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3-02李冰
李冰
摘 要:受部分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实施基层农业技术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和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升。如何解决并消除技术使用中存在的困境,已然成为推进农业进步的必然选择。应当在满足社会生产要求的前提下,从产业扶持、调整管理、技术升级、人才教育4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而形成一套实践性与可行性强的农业技术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1-011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志码: A
伴随着“十九大”会议胜利召开,确立了着力发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构建“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技术在劳动生产阶段的重要地位及未来实践目标[1]。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在基层农业技术应用方面与国外存在着较大差距,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共同限制,阻碍了建设高新技术的新农业进程。为此,完善基层农业科技体系、拓宽未来农业发展道路势在必行,成为农业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影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
1.1 产业结构因素
农业行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经济类型,为确保社会生产劳动稳定性,持续不断地提供各类物资原材料,包括粮油副食、工业原材料、油料等,是基础保障型经济产业[2]。在现行结构中,表现出总量大、应用广、时间长等特征。而相对于形式、方式、流程新颖的新型农业技术来讲,与其他农业强国相比起步较晚。
1.2 技术应用因素
以种植农业技术为例,现阶段在基层农业种植户中所采用的技术种类大部分还是凭借自身对于苗木成长的经验进行劳动作业,其技术的随意性较为突出。例如:浇水灌溉的时间阶段、肥料种类与投放数量控制、树木种植的品种类型、土地的利用空间布局等,都是通过不断实际生产操作中所得到的经验积累,正所谓“靠天吃天、靠地吃地”,受外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成分较深,如霜冻、暴雨、干旱等恶劣天气,导致应对突发未知性的气候风险因素的抵御能力偏低。而对于改良品种、优化操作、防范病虫害等基层农业技术,正处在探索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生态环保等高新技术应用范围相对较少,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1.3 配套设施因素
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取决于其技术本身所表现出的适用性与科学规范性,更重要的是支持技术体系运行应当匹配到位的其他类设施资源[3]。包括技术文本设计等在内的理论基础,还包括启动资金、机械装备、实施平台等元素,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落实到位,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有效发挥劳动效益。例如:生态养殖技术中,区别于传统养殖方式,以提升养殖幼苗的成活率与免疫力为基础,通过加装传感监控设施、搭建网络化信息平台、制定各环节管理制度等得以实施,持续完善网络技术、基建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
2 实施推广高新农业技术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技术管理体系运行不合理
由于在部分技术推广进程中疏于对前期工作的准备与落实,造成管理体系运作不科学、不规范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农业技术应用目标不明晰,无法准确定位技术实施的目标任务、适用范围、所需资源等内容,导致技术推广容易出现方向偏差。二是技术实施节奏不稳定。技术应用建立在对各环节农业劳动节奏控制的基础上,根据生长周期、成长状态决定技术跟进时机。
2.2 理论与实践操作间不一致
当下部分农业技术理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实际操作效益相对偏低。虽然考虑到劳动生产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变化,但没有将地理位置要素、区域内气候现状等实际问题考虑在内,书本上记录的农业技术指南在实地劳作期间不能够适用,造成了理论引导没有能与技术作业相匹配的尴尬境遇。尤其是在部分农业技术中,缺乏有效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技术支撑,与实际作业方式背道而驰,导致农作物及动植物出现病害增多、死亡等不良现象,造成较大程度的经济财产损失。
2.3 农业技术研发后劲不足
一方面,从事农业技术研发与攻关的专业化研究人员总数相对偏低。技术研发过程是一个形式单一、过程枯燥的工作,需要从业者高度集中完成突破某项技术难点,形成紧张的工作氛围[4]。同时长年在户外风吹日晒,常驻田间山地环境内,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使想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乡村种植养殖户对于新技术应用兴趣不高。基层农业技术实践会伴随着对资金、物资、时间等各类要素的持续投入,需要相对较长的运用周期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同时,由于不稳定的新技术会产生农业损失,这与农业从业者在短期内获得资金收入并长期保持該状态的初衷相违背,致使获得基层技术应用的群体数量较少,关注度偏低。
3 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的对策
3.1 加大国家产业扶持力度
要以当前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发展战略为契机,加大对乡村地区的产业政策、方针的倾向,强化对基层农业技术拓展的重视程度。
一是要以生态有机农业发展为目标,结合地区农业产业现状,整合农业经济布局,使其资源能够坚持可持续、可循环利用的观念进行实践。二是要加强对其在资金应用、配套系统、能源利用等基础资源方面的保障力度,逐步降低关于技术运用设置的行政审批门槛[5]。对于绿色环保等高新农业技术,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多的方便快捷渠道。三是要强化市场宣传,在职能及行业部门的感召力和号召力作用下,引导从业者对基层农业技术的关注并激发其兴趣爱好。
3.2 优化农业产业管理体系
第一,针对立项技术的特性,进一步做好前期推广的准备工作。重点考察调研地区内天气、气候、水源、农业资源、地理分布等自然状况,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分布、技术保障、经济类型等社会要素,将其信息数据集中收集整体作为技术推广的参考依据。
第二,依照上述完成的操作任务,构建技术管理框架。要按照前、中、后3个阶段,设置技术引进、实践操作、后期效益审核考评等管理事项,并且根据管理工作总量制定相关责任制度,明确各实施环节的权利义务分工,以制度规范增强对技术实践的约束力,同时为后期推进工作积累更多推广经验。
3.3 持续强化农业技术升级
首先,在确定具体农业种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未来农业技术研发的主导方向。特别是当下农用化学合成制剂泛滥、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等负面压力持续增大,人们对于高品质物质生活的热切追求,增强了对于原生态绿色农业的关注度。与此同时,一大批实用型创新科技在农业领域内投入应用,为基层农业技术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其次,一切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原则,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其能够相辅相成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重点以收集农业产地基本信息为参考数据,尽可能多地考虑到外部突发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及时调整技术标准数值,进而完成必要的技术操作。
3.4 着力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并培养掌握基层农业技术的人才队伍,提高职业团队的专业化水准。依托农业类高等院校及農业技术推广机构,逐步形成产教结合的联动方式,以精准、专业的理论规划为其提供研发技术的科学与规范保障。
另一方面,激发乡村农业人员对新技术推广的积极性。以村、镇、农业社区为基本单位,以村委会、文化站、图书角等为推广教学场地,对与当地农产品生产劳动息息相关的技术类型,利用农闲之间集中进行宣讲培训。
3.5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农业技术
脱贫攻坚战中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是从原先的普遍推广逐渐转换为联系农村具体情况而开展的农业技术推广。我国有关单位在开展农业技术的推广环节中,应该按照农村的具体情况来完成技术方面的推广工作。并且,还需要按照农民的主要要求开展推广,就是联系农民的具体状况来有效地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比如,相关人员在对农业技术开展推广时,就能够对村庄当中的所有农户进行走访和调查,知晓这部分农民的主要情况。在调查环节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完成好细致的记录工作,并做出完整的总结,进而按照农民们的根本需要为其推广出适合的技术。在走访调查的环节中,还能够让农民们按照自己丰富的经验,根据农业技术来阐述自身的想法,工作人员也需要以此当作基础,不断完善与改革农业技术,并在第一时间对农业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作出调整,推动农业经济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应当在确保农业产业平稳、有序的前提下,结合地区农业实际现状,充分利用好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管理结构,创新农业技术,强化人才培养,从而实现技术应用,最终实现提高农业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建设目的。
参考文献:
[ 1 ] 杨进军.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 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85-86.
[ 2 ] 谢涛谦. 新常态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策略的探究[J]. 农业与技术,2020,40(17):177-178.
[ 3 ] 李骄洋.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 南方农业,2020,14(24):112-113.
[ 4 ] 刘云,王锐,鲁荣. 基于农户需求视角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转变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37,140.
[ 5 ] 张语桐,赵娜. “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J]. 江西农业,2019(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