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特征与趋势分析

2021-03-03周隽隽陈灵颖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6期
关键词: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率

周隽隽,赵 佳,陈灵颖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因其发病部位隐蔽,且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上容易延误诊断,对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影响生命安全[5]。据国际癌症中心的数据统计,全球鼻咽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6],但中国鼻咽癌的死亡率仍高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7]。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的死亡特征和趋势,为杨浦区鼻咽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鼻咽癌死亡资料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全死因登记系统、医院肿瘤登记病例报告中的死亡信息和全市肿瘤登记病例随访管理资料。如果以上3 种资料来源对于同一病例的信息有所矛盾,则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全死因登记系统为准核实统一。所有信息经核实后,补充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等信息到对应的发病记录中。2007—2016 年上海市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病例中,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占百分比为79.71%;只有死亡医学证明的占百分比为 0.00%,整体研究资料的可信程度较高。各年户籍人口数和人口构成均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

1.2 方法

根据ICD-10 (国际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和ICD-O-3 (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第3版)进行分类编码,鼻咽癌为C11。计算鼻咽癌死亡率、世标死亡率(采用Segi’s 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年龄别死亡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死亡率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Tobit回归,性别以女性为对照;年龄每5岁为一组,以0~4岁组为对照。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运用EXCEL 2007、SPSS 19.0和Stata 15软件。

2 结果

2.1 死亡情况

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合计死亡345例,死亡率为3.53/105,世标死亡率为1.69/105。其中,男性死亡有267例,死亡率为5.40/105,世标死亡率为2.65/105;女性死亡有78 例,死亡率为1.61/105,世标死亡率为0.75/105。男性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3.35 和3.53 倍。 10 年间杨浦区男性鼻咽癌的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一直高于女性。见表1。

表1 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死亡情况

2.2 死亡时间变化情况

杨浦区2007—2016 年鼻咽癌死亡率的APC合计为-2.57% (95%CI: -6.01%~1.01%),男性为-3.15% (95%CI: -7.78%~-1.61%),女性为-0.30% (95%CI: -7.04%~6.93%);APC的斜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尚不能认为10年间杨浦区合计、男性和女性鼻咽癌死亡率存在下降或上升趋势。

2.3 年龄性别死亡情况

无论男女,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粗死亡率在35岁前都趋近于0, 35~79岁时粗死亡率随年龄升高,随后80~84 岁年龄组粗死亡率有所下降, 85 岁以上时迅速上升达到最高峰;合计、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峰值分别为13.50/105、 25.12/105和6.26/105。见表2。

表2 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年龄性别死亡率(1/105)

2.4 死亡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结果

Tobit回归分析显示,鼻咽癌死亡率在性别和年龄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死亡因素的Tobit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肿瘤登记旨在分析利用登记资料,为肿瘤防治提供依据[8]。本文对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为杨浦区鼻咽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年鼻咽癌死亡率为3.53/105,世标死亡率为1.69/105,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世标死亡率1.50/105)[9]。其间,杨浦区鼻咽癌的死亡水平相对稳定(P>0.05),但鼻咽癌的危害仍不可小觑。邓伟等[10]研究发现2003—2007年我国鼻咽癌年龄别死亡率高峰位于80~84岁组,与之相比,上海市杨浦区2007—2016 年鼻咽癌年龄别死亡率高峰(85岁以上组)则推迟了一个年龄组。其主要原因可能与杨浦区特有的人口结构有关。杨浦区2007—2016 年60 岁以上人口占比25.20%,整体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明显。

T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均是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率的影响因素(P<0.05)。相比女性,杨浦区男性鼻咽癌死亡率较高,可能与男性鼻咽癌发病率高于女性有关[11-12]。进一步提示应把男性作为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鼻咽癌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期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13]。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这与姚东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由于生存分析需要更深入的资料收集与调查,此次分析暂未涉及,故尚不可将中老年人列为高危人群。

鼻咽癌的发生是复杂、多因素的,目前已知的影响因素有EB 病毒感染、遗传、生活饮食习惯、有害气体、健康行为等[15]。陈颖怡等[16]的研究表明,主动吸烟、食腌制蔬菜、食腌制肉类是我国人群鼻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适量饮酒、喝牛奶、食新鲜蔬菜、食新鲜水果是其保护因素。综上所述,上海市杨浦居民鼻咽癌的死亡率虽处于较平稳状态,但仍高于全国水平,鼻咽癌防治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人群认知度,预防为主,有针对性地降低主动吸烟、食腌制蔬菜、食腌制肉类等危险因素的暴露,尤其对高危人群积极开展鼻咽癌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工作,以期有效地持续降低鼻咽癌死亡率。

猜你喜欢

杨浦区鼻咽癌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杨浦区提前实现十三五水面积指标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