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冲击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及对策

2021-03-03刘学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

□文/刘学舟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广西·桂林)

[提要]新冠肺炎疫情通过生产要素、市场的供需、价值链和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以及全球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等因素重创全球产业链。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SWOT分析发现:中国在市场、产业、政策以及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上具有显著优势,具有疫情恢复窗口期、国外在物资上的依赖性等外部发展机遇和条件;目前还存在核心技术亟待公关、产品质量亟待提升、高债务、资金回流慢、产业结构调整等内部劣势,以及全球经济内卷化、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等外部威胁。中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应稳步推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克服自身不足和消减外部威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创新发展对外经济,推动世界经济有序恢复和全球产业链的再构建和优化。

一、引言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除了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外,对外贸易发展持续向好,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增长。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WDI)显示,2003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仅为6.8%,2017年上升至23.9%。2001~2017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年均增长13.5%,高出全球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从393亿美元增至4,676亿美元,年均增长16.7%,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接近10%。截至2018年,中国已成为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如今,由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稳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产业链中的关键一极;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好坏及其变化极大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走向。

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和蔓延对中国乃至全球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产生强烈冲击,改变了中国及全球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快速稳住疫情爆发态势、控制疫情蔓延方面,中国的做法卓有成效,为世界其他各国树立了标榜。这为中国经济、市场的恢复和正常运转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得中国在对外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先手优势。

二、外部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的作用机理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全球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价值增值的环节不断增加的结果,使得产业链不断变长,因而全世界逐渐形成全球产业链网络,以物联网为载体的全球供应链也错综复杂。此次疫情根据其影响的程度、范围、时间可基本研判其为经济外部的重大冲击,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对全球经济网络产生影响:

(一)疫情通过影响生产要素影响全球产业链。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资金等)和高级生产要素(如高级人才、现代通讯基础设施等需要前期大量投入才能获得的要素)。全球生产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产业链的逐渐变长是技术不断升级和全球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追逐更低的生产成本所引致的结果。这次疫情在世界范围的爆发暴露出全球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稳定性和抵抗冲击能力弱。疫情在全球的爆发和蔓延使得全球产业链上各类生产要素供给断裂,链条上节点逐渐脱节,生产难以为继。

(二)疫情通过同时影响全球价值链的供给和需求作用于全球产业链,进而导致全球产业链缩减,开始呈现内卷化趋势。从需求的角度来看,疫情的爆发和在全世界范围的蔓延导致生产停滞,造成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劳动力需求不足;另外,电子(半导体)、计算机、机械(零部件、机器人等)、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锂电设备)等产业的进出口量减弱,需求明显不足。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疫情的蔓延阻隔了各个国家在多项进出口贸易上的往来,这使得全球产业链上原材料的供给明显不足;同时,全球投资情绪低迷,股民纷纷抛售股票,股价下跌幅度大,投资资金供给不足,进而导致总供给不足。

(三)疫情通过影响全球供应链上不同的环节来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是联系全球产业链上各个生产分工节点的及其重要的网络,它决定着原材料的供应、中间产品的运输、产成品的分销、回收用品的集中运输的速度和效率,进而决定全球产业链上产品的成本、价值增加值的多少,最终影响产业利润。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中,此次疫情的重大冲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此前在全球建立的供应链生态。

(四)疫情通过影响全球民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等方面影响全球产业链。疫情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凸显、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与现实的冲突使得民粹主义抬头,西方国家中许多政治家企图通过控制民意对经济实施干预的现象屡见不鲜;经济低迷,失业率不断突破新高等综合因素决定了一国对外贸易所需面临的风险因素的大小,企业在进行生产及贸易决策时由过去疫情爆发前的以成本优先、风险次之考虑转变为现今全球疫情蔓延局势下的风险为主、成本兼有的考虑。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冠疫情可通过作用于产业链上的生产要素、价值链上的供需、供应链上的物流效率以及民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等几个方面来影响全球产业链的发展。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产业链上的生产环节在全球的分工情况、链条的长短、产业链上两节点的地理距离等多方面的差异,疫情对全球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不利影响具有异质性。同时,不同产业的相同环节或者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受到的影响可能均有显著差异。

三、疫情对全球及中国产业链的影响

从产业链角度看,产品内贸易和生产一体化是近几十年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目前,全球中间产品占全部货物贸易量占比已经超过一半,几乎所有国家都被产业链和供应链紧密联结起来。全球产业链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创造活动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从而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嵌入该产业链,实现产业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机遇。所有国家均参与了全球价值链,但参与方式却不尽相同。疫情冲击之下,各国不仅加强国内管控并且闭紧国门,产业链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双收缩,全球投资、生产、贸易将会出现明显停滞。

疫情全球发酵,从事件冲击演变至链条传导。中、美、日、韩、英、德、法、意、西班牙及伊朗在内的十大重点疫区的GDP及进出口总规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63%和48%,连接世界各国经济脉搏。由于疫情国多为顺差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逐渐由“需求”蔓延至“供给”。

(5)患儿哭闹:护理人员在在患儿哭闹时,可根据经验判定哭闹是进食需求还是排便需求所导致的,并使用相应对策。若患儿情绪不佳产生哭闹行为,护理人员应温柔、亲切地安慰患儿,轻拍患儿背部增加其安全感,消除不安。

全球供应链扰动,中国受到的影响由内及外。2000~2017年间,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制造业规模全球之首,产业链全球最长最全,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供应链辐射中心。全球疫情发酵下中国的影响分为两个步骤:中国供给按下暂停键后率先冲击全球供应链某些环节;随着疫情的蔓延,中国对当前疫情国的进口依存度大于出口依存度,海外供应链梗阻与需求回落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中国。总体来看,中国受到的最大影响可能是疫情打乱了中国在国内外建立的长期供应链生态。

供需视角看全球供应链变动对中国产业的影响。首先,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供给方,供给能力从“暂停”至“逐步修复”。后续影响中国供给(出口)的因素主要在于疫情发酵下的全球需求。其次,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的需求方,日韩德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来料进口国。若疫情影响了海外供给/物流停滞,将对中国进口链条的产业产生影响。

四、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定位及其应对策略

(一)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定位——SWOT分析。为全面分析疫情冲击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定位以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本文进行SWOT分析,见表1。(表1)

1、优势分析

(1)市场优势。中国有14亿多人口,特别是4亿中等收入人口的巨大市场;也存在许多待开发的蓝海市场。

(2)产业门类齐全优势。中国具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高铁、核电、汽车处于工业产业链中端的优势地位明显。

(3)产业人才优势。中国有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

(4)基础设施优势。中国铁路、公路、港口、海运、航运基础设施完善;“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5)政策优势。全方位的开放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保证实体企业资金流充足的货币政策;鼓励人才流动的劳动力政策。

2、劣势分析。中国有很多核心关键技术对他国的依赖性较高,需要时间集中攻克;中国的产品质量和品质、品牌数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生产活动一再推后使得中国很多中小企业的债务现金流较大,资金回流慢;正处于结构调整优化期,任务艰巨。

3、机遇分析。首先,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开始复工复产,尽管市场需求仍很疲软,外贸出口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已经为防止经济衰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其次,全世界对中国医疗物资出口的依赖程度高。在短期内,医疗物资的出口有可能熨平中国疫情期间的经济损失。同时,战疫物资也是短期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另外,全球线上电商平台购物能大大降低疫情扩散的可能,全球市场巨大,大有可为。

4、挑战分析。内卷化趋势明显、民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和相应的政策行为、中美贸易战这些因素阻碍着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放缓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二)应对策略。结合以上对中国在疫情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中的定位分析,可参考以下应对策略:第一,在新的形势下实施新一轮“走出去”战略,更加紧密地嵌入西方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可以密切追踪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重组趋势和战略走向,采取跟随战略主动强化与其配套和外包关系。第二,争取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尽早签署,既是一个有效的抗击逆全球化趋势的措施,也是构建东北亚GVC、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有效办法。第三,加强宏观政策力度,弥补外需缺口。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中央财政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适时突破3%的赤字率红线。加强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稳定地方政府的财政预期。货币政策应积极配合,逐次降低各类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水平,引导市场利率继续下行。第四,发挥产业政策,重点布局供应链核心节点。电子通信和设备制造业应作为产业政策发力的重点领域,鼓励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弥补上游产品的原材料生产环节缺口。第五,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投入。在知识产权、技术保护等外资关注的领域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坚持市场主体平等和竞争中性原则,稳定外资预期。第六,优化对外投资布局,提升供应链的区域化程度。将亚洲生产体系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重点考虑区域范围内在劳动力和资源禀赋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第七,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加强我国沿海地区与东北经济圈、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循环。

表1 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SWOT定位分析一览表

猜你喜欢

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