北碚科学院
北碚: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亮底色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情况简介
中国新诗创研中心在重庆北碚揭牌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简介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稿约
一位科学院院士的文学人生
卢作孚:留给儿女的,是做事的本领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重读卢作孚
《北碚在抗战: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