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的女战士》人物诠释

2021-03-03罗文凤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芭蕾舞剧场景必修课

【摘要】本文写作基于音乐中人物形象及情感表达分析的兴趣,采用较为简单的交响乐作品《快乐的女战士》,对作品中场景的描写、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进行音乐本体分析,探究作曲家写作技法和表达作品人物性格及情感表达的联系。将这个分析思考的过程主观的叙写,达到对音乐作品进一步的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必修课;场景;人物形象;情绪表达;快乐的女战士;芭蕾舞剧

【中图分类号】I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1-172-03

【本文著录格式】罗文凤.《快乐的女战士》人物诠释[J].中国民族博览,2021,01(01):172-174.

引言

在艺术表达中,音乐对人物的描述比其他艺术形式的表达相对薄弱。美术可以在空间感受形像的静态美;舞蹈更是在流动的时空中直视人物形态带来的人物美;戏剧用强烈的剧情冲击突出人物的个性;电视电影网络视频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物惟妙惟肖地在视觉、听觉、感觉统合的状态中展现。即便是文学,也是随着读者的语言理解,呈现着人物不同的面貌。唯有音乐,以其极为抽象的声音属性表达着要表达的对象。在音乐中,最大化的人物形像化就是模仿,比如表现铁匠打铁的声音,表示这是一首为铁匠这一类工作而写作的作品;加入军队的口令及鼓声,表示是为战争或者军队所写作的音乐;踢踏舞的节奏,表现踢踏舞曲的轻快活泼诙谐,暗示人们的幽默、自由。是的,很多作品通过模仿营造音乐氛围,暗示某一些人和事物。比如我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教育家丁善德先生的儿童钢琴作品《扑蝶》,技法上采用流畅的八分音符节奏型,音符上采用跌宕的声部交替,这些抽象的音型和音符汇聚成跳跃的音调,曲风轻快明朗,暗示性的表现儿童追赶蝴蝶时的奔跃活泼情态及欢心喜悦之情。

在本文中,我们试图用《红色娘子军》音乐会组曲中《快乐的女战士》这首作品,从作曲家写作技法中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及表达的情感。

一、《快乐的女战士》在现代音乐中的意义

《快乐的女战士》这首作品是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音乐会组曲《红色娘子军》由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萬春、戴宏威编曲,《快乐的女战士》是其中第7首作品。这首乐曲因为舞剧中活泼欢乐的五位女战士的舞蹈和炊事班长之间的玩笑,被大众耳熟能详。这个作品被编配成钢琴、小提琴、西洋管乐、手风琴、古筝等器乐形式,有独奏、重奏、齐奏等器乐小品。频繁在各类型音乐会及晚会中上演;在钢琴音乐考级中约为5级、六级,根据不同考级单位规定的程度要求,也有一级曲目中演奏这首乐曲慢速的版本;在手风琴音乐考级中为四级曲目;这首乐曲同时是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教程中的必修课。学生通过欣赏音乐,分辨乐曲结构,在观看舞蹈视频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快乐的女战士》在大众业余音乐活动中表演非常活跃形式多样化;在专业音乐领域中是中级演奏的标杆之一;是义务教育中的音乐必修课程。

二、《快乐的女战士》在《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中的意义

这首原名《红军小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是《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在红军营地山》的一段五人舞蹈音乐。这首乐曲短小精练,在舞剧中气氛活泼,人物生动。作为多人舞蹈表现了传统芭蕾舞高超技巧和舞台调度的高度统一性和高度协调性。

这场描写红军战士们在红军营地快乐生活的场景,是全剧中气氛最为欢乐祥和的场景。在序幕和前三场具有明显的叙事性:序幕在土牢、第一场投奔、第二场控诉、第三场出击南府。第四场在红军营地的叙事显得较为“散”。琼花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女战士的舞蹈、军民联欢、哨兵的报告。第五场常青被俘、过场,第六场常青就义,红军队伍继续前行。整个第四场是全剧最闪亮、最欢乐的。这里是琼花学会思索的天地、温软琼花强烈复仇心理的天空,是琼花为此守护的理想生活。在这欢乐祥和的营地,琼花深刻反思后,拥有了爱的人们,积蓄了爱的力量,有了明确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第四场就像一个交通枢纽,必须经过,方可到达。在这个“枢纽”中有一些要素是剧情必要的支撑。学习,洪常青给娘子军上课,琼花从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生活,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是娘子军生活的一部分,是在拥有平等身份的自由生活;理想,乡亲们送荔枝、斗笠慰问红军,《万泉河水清又清》,是琼花要为此守护的家园。《快乐的女战士》是琼花理想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侧写。

三、《快乐的女战士》音乐的运用

(一)场景音乐运用

1.引子

本首作品引子为第1-13小节。本曲是活泼愉快的节奏。但是在作品一开始,作曲家标注Adagio grazioso,Liberamente,竖琴琶音和小提琴柔和的震音,随着双簧管自由优美的solo《五指山歌》轻轻起伏。在小提琴声部的双音,作曲家特别强调分开演奏,这样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好似蒙上一层纱。如果读者到过五指山,清晨的山林中,一直曼妙着纱雾,整片绿色的植被和远处的蓝色山线时有时无的缠绕在一起,大约心中的音乐正好配上此景。双簧管带着原始的音色,为这样的山林增加了一点人间烟气。

第9-11小节是舞蹈音乐中典型的亮相音乐。作曲家采用交叠从高音d3音向下落到d1音,小巧有亮度的下行配以十六分活跃的节奏型,旋即一组接一组音响感觉更加敏捷的三十二分音符经过三个八度到达g3音,表现女战士活泼开朗的性情。在低声部乐器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中用八分音符从第10小节开始继续到D音,表示有另一种形像。虽然是女战士的舞蹈,但是音乐形像在亮相中,已经清楚地暗示两个形象。

2.第一连接部

第30-33小节的连接部从较低的音域开始交叉连接向上的八度,最后到达小字三组的G音,将女战士的个性表达和愉快情绪联结在一个线条中,通过增加音符的密集,力度变化从mp力度经过mf力度最后到达f的力度,表达情绪的宣泄。节奏的运用中有着突出连接部的特征。第30小节、31小节的前十六后八的连续音型是音乐中模仿马蹄典型的节奏型。剧中这里没有激烈的马腾,只有快乐的女战士,音乐中的“马蹄”节奏在此处暗示在战争的年代,赋予背景音乐的暗示力量。短小的四个小节,作曲家用简单的节奏,简单的八度音符将场景和人物性格及即将描写的情绪融合在一个线条中,听起来却自然轻松,作曲家极其娴熟的写作技巧令人叹服。第34小节最后一个音在芭蕾舞剧中是结束时的舞台定位,作曲家把这个音写在第二主题的音区,即连接新的音区,又有很好的低音稳定,给演员稳定的收尾定位,同时提示演员新的主题。整个连接部清晰精练一气呵成。

3.第二连接部

第二连接部在乐曲的第82-89小节,共八个小节。相当于歌剧中的“宣叙调”,为了让段音乐“故事”进行下去,宣叙调就是给下一段音乐做的准备。此连接部直接取材第一主题开始的两拍的音乐。音符保持八度反复,这种反复音乐写作中比较难以行进,作曲家仅仅在较低声部用大提琴声部、大管声部的八度节奏重音移位,产生颠簸感,类似不倒翁的感受,轻松化解难以行进的反复音符。第88小节单簧管做了进入主题的准备,用rit.将“不倒翁”的速度彻底降了下来。第二连接部外形较散,无论是音符还是节奏,单个看来都不好进行音乐的延续,但是作曲家紧紧抓住第一主题音乐中D、C、B三个音,将欢乐幽默的气氛用“宣叙调”的形式表现得神形皆备。

(二)人物刻画

1.第一主旋律的运用

第一主旋律在音乐中非常明确,主旋律是这些声部中的高声部。在相近或者相同音域中,较高的音符总是用来表现最敏感的声部。第14小节第一主旋律开始,旋律中同音与三度和四度交替使用,没有频繁使用舞蹈音乐中跨度较大的音符。第16小节呼应前两小节时,用了六度大跳,直接朴素地表达答句的“身份”。这句由单簧管演奏主旋律,由于在单簧管较好发音的音区,又因为音级之间关系较为接近,音乐形像单纯朴实,带着圆滚滚的欢乐情绪扑面而来。

在长笛声部第16小节、17小节向上的音符,超出主旋律的音高区域,在轻快节奏中做了变音,成为大二度音程,用在十六分音符中表现青春无惧的形象。

在第16小节、17小节,双簧管声部将自己隐藏在主旋律的音区中向下大度大调,配合八分音符显示出憨态可掬的形像。

第20小节、21小节,在长笛声部分别有一拍密集向上的音符,表现顽皮的形象,顽皮不是一直存在的,作曲家把此时的音乐设计为偶然的顽皮事件,并在节奏上做了区别,一组是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另一组是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不同的节奏型表现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前十六后八音型在音响的快速上扬显示出无所谓的潇洒;连续的四个向上十六分音符,在音响上显然密集活泼,有序推进,并且正好连接下一乐句的第一音,形成完整的级进。表现积极向上、思绪严谨的活泼个性。

同样,双簧管声部第20小节、21小节分别在最后一拍有音符。使用隐藏在主旋律的两个八分音符。相对于长笛的灵活,双簧管减掉一半的音符,表达不同的个性,这个音乐个性就比较迟缓温暖一些。

第22小节主旋律在弦乐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声部。此处小提琴演奏主旋律比第14小節单簧管演奏主旋律高一个八度,同时与中提琴构成八度关系。第二提琴是一个下方三度的模仿,形成横向旋律纵向和声。弦乐的整齐暗喻战士们共性中活泼的一面。第26小节中担任主旋律的是小号声部。小号在A大调演奏相同的旋律,比G大调有冲击的A大调,因为较快速度的缘故,音色没有过多的辉煌,但是音色较具有号召力,形象上增加了一些刚毅的气质。在小号演奏声部的每一小节末,弦乐第一提琴、第二提琴加入两个声部十六分音符上行,这群十六分音符具有俏皮的性格,将刚毅的气质又弱化了一点。作曲家的写作犹如画家对于色彩的反复调试获得最适合的色度。

第一主旋律的起伏不大,每两小节的音符、节奏型近似,四小节构成呼应句子,四加四的结构,构成完整的一句。结构上的整齐,节拍上的稳定,表现快乐中的克制。由于速度较快,音符连接流畅欢快,表现女战士的活泼性格、快乐的情绪。用快速小音符表现共性中的个性,增加纯朴、潇洒、理智、刚毅的个性。整体音乐流畅明快,表现纯朴清亮的性格。

2.第二主旋律的运用

第二主旋律保持与第一旋律同样的调号、同样的速度。音符所在的音域较低,由低音乐器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共同演奏。第34小节开始主旋律,第34小节、35小节的音符跨度小,是歌唱作品写作的特点。第36小节、37小节作为答句使用六度,表明呼应关系,向下的大六度音程不像向上的大六度那么多充满希望,但是具有幽默的腾跃肢态。第二主旋律在节拍上使用2/4拍,相对于4/4拍,2拍子更倾向舞蹈。在音符个体节奏型多使用四分音符连接八分音符,使得2拍子具有了抒情的特点。作曲家将抒情和舞蹈两种不同的情绪结合到高度适配,在歌唱的第34小节、35小节之后,紧接具有舞蹈的第36小节、37小节。第38小节之后的四小节同样具有抒情性,在2拍子的强弱循环中,将抒情性弱化增加舞蹈性。

伴奏声部巡回着同样的不稳定的节奏型:前半拍休止后半拍音符。音符上没有随着主旋律的上升和下降进行起伏,基本保持有节制的同音往返。作曲家在这里使用不稳定的节奏型,在音符上却尽量保持平稳进行。在音响上表现似挑物品时扁担发出的“吱吱”声响。明显的写作舞蹈与抒情、既热情的歌唱又有稳定,作曲家将作品中的两种风格高度统一在作品中。

第二主旋律中第50小节处在高音声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演奏,整个主题提高八度演奏,使得情绪更加热情上扬。在力度上也从mf更进到f的力度,同时加入的打击乐铃鼓将现场气氛烘托的有芭蕾舞场景的特点。随之本曲采用小提琴声部、黑管声部、长笛声部交替出现主题。当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在第61小节将热烈的抒发积蓄的满满需要爆发的情感时,单簧管在非常优雅的音域怡然地抒情,仿佛哼着小调。第65小节横穿出来的长笛,瞬间毫不犹豫将单簧管带入了颂歌的歌唱中。第74小节又将主题交给第一和第二提琴,情绪上由于句尾音符向下进行,使得情绪略微低落。第80小节长笛和单簧管试图将气氛挑起。从第58-81小节,情绪张弛有力,保持热烈的颂歌的同时采用不同乐器音色使用不同音域在热烈饱满的情绪中添加欢欣鼓舞的歌唱。

第二主旋律主要在明快的舞蹈节奏和流畅速度中参入表达情绪的较长的音乐线条以达到表现人物的情绪。由较内省的欢乐到较为外露的歌唱,乃至个别的、重叠的、交替的旋律表现不同个性人物的不同情绪表达。

全曲在音乐内容上结合自然,舞蹈中有歌唱线条,抒情现于舞蹈律动,声部交替自然,不同声部表现不同的个性形像,在句尾的变化表现不同个性形像的变化。背景音乐与主题音乐过渡简洁有生趣。作品短小却给人印象深刻。

四、结语

以上是对《快乐的女战士》音乐本体的分析。场景变化、人物性格、情绪表达。这些音乐带给我们不仅仅是音乐上的感受,还有对当时生活的理解和那个年代的体验。音乐家笔下的人物性格及情感表达千姿百态,是吸引大众不断参与和探究的热点。因为《快乐的女战士》这首作品的传播,大众会不断地创作关于这首作品的各类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耶胡迪·梅纽因,柯蒂斯·W·戴维斯.人类的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2]陈巧婵.海南红色文化的符号化研究[J].科教导刊,2017(18)165-166.

[3]金辉.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保护[J].中国音乐,2014(2):144-146.

[4]尚艳.《浅谈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选曲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诠释》[J].黄河之声,2008(16):89-90.

[5]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红色娘子军》音乐会组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罗文凤(1973-),女,汉族,湖北,硕士,副教授,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小提琴表演与教学法。

猜你喜欢

芭蕾舞剧场景必修课
窗外的世界
凉山羊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汉语语篇英译中词汇场理论和框架理论的应用研究
场景:大数据挖掘的新标准
《远大前程》的哥特式解读
浙江省11所高中将试点必修课选课走班制
沪江BEC带你精读金融时报:伦敦金融城年龄歧视问题突出
芭蕾舞剧
芭蕾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