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林步道综合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以厦门市山海健康步道为例
2021-03-03张良以
张良以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1)
0 引言
城市山林暗含了城市之宅与山野之林的融合之意。城市作为人文与自然影响下形成的空间状态,拥有山林的城市形态往往更加多样、更具生机活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如今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条件下,寻求一方静谧之处实属不易。而城市山林步道的出现,为城市空间拓展构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人-山-城”和谐环境提供了解决途径。
城市山林步道,主要依托城市山体资源本底,构建独特的城市山林形态多样的开放空间,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健身等活动的空中廊道,一般修建在山林、水滨、景区、公园等处,且多以桥梁形式克服地形地貌、减少环境影响,提供更好的观景视野与活动空间,拉近城市与山林的距离。
国外对于城市山林步道建设较早,但建设规模不大,如英国邱园树顶步道(200 m)、澳大利亚巨人谷树冠步道(600 m)。相较而言,我国城市山林步道起步较晚,近10年来呈现出大规模、多样化的井喷式发展趋势,如福州福道(6.3 km),厦门山海健康步道(23 km)以及今年开工建设的厦门南北向健康步道(约24 km)等。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目前尚缺乏对该类型项目的技术理论研究,未能像常规城市道路、公路一样具备一套完善的设计准则及规范成果,各地方建设标准及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方案抉择更倾向于经验性的主观臆断,缺乏科学定量评判标准。
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从厦门市山海健康步道建设经验出发,结合城市山林步道特性,从多层面搭建综合指标体系,引入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物元理论评价方法,建立一套针对城市山林步道的定量化综合评价体系,以期对厦门城市山林步道规划与建设、乃至其他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
1 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1.1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作为多指标决策、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常用方法之一,得到广泛的运用[1-3]。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常采用9级标度法并需进行一致性校验。当评价体系指标数量较大时,极易发生逻辑错误,一致性校验难以通过,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工程应用。
因此,在传统层次分析法基础上进行适当简化,引入最优传递矩阵,免除一致性检验,快速获取指标权重,为后续综合评价提供基础。
(1)判断矩阵
针对9级标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困难,各指标间的重要性程度简化为3级标度法{0,1,2}来表征。由此构建初始的比较矩阵A:
A=(aij)n×n
(1)
式中:n为指标数量;aij为指标i相对于指标j的重要性(0不重要、1同等重要、2重要)。
由式(1)计算各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指数yi:
(2)
因此,判断矩阵B的元素bij可由下式计算:
(3)
式中:ymin为最小的排序指数。
(2) 拟优一致矩阵
对于互反判断矩阵B,根据最优传递矩阵特性,依据下式进行处理:
(4)
显然,由cij构建拟优一致矩阵C具有备一致性[4-5]:
C=(cij)n×n
(5)
(3) 指标权重
为了便于工程应用,采用和法计算各指标权重ωi:
(6)
1.2 模糊物元理论
物元理论通过物元分解、变换等方式,将不相容的元素有机融合成相容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条件,解决各类决策,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6-8]。
(1)模糊物元
任一事物可由事物、特征以及量值三元素构成有序组合来描述。因此,模糊物元Rnm可由m个待评价方案的n个指标及其量值v构建:
Rnm=(vij)n×m
(7)
(2)差方复合模糊物元
为了充分反映各方案指标相对性,选用越大越优型从优隶属度:
(8)
若从优隶属度取最大值1,由此构建差方复合模糊物元Rξ:
(9)
(3)综合指标
由上述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评价指标相对权重ωi,确定各待评价方案贴合度指标Hj:
(10)
式中,j=1,2,…,m。
贴合度指标的大小,将作为综合评价的最终指标,表征待评价方案与理想目标的贴合程度,由于采取越大越优型从优隶属度,贴合度指标值越大,所评价方案越接近理想情况。反之,贴合度指标越小,表明该方案越差,不建议采纳。
2 评价指标建立
城市山林步道作为新兴产物发展势头迅猛,然而,由于项目类别、城市山林本底等实际情况的差异,各地城市山林步道在控制指标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难以形成统一的评价指标。
因此,本研究结合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设计建设经验,秉承科学性、整体性、协调性、可靠性以及可实施性五大原则,从生态性、舒适性、景观性以及便捷性4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共计12个指标,如图1所示,力求充分而全面地体现城市山林步道设计方案的特性。
图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 案例应用
为了验证所述综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以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为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西起国际邮轮码头,东至环岛路梦幻沙滩,构建起贯穿厦门本岛东西向的步行连廊。步道全长23 km,全线7座节点桥、16个景观打卡点、12个特殊景观园区、52个出入口以及若干个观景平台,成为厦门市民当前休闲观光、运动健身、闲庭信步的首选。
3.1 评价指标权重
以实名调查问卷形式,分别邀请了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所属道路交通、给排水、桥梁结构、规划、建筑以及景观等相关专业的28位专家,进行指标重要性一一比对。将所得统计结果再次进行专家评审,统一专家意见,确定最终的重要性比较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综合评价指标比较矩阵
根据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可得各指标权重,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对于厦门山海步道而言,便捷性>舒适性>景观性>生态性,体现了厦门步道建设更倾向于以人为本,更注重使用者的体验,尤其在宽度、坡度、景观、出入口以及服务设施等指标权重占比较大,也一定程度吻合厦门对城市山林步道的定位。
表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3.2 综合评价
为了获取山海健康步道设计效果量化分值,对山海健康步道上的使用者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在闲暇的周末且人流较多的时段,选取虎头山(图2)、土地公庙、贝壳亭、东渡邮轮城、观音寺、薛岭山、园山花街以及五缘湾等地段,尽可能均匀覆盖山海健康步道全线节点桥、标准段、出入口、特色景区等重要地段。调查对象覆盖各个年龄层,男女比例参半,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共计评价调查问卷291份,其中无效问卷29份,有效问卷262份。
图2 虎头山节点桥
同时,考虑到部分指标专业性较强,而调查对象的专业性程度各异,为了避免专业差异导致评价失准,额外补充19份专家评分,专家评分结果与使用者评分结果依据1∶1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此外,对于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下调使用者部分的权重,加强专家部分权重,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有效。
各指标被统一划分为A(0.8~1)、B(0.6~0.8)、C(0.4~0.6)以及D(0.4~0.6)4个水平等级。考虑指标分级纳入综合评价,结合使用者与专家的最终评分结果,由建立的改进层次分析法-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最终综合评价指标,如表3所示。
由表3所得4个综合评价指标区间:A级[0.992,1]表示设计效果优秀,超出设计预期;B级[0.748,0.992]表示设计效果良好,达到设计目标;C级[0.499,0.748]表示设计效果一般,未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改进;D级[0,0.499]表示设计效果差,不符合设计要求。
表3 综合评价分值
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最终综合评价指标为0.936,属于B级上部水平,设计效果良好,在生态性、舒适性、景观性以及便捷性均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为厦门市民及游客提供了舒适良好的使用体验,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4 结语
(1)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及模糊物元理论,从厦门市山海健康步道建设经验出发,结合城市山林步道特性,从生态性、舒适性、景观性以及便捷性4个层面出发,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城市山林步道的科学定量的综合评价体系。
(2)以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为评价对象,通过专家论证、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分,并由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所得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所建立的城市山林步道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效果评价提供有效的量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