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铎五次刷新高铁铺架全国新纪录
2021-03-02黄博
黄博
郝铎军旅出身,兵贵神速是他在新疆军营锤炼出的一种做事风格。那时,他常听从新疆返回陕西老家探亲的战友发牢骚:“每次坐火车一个单趟都在48小时以上,回家的路太漫长!”他便想:“中国的火车什么时候能跑得更快些?”人生真的有缘,2008年4月,他被分配到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公司工作,从事“让中国火车跑得快一些”的高速铁路建设。目前,郝铎是铺轨队队长。他先后参与京沪高铁、郑西客专、西宝客专、银西铁路、郑阜铁路等多条高速铁路施工。5次刷新高铁铺架全国新纪录,为项目节省了巨额成本,为高铁的提前开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背后与郝铎的一个个创新成果有关。
“一个热爱工作的人,肯钻研,善于学习,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工友这样评价郝铎。“热爱”使郝铎从入职以来干啥爱啥,爱啥钻啥。从学徒工、运梁车司机、架桥机遥控司机到机械班班长、架梁班班长,再到架梁现场指挥,他最终都把自己练成了业务专家。
刚工作时,为了尽快熟悉铺架设备,弄明白设备的结构、原理,郝铎一页一页地抄运梁车的说明书。运梁车的抄完,就抄架桥机的,架桥机的抄完,再抄提梁机的。靠着这样的“笨功夫”,他将64轮自重255吨的运梁车、自重560吨的架桥机、载重900吨的提梁机等的结构、原理烂熟于心。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他总能凭借熟练的业务和施工技術的改进不断提高工效,在永远的“工期太紧”中不断刷新施工新纪录。
2010年西宝客专施工时,针对吊具安装环节,郝铎通过改进操作方法,将原先需要五六分钟的时间压缩到24秒,并逐步完善每道工序,最终将工效提高了三分之一。
“高铁箱梁架设,既有高技术,又很‘粗笨,如果每一个工序、每一项操作都能再完善,高铁施工的‘中国速度还会不断提高。”“中国工匠”郝铎一脸坚毅地说。
12年来,郝铎带领团队安全架设箱梁超过10830孔,连起来长度近350公里。在“工期太紧”的倒逼下,他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完善,积累了很多小发明、小创造。安装防撞梁挡块型钢时,空间非常狭小,用传统的工具费时费力。他与队员用链轮特制了一种扳手,配合电动扳手拧螺丝省时又省力。银吴高铁项目施工时,他和工友改制刷边坡液压夯拍机,刷出来的边坡平整、美观。
2020年,郝铎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这是继“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之后,他所获得的又一荣誉。此外,他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铁道部火车头奖章”“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