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雌性侏儒症大鼠繁殖性能初探

2021-03-03焦淑凡徐龙妹华征宇姚菊芳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动情周期颗粒细胞卵母细胞

焦淑凡,徐龙妹,华征宇,姚菊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 200127)

本课题组在Wistar 大鼠长期的繁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与同龄、同性别个体相比体型显著矮小的大鼠,经“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成近交品系,并将其命名为SDWR,即自发性侏儒症Wistar 大鼠(spontaneous dwarfism Wistar rat)[1]。至2020年9 月,SDWR 大鼠已稳定连续近交达34 代。在针对SDWR大鼠的长期研究过程中发现,与Wistar大鼠相比,侏儒症大鼠产仔数、窝重和离乳率均明显降低,并伴随一定比例的不育现象,说明SDWR 存在生育下降的问题。近年来,不孕不育患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治疗也是生殖医学的重点和难点。卵巢功能衰退是临床常见导致生育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其病因复杂,与遗传、感染、代谢、免疫、环境、手术、药物和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2-3]。笔者推测SDWR繁殖率低下可能与卵巢功能有密切关联。本文通过探索SDWR 大鼠低繁殖率的原因,期望对人类生育力低及不孕不育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DWR大鼠选自本课题组培育第30代的侏儒症大鼠(SDWR 组)。正常封闭群Wistar 大鼠(作为对照组)购自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SCXK(沪)2017-0005]。所有大鼠饲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屏障设施+IVC[SYXK(沪)2016-0009]。

1.2 药物、试剂与仪器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hin,PMSG)(宁波第二激素厂),批号S18080,1 000 U 冻干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批号171113,2 000 U 冻干粉;M2 培养液和透明质酸酶(美国Sigma公司);HE 染色试剂盒(北京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蜡包埋机(EG1150)、石蜡切片机(RM2235)、体视显微镜(DMi8)和正置生物显微镜(DM2500)均购自德国Leica 公司。

1.3 检测方法

1.3.1 繁殖性能的比较

选择12 周龄SDWR 及Wistar 雌鼠、雄鼠各5 0 只进行繁殖实验。按1 ♀∶1 ♂长期同居,确定妊娠时将雌性孕鼠分笼饲养,统计SDWR 及Wistar 大鼠1~4 胎繁殖情况。通过妊娠率、产仔率、初生窝重、离乳重、离乳率比较分析二者繁殖性能。

1.3.2 性成熟期及动情期观察

选择SDWR及Wistar雌鼠各20只,其中SDWR大鼠8 周龄(繁育过程观察其性成熟在12 周左右),Wistar 大鼠5 周龄(性成熟在6~8 周左右),用于性成熟期及动情周期的观察。在每日8∶00、20∶00,分别做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根据涂片中的细胞形态,判断大鼠所处的性周期阶段,连续观察出现2 个完整的动情周期。正常雌性大鼠的动情周期为4~5 d,分为动情前期、动情期、动情后期、动情间期。当第一次出现完整的动情周期,并观察到外阴口变大且伴随红肿、湿润时,可判定为性成熟。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方法:用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湿润的棉签置入阴道内1 cm,轻柔旋转1 圈,取出准备好生理盐水的载玻片,将棉签上脱落细胞均匀地涂抹于载玻片,75%乙醇溶液固定,HE 染色,盖玻片封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动情周期[4]。

1.3.3 超排卵效果观察

选择6~8周龄SDWR及Wistar雌鼠各20只。实验前分别用PBS 将PMSG 和hCG 稀释至200 U/mL,分别用200 U/kg、300 U/kg、400 U/kg剂量的PMSG+hCG 进行腹腔注射(超排卵组)。PMSG 注射48 h 后注射hCG,hCG 注射后24 h,用3.5%水合氯醛1 mL/100g 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酒精棉球消毒腹部,打开腹腔找到输卵管,用眼科剪将输卵管取出,置于含M2 培养液的培养皿中。于正置显微镜下找到输卵管膨大部位,用显微镊子将膨大部撕开,这时卵母细胞团会自动滑出。用口吸管将卵母细胞团移至透明质酸酶的培养皿中进行消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卵母细胞团表面颗粒细胞消化情况。当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发生分离时,即刻用口吸管将卵母细胞移至新鲜M2 培养液中轻柔冲洗6 遍。收集卵母细胞至新鲜M2 培养液中,显微镜下计数卵母细胞数量,比较SDWR 与Wistar 大鼠的促排卵效果。

1.3.4 卵巢组织形态观察

选择6~8 周龄雌鼠,对照组、SDWR 组及SDWR 超排卵组(300 U/kg,PMSG+hCG)各20只,将各组大鼠卵巢组织置于质量分数为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 后,进行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5µm)。然后将切片放入60 ℃烘箱中烤3 h,脱蜡水化,流水冲洗1 min,苏木精染色10 min,流水冲洗1 min,伊红染色约1 min,乙醇溶液梯度脱水,中性树脂封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卵巢组织形态。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繁殖性能比较

结果显示,1~4 胎SDWR 组妊娠率、产仔数量、初生窝重、离乳重及离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Wistar 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1)。

表 1 SDWR 与Wistar 大鼠繁殖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between SDWR and Wistar rats

2.2 性成熟期及动情周期比较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动情周期结果显示,SDWR 和Wistar 大鼠均出现完整的动情周期,对照组Wistar 大鼠出现完整动情周期在(8.05±0.76)周龄,而SDWR 大鼠在(12.15±0.81)周龄,说明SDWR 大鼠性成熟时间与Wistar 大鼠相比明显推迟(P<0.01)。

涂片观察可见,动情前期以膨大有核上皮细胞为主,可见少量白细胞及无核角化上皮细胞(图1A);动情期以大量的无核角化上皮细胞为主,可聚集成堆(图1 B);动情后期白细胞、无核角化上皮细胞和有核上皮细胞均可见(图1C);动情间期细胞总数较少,以白细胞为主,可见少量角化上皮细胞及有核上皮细胞(图1D)。另外,实验发现对照组Wistar 大鼠一个规律的动情周期需要4~5 d;而SDWR 大鼠一个动情周期约7~8 d,且动情期缩短,动情间期延长,提示SDWR 组大鼠动情周期延长和紊乱。

图 1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染色结果(A~D)和各组卵巢组织学观察(H~E)Figure 1 The results of Gram staining of the rat vaginal smears (A-D) and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ovarian tissue in each group(H-E)

2.3 超排卵效果比较

超排卵结果显示,200 U/kg 、300 U/kg、400 U/kg 的PMSG+hCG 在SDWR 大鼠中均获得极低的超排效果。200 U/kg 、300 U/kg 和400 U/kg PMSG+hCG 注射后SDWR 大鼠平均排卵数量分别为(1.0 ±1.4)个、(1.2 ±1.6 2)个和(1.6 ±1.5)个,显著低于对照组Wistar 大鼠的(4 2.8 ± 5.0)个、(4 2.2 ± 4.5)个和(4 0.4 ±4.7)个。

2.4 卵巢组织形态学观察

对照组Wistar 大鼠可见生长活跃的各级卵泡,颗粒细胞层排列整齐,黄体数量多,发育良好(图1E);SDWR 组大鼠卵巢中未见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状卵泡黄体数量较对照组Wistar 大鼠明显减少,卵巢皮质发生纤维化,并且颗粒细胞排列紊乱,提示其可能存在颗粒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卵子发育障碍(图1 F、1G)。采用300 U/kg 的PMSG+hCG 注射SDWR大鼠后,SDWR 超排卵组大鼠卵巢内的各级生长卵泡没有明显增加(图1H),黄体数量较对照组Wistar 大鼠仍减少,提示SDWR 大鼠对PMSG+hCG 可能不敏感。

3 讨论

本课题在长期研究过程中发现,SDWR 大鼠繁殖力低下,为探索其原因展开了本研究。通过分析SDWR 和Wistar 大鼠繁殖性能发现,Wistar大鼠1~4胎平均窝产仔数12~14只,离乳重45~50 g,与文献报道一致[5];而SDWR 大鼠第1~4 胎的妊娠率、窝产仔数量、初生窝重、离乳重及离乳率均显著低于Wistar 大鼠,说明雌性SDWR 大鼠繁殖性能比Wistar 大鼠低下。动情周期检测结果显示,S D W R 大鼠性成熟周龄比Wistar 大鼠明显推迟,出现动情周期延长及紊乱。大鼠的动情周期可以间接反映卵巢功能[6]。因此,本研究结果提示SDWR 大鼠卵巢功能可能发生改变。

排卵数量是影响生育力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约27%的不孕症由排卵障碍引起[7]。通过200 U/kg、300 U/kg、400 U/kg PMSG +hCG 超排卵实验发现,3 种剂量促排卵效果无明显差异,结果显示6~8周龄对照组Wistar大鼠获得良好超排卵效果,而SDWR大鼠极难获取数目较多的卵母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为了进一步验证,作者也曾选取不同厂家的PMSG(舒生,批号180716,1000 IU)和hCG(艾力生,批号B190303)进行实验,得到同样的超排结果。临床超排卵不敏感的现象称为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8]。SDWR 大鼠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说明,SDWR 大鼠可以自然进行繁育,未取得良好超排效果可能与激素剂量、用药时间、SDWR 大鼠的动情周期等多因素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探讨。

目前,人类卵巢早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因不明,该病可能是导致生育功能减退及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9-10]。为了解SDWR 大鼠卵巢功能对繁殖率的影响,本研究对SDWR 大鼠卵巢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结构及各级卵泡发育状态,结果显示,SDWR 大鼠窦状及各级卵泡极少见,卵巢颗粒细胞排列紊乱,出现卵巢皮质纤维化,呈现卵巢早衰表现,提示SDWR 大鼠卵巢功能损伤及卵巢低反应可能是导致繁殖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常见卵巢早衰模型有放化疗药物造模法、免疫损伤造模法、半乳糖代谢造模法、基因敲除造模法等[11-12],不同的造模方法根据其独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实验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发现SDWR 大鼠自身存在卵巢功能低下现象,因此有可能通过SDWR 大鼠建立一个适用于多种病因研究的天然卵巢早衰模型。

不孕不育已逐渐成为我国已婚人群的重要疾病之一,约7%~15%的育龄夫妻受其困扰[13]。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不孕不育可能会成为人类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顽疾。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治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手段。尽管ART在治疗不孕不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POR 始终是其面临的难点和挑战[14-15]。ART 在体外受精的超控制性促排卵过程中大约有9%~24%的患者发生POR[16],尤其在≥40 岁的高龄女性中发生率超过50%[17],而POR 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常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卵巢早衰,但可能会引起乳腺癌、心脏病和中风等严重不良反应[18]。因此,本实验可能具有临床研究意义,培育的侏儒症大鼠有望作为研究卵巢早衰及卵巢低反应的天然模型,为改善卵巢功能及提高生育力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最近研究揭示,微RNA 与卵巢基因表达[19]、颗粒细胞的发育、卵泡刺激素的分泌有关[20]。miR-27b、miR-190、miR-151、miR-672、miR-29a和miR-144 表达[21]、BNC1 基因缺失[22]、COMT基因rs4680位点A等位基因及CpG-8和CpG-10甲基化水平升高都与POF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3]。微RNA 表达、基因缺失和甲基化是否在SDWR大鼠卵巢功能减退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致谢:本课题实施和完成阶段得到了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黄先亮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中心厉心愉医生的支持,谨致谢意。

猜你喜欢

动情周期颗粒细胞卵母细胞
补肾活血方调节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生殖激素水平的实验研究
MicroRNA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雌性大鼠手术去势骨质疏松症模型建立及评价
社会隔离对雌性小鼠动情周期及中枢ERα和TH免疫活性表达的影响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研究
凋亡抑制剂Z-VAD-FMK在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微囊藻毒素LR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卵丘细胞在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