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1-03-03李鹏凌会侠刘美珍
文/李鹏 凌会侠 刘美珍
在社会发展新形态下,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在落实的过程中,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创业中,既可以满足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还可以减轻就业困难。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发旺盛,基于专业技能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依然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应用技能能力相对较弱,直接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能力培养有所欠缺。为了提升学生在专业技能应用上的整体水平,我国提出了“双创”教育理念,旨在通过高质量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培养全能型优质人才,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全面成长,激发学生的多元化创新意识[1]。
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重心逐渐从资源型第二产业向技术型第三产业转变,这就更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型人才作为坚强的后盾。然而,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普通大学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偏向于研究性方向,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落到了高职院校的身上。与普通高校不同,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具体岗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旨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上依然有所欠缺,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发挥自身技术型人才优势,缺乏综合竞争能力。因此,在“双创”背景下,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拓宽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途径,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就业和创业工作中来。在学校的引导和扶助下,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带动万众创业、全民创新的社会氛围,为国家的飞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当前“双创”发展的环境中,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力度,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过设置专门的培养机构和科学规范的措施,对教学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设置专门的课程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并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落实提供保障。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2]。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匮乏的主要原因
(一)学校忽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建立思想道德纪律等各方面的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导致课堂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高职教育学科属于公共类学科,不必投入太多的精力进行学习,所以课堂效率不高。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课程时间都划分给了专业技能课,公共课只占据少量时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来制定完善的教学策略,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的认识不足,导致整体的教学效率不高[3]。
(二)素质教育意识差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对思想教育的重视,知识掌握并不全面,总体素质偏低,思维能力较弱,在学习和生活中难以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提取有效的信息,深入挖掘物质本质等。再加上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课堂枯燥,学生难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缺乏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机制
在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制定的评价机制比较单一,主要是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的全面性评价。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高,难以进行评价的改革和创新,导致评价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不利于评价机制效果的充分发挥。
(四)学生的思想活动与企业存在分歧
互联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上的内容也逐步丰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导致现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时事问题等关注思考多,但由于其多元的思想观念,导致其价值观与企业存在分歧。这一情况在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并未给出恰当的解决方式。教师也难以针对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仅凭空洞的说教,难以改变学生现有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率[4]。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受单一师资体系的影响
高职院校聘请的一部分高职教育教师资历较低,在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方面比较落后,并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进和创新。某些高职院校也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只能聘请兼职教师,导致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师资结构并不稳定和完善,难以充分发挥师资力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忽视对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本身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视,在教学硬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投入力度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管理,一些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被发现,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效率,久而久之导致更多问题出现。
(三)外界舆论氛围的影响
学生接触互联网过于频繁,网络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思想观念,某些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被这些观念入侵洗脑,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面对这类被影响的学生时,教师的教学压力加大,教学问题频频发生。例如,部分学生受网络舆论的影响,认为毕业后到大型企业解决就业问题是唯一选择,导致学生无法客观看待创业这一选择,影响了这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创建新型课程知识体系
要改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现状,应提高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高效的课堂。从教学内容出发,要根据教材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注重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思想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理论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保留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需要以新鲜的案例和社会时事为例,带领学生分析问题,掌握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行探索分析,高效地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方法
图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模块
在教育教学方面,教师应注重传统思想观念的创新,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吸收教学经验。在课堂中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做好教学过程的记录和观察,了解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效果,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制定一套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教师应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采用互动教学的形式,由教师制定课堂主题,规划学习内容,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其融入课堂中。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加各类互动活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实现理论实践的结合教学。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网络教育或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事例,构建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提炼出其中相关的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在心理辅导方面,可以选择“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进行开放式互动的良好气氛,学生可以对老师诉说自己的苦恼困难等,排解内心压力。
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开展生活化教学,消除学生对高职教育课堂的抵触心理。通过学习掌握高职教育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仅仅体现在专业学科教学上,还包含了高职院校的一些日常活动等,高职院校应当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通过多方面协调,从多种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校可以在校园内部树立典型,为高职院校学生做出榜样,从而提升学生的创业热情。例如,可以出租学校食堂内的窗口,吸引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政策、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帮助,使大学生可以增加经济收益。并对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此外,学校也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引导家长注重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利用这一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转变,坚持正确的高职教育立场,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提升文化环境创建意识
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率,也可以从校园文化入手,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融入高职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首先在校园环境方面,高职院校应当重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考虑学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校园环境,并在校园环境中融入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高职教育工作育人的目的。其次是在学习风气方面,高职院校应当提高对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引进一些先进的文化理念,开创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挖掘文化内涵,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
(五)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还需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情况。主要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行为素养等,评价的方式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弱点,逐个攻破,逐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育质量。
(六)学生的考核标准应多样化
高职院校仅仅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考核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高效落实过程管理,对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培养过程进行优化,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专业素养的魅力,同时养成学生质疑的能力,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业创造条件。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学习的过程还是创业的过程都是艰苦的,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如果学生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敢于质疑的能力,必然很难实现创业的目标。仅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虽然会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有良好的表现,但在实际踏入社会以后却依然举步维艰,因此,要以全面培养人才为第一目标,通过优化社会实践、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进行的方式,丰富人才培养途径。
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应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构建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更加系统的育人机制。同时,为了保障高职院校的学生与社会紧密联系,学校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丰富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形式,使他们自觉加大学习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逐步消除一些不良习气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从而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