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创作核心素养探究

2021-03-03赵京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艺术创作国画

赵京

摘 要:至真、上善、大美贯穿了艺术发展的始终。在艺术创作中,要反映真实的生活、向善的态度以及对美的追求,若能同时满足这三种精神,就能更好地抓住艺术创作的核心,从而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国画;艺术创作;艺术观念;至真;上善;大美

在当代,创作一般的画其实并不难,学画者可以临摹大师的作品,学习其技法,照葫芦画瓢,总能形成一件差不多的作品。但是,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思考,是否能把这些技法更好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变得更美,更具生命力。因此,学画者要不断学习,并不断进行创作。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创作呢?

艺术创作是一个过程,它需要从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素材。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在不同的环境生活,也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性格,所以学画者要观察生活,在了解和搜集的素材中选择典型。在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场景和人物时可随手勾勒几笔,那么在灵光乍现的时候就可以把平时积累的素材运用到画面当中,进行整合和再创作,从而塑造出风格、性格各异的人物。

就风俗画来说,画匠们在墓室壁画的创作中主要以奴隶主、贵族等祭祀、宴饮和狩猎等场景入画。到秦汉时期,绘画题材日漸丰富,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耕织、渔猎等也开始经常出现在民间的绘画创作当中。风俗画主要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一开始就有着强烈的写实意义和朴素的生活情趣。用这种二维平面的方式表达三维世界的永恒,线和空间的虚实是宋画对于客观事物的高度总结。

孔子的“德言”对后世“文以载道”思想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借助真善美构建文化机制体系,确保真善美三者协调统一[1]。那么,这也应该是画者的创作核心。所谓造型是否准确、画者是否对所画物象进行了思考、作品是否具有韵律美和生命力等,这些问题即创作的核心——真善美的表现。

至真不是指物象本来面貌的真实,更多的是内在气质的真,绘画的真实性反映了物象的精神气质[2]。比如,宋代画家作画时,首先必须知晓物象的种类与特征,还要注重物象外形的地区差异与四时朝暮的变化,以准确体现物象的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的变化,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人们不再执着于外形是否必须准确无误,绘画只要抓住了所绘物象的主要特征,那么不准也是准。其实准不是标准。北宋画家崔白是开始发挥写生精神的画家,在他之前并没有类似的画稿可供他临摹和参考,但他依靠超越前人的观察、研究和描绘能力在花鸟画领域中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崔白善画花竹、翎毛,精妙绝伦,所画鹅、蝉、雀堪称三绝,手法细致,形象真实,生动传神,富有逸情野趣。崔白为了更真实地表现对象的动态,经常流连于山野之间观察并记录不同季节、一天中不同时间花鸟的变化,如《双喜图》(图1)就是其传世精品之一。图中描绘了在秋风呼啸的山野中的残树、枯枝、碎叶,给人强烈的萧瑟之感。同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两只禽鸟扑打着翅膀,叫声回荡在空旷的山野之中,其中一只鸟刚刚落在树枝上,残枝败草中还有一只兔子在张望着它们。这一画面静中有动,似乎鸟儿和兔子的想法暗流汹涌,不知鸟儿的鸣叫是因为兔子的出现惊扰到了它们,还是它们在互相传递着凛冽的寒风所带来的动态即将到来的信息。画面虽萧瑟,但却是自然界中寻常生命景象的再现,体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令观者回味无穷。因此,在创作中,艺术家应该要保持对所描绘对象的最真实的感觉,展现其精气神和生命力,力求达到气韵生动[3]。另外,我们都知道何家英善画女性形象,他作品中的女性多姿多彩,风格各异,既有《秋冥》中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又有《酸葡萄》中气质独特的城市女性;既有《舞之憩》中的芭蕾舞演员,又有《十九秋》中淳朴勤劳的乡村姑娘。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都体现出独具一格的特色,令人赏心悦目,叹为观止[4]。

上善是对物象的思考,是一种态度。当我们面对一幅作品时,可能会突然受到震撼,甚至有感所发,又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艺术家伟大的精神包围着我们,驱走了所有的悲伤和疲劳。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感受到了震撼呢?这应该归功于艺术家至上的善性,是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引导了我们对生命价值进行重新思考。例如,黄胄先生擅画驴,并将西方速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融为一体,使笔墨和形象更加贴合,其代表作《喂驴》(图2)就描绘了一位少数民族少女喂驴子吃粮草的画面。画面展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从黄胄的绘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态度。黄胄四处旅行的经历给他带来了许多绘画主题和创作灵感,所以其作品中大量表现路途中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状态,且多表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独有的人文风情。欣赏他的作品时我们所感受到的这种扑面而来的善意与美好,大概与画面人物淳朴的气质分不开吧[5]。

大美是一种韵律美,是一种生命力。我们谈艺术时,总会谈到审美趣味。艺术所表现的对象可以不美,但艺术不能不美。如果进一步分析何家英的画,不难看出,在他的作品中虽然画的人物很美,但这些人物又不是简单的美,而是有种生活中的真实美。通过对人物客观特征的净化,将画面整体的美感提升为艺术的韵律美。何家英的作品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引领着我们的思绪,使我们追随着画中的人物,感受她们内心的宁静。再比如我国的山水画大师石涛,他坚持师从自然,重视对客观世界中美好事物的理解,提倡“笔墨当随时代”,使自然美与画家的主观意识更好地结合起来。石涛的绘画作品以构图新颖奇特闻名,无论是北方错落纵横的山林、江南墨色氤氲的水乡,还是奇松兀石,枯树寒鸦,或高远,或深远,或平远,都竭力打造新奇的布局,将意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焕然一新。同时,石涛用高超的笔墨技法来传达深邃的自然之美,笔情豪放,洒脱自然,以气势见胜。他的绘画作品有《松风涧水图》(图3)、《松鹤隐居图》(图4)等等。这两幅图都充满着宁静美,是自然与精神的合一。尤其是在这幅《松鹤隐居图》中,石涛既融入了自己独特的笔墨技法又继承了元代王蒙的技法,皴法也多种多样,如披麻皴、卷云皴、折带皴,加之苍劲有力的苔点,成片的墨色重叠浑厚而通透,用笔线条酣畅爽快,点墨成画,皴法豪放自如,笔法灵活多变,墨色层层递进,在山体上采用少量赭石设色,这样一来不仅不显单薄反而具有浑厚沉稳的气质。画面近景处,作者有意放置了四棵遒劲有力的古树,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四棵树树种不一,造型各异,非但不孤立还形成了交相呼应的气势,没有一丝违和。石涛运用形态各异的树木体现出古拙的自然之美和线条的流畅之美,繁茂枝叶的迎风舞动和残叶枯枝的肆意蔓延各不雷同,放在一起姿态奇异又和谐。在潺潺溪流的岸边,石涛用崎岖不平的巨大岩石衬托出远处陡峭巍峨的群山,画面中添加的茅草屋,显得异常和谐、宁静。在这静谧的山中,听着山间的溪水和声声鸟鸣,这是多么美好与惬意的生活。随着溪水的流动,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处的小桥呼应着朦朦胧胧的山林,整幅画面古朴与自然呼应,气韵生动,宁静美与自然美展示得淋漓尽致,让人流连忘返。也许画中的茅草屋就是画家自己的居所,在这自然之间畅游神思,感受自然之美,好不快活。这是含道映物的大境界,也是寄情山水的大情怀。这些作品中都包含着画家的精神境界、审美境界和个人情感,因此山水画不仅表现了山水在现实中的表象,而且体现了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感受和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自然中的大美境界。

说到底,创作的真善美不仅是在表现一种形式、一种生命、一种情怀,更是在昭示一种观念、一种精神和一种态度。

参考文献:

[1]何华.国画创作必备的艺术修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9(9):70-71.

[2]刘亚谏.中国画道论[M].北京:中国书店,2012.

[3]刘静.国画的真、善、美:以国画名家为例分析[J].大观(论坛),2019(11):32-33.

[4]刘春艳.从何家英的女儿国看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97-198.

[5]崔名芳.黄胄新疆少数民族绘画题材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艺术创作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术创作、评论的人文价值生产与现代美育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山西省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创作员艺术作品展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难忘岁月》(国画)
《幽深》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