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CE-MRA与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果比较
2021-03-03慎金明
慎金明
(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 影像科,河南 郑州 452370)
颅内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异常膨出部分,多发于40~66岁人群,常见病变部位包括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前动脉等,临床主要表现为搏动性、膨胀性肿块[1]。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发病率居全部脑血管疾病的第3位,出血后病死率高达40%以上,部分幸存者会伴有不可修复脑损伤,故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颅内动脉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2]。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ic imaging,3D-CTA)是现阶段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具有检查迅速、无创等优势,受到医患人员的认可[3]。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CE-MRA)无X线辐射,对比剂无肾毒性,不受颅骨干扰,逐渐在血管疾病诊断中得到关注[4]。临床尚缺乏对3DCE-MRA、3D-CT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DCE-MRA、3D-CTA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3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3D-CTA检查的65例为3D-CTA组,接受3DCE-MRA检查的65例为3DCE-MRA组。3D-CTA组女31例,男34例;年龄18~70岁,平均(43.68±12.37)岁;Hunt分级:Ⅰ级22例,Ⅱ级25例,Ⅲ级13例,Ⅳ级5例。3DCE-MRA组女29例,男36例;年龄20~69岁,平均(45.31±11.79)岁;Hunt分级:20例Ⅰ级,26例Ⅱ级,15例Ⅲ级,4例Ⅳ级。两组年龄、Hunt分级、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动眼神经麻痹、头晕、肢体功能障碍、失语等。(2)排除标准:①意识模糊;②伴有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语言障碍,不能独立完成本研究;③3DCE-MRA、3D-CTA检查禁忌证;④处于哺乳期、妊娠期;⑤临床资料不完善。
1.3 检查方法两组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穿刺患者股动脉,将导管置入,全身肝素化,在椎基底动脉、颈总动脉置入造影导管,行脑血管造影,造影剂选择碘海醇,剂量为18 mL,注射速度为3 mL·s-1,使用GE公司INNOVA 3100造影机对可疑血管、病变部位进行图像旋转采集,上传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实施图像重建。(1)3D-CTA组接受3D-CTA检查。经肘静脉注入100 mL非离子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 mL·s-1,以DefinitionAS 128 层四维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 )自颈内动脉扫描到颅顶,螺距为(0.75~1.50)∶1,层厚2.5 mm,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实施图像重建。(2)3DCE-MRA组接受3DCE-MRA检查。经肘静脉注入钆喷替酸葡甲胺,0.2 mmol·kg-1,注射速度为3 mL·s-1,使用MR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Avanto 1.5T)自第二颈椎扫描到颅顶,进行3D TOF、DWI、T1WI、T2WI序列扫描,层数124层,层厚1.4 mm,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术获取颅脑血管图像,将原始图像上传至图像处理工作站,实施图像重建。由神经外科医生1名、影像学专家3名共同阅片,当意见不一致时,讨论得出一致诊断结果。
1.4 观察指标(1)DSA检查结果。(2)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3)瘤颈、子囊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SA检查结果13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DSA检查确诊107例,其中3D-CTA组53例,3DCE-MRA组54例。
2.2 两组检查结果以DSA检查为“金标准”,3D-CTA组真阳性53例,3DCE-MRA组真阳性50例。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结果
2.3 两组诊断效能3D-CTA组诊断准确度高于3DCE-MRA组(P<0.05);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效能比较(%)
2.4 子囊检出情况3D-CTA组经DSA检查共5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清晰显示子囊的10个,3D-CTA检查出53个颅内动脉瘤,能清晰显示有子囊的15个,3DCE-MRA组经DSA检查共5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有子囊的18个,3DCE-MRA检查出50个颅内动脉瘤,能清晰显示子囊的10个,3D-CTA组子囊检出率为28.30%(15/53),3DCE-MRA组子囊检出率为20.00%(1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326)。
2.5 瘤颈检出情况3D-CTA组经DSA检查共53个颅内动脉瘤,其中清晰显示瘤颈的47个,3D-CTA检查出53个颅内动脉瘤,能清晰显示有瘤颈的35个,3DCE-MRA组经DSA检查共5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有瘤颈的46个,3DCE-MRA检查出50个颅内动脉瘤,能清晰显示有瘤颈的23个,3D-CTA组瘤颈检出率[66.04%(35/53)]高于3DCE-MRA组[52.00%(26/50)](χ2=4.199,P=0.040)。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由动脉壁变薄膨出形成,轻者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瘫痪、失语等,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一旦破裂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颅内动脉瘤诊断成为临床关注热点。
目前,DSA是检查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段,但其具有有创性,且费用高,耗费时间长,限制临床广泛应用[5]。3DCE-MRA作为一种新型检查手段,快捷、无创,可全面显示颅内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等,且能对颅内整体状况进行扫描成像,利于准确评估颅内及动脉瘤相关情况,扫描过程中使用最大密度投影术,获取对比剂首次经过靶动脉的图像,可对获取的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各种后处理,减少背景信号对图像的影响[6]。本研究将3DCE-MRA用于6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真阳性50例,诊断灵敏度为92.59%,准确度为81.54%,提示3DCE-MR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CTA操作简单、快速、安全,是诊断颅内动脉瘤主流影像学技术,可显示出所有血管的解剖结构,通过旋转可了解血管各个角度的情况和动脉瘤大小、位置、形态等,3D-CTA基于螺旋或多层CT技术,在对比剂浓度达到最大时快速扫描特定范围,并使用重建软件将血管影像显示出来,可充分观察动脉瘤瘤顶方向、瘤体大小、瘤颈位置等,为有效诊断提供依据[7]。本研究显示,3D-CTA用于6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检出真阳性53例,诊断灵敏度为100.00%,准确度为93.85%,说明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价值重大。本研究进一步对比发现,3D-CTA组诊断准确度高于3DCE-MRA组;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无明显差异,说明3D-CTA诊断价值优于3DCE-MRA。这可能是由于3DCE-MRA成像受众多因素影响,如血流速度、血流方向、动脉瘤大小、血栓等。相关文献报道,瘤体长、瘤体是否有子囊、瘤体长/瘤颈宽等与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有直接关系,瘤体越长、瘤体长/瘤颈宽越大、瘤体子囊越多,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越大[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子囊检出率无明显差异,3D-CTA组瘤颈检出率高于3DCE-MRA组,提示3D-CTA可更好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究其原因,3D-CTA利用相应技术处理图像,可多角度观察颅内动脉瘤与瘤颈间关系,同时能避免颅骨遮挡,从而更好检出瘤颈。
综上,3DCE-MRA、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但3D-CTA诊断准确率高于3DCE-MRA,且可清晰显示瘤颈与子囊,可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