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路线:分层、分野与合流

2021-03-02于佳吴巧红李梦瑶周小芳

旅游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综述

于佳 吴巧红 李梦瑶 周小芳

[摘    要]伴随中国旅游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旅游产业40余年的发展历程,旅游研究已经累积起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审视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的认识论问题也逐渐演变成一个重要的学术议题。为了回应这一诉求,“《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期论坛”以“旅游研究中的科学与哲学路线:分层、分野与合流”为主题,从旅游研究实践的现实问题出发,反思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理解哲学作为科学的基础以及知识创新的一种研究方法对科学可能和应该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旅游科学与旅游哲学的关系省视,引导出本论坛的核心观点,即旅游研究应该是科学与哲学两种路径的融合与贯通。该次论坛对旅游学科的发展以及未来旅游研究的效率或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关键词]旅游科学;旅游哲学;理论创新;旅游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21)02-0141-08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1.02.015

2020年12月4—7日,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和《旅游学刊》编辑部联合主办、《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承办的“《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期论坛”在海口新燕泰大酒店召开。

本次论坛在主题设计上立足于国内旅游研究40余年历程所取得的成果,将研讨的目标确定为在科学哲学高度上审视旅游研究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旅游研究尤其是旅游科学研究的未来方向和关键问题。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74所高校和研究机构200余名旅游研究和教育工作者齐聚海口,论坛期间的网络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5万余人。

论坛就以下议题展开了研讨:

(1)如何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在这种关系框架中审视学术界在哲学和科学的各自疆域所取得的成果的相对局限性?如何站在互视的角度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批判?

(2)如何从知识类型的角度讨论哲学思辨在知识创新中的合法性和效率?

(3)如何站在旅游学科的角度认识旅游研究中的哲学与科学所具有的功能和所应发挥的作用?如何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审视哲学与科学在既往的旅游研究中的状况和价值?如何自觉而理性地推动二者在旅游研究中形成齐头并进的局面?如何判断哲学与科学在旅游研究中的分化局面与合流趋势?

(4)如何从操作层面重构旅游研究中的哲学和科学双重路线?

(5)如何站在科学哲学角度审视当前旅游研究中所面临的各种学术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理论创新与理论应用的关系问题、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等。

总体来看,本期论坛呈现出3个特点:

(1)与会嘉宾的学术影响力高、学科背景多元。受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各国旅游业受挫严重,多数会议不得不以线上的方式进行。在“云会议”占主导的一年,本论坛有幸邀请到在学界颇具影响力、有一定代表性的38位学者出席本次现场会议。这些学者不仅在旅游学术领域研究成果丰富,而且还拥有各自母学科(如哲学、经济学、地理学、人类学和管理学)的多元学科背景,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十分突出。

(2)研讨主题的科学哲学高度与参会嘉宾发言的学术深度,共同成就了本次论坛的思想景观。本次论坛在反思科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历史流变的起点上审视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主题旨在启发旅游研究的范式化转向,推进旅游知识形态的体系化和学科化。这一主题体现了高度的使命感,也展现了旅游学术界对当下研究潮流和取向的深度关切。立足于这样一种初心和使命,与会嘉宾奉献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展现了不同的学术思考,拓展了未来旅游研究的多种可能性和疆界。尤其是对旅游学科知识起点的元问题的深度叩问,既回应了学术界的长期关切,也引发了进一步的深度思考。

(3)论坛的影响力产生了持续发酵效应。本次论坛所构成的话语景观,可辩论性、可推进性和可提升性方面均具有很大潜力。从论坛主题、形式策划到现场和线上直播反响以及会后各方反馈上,都显示出本次论坛所发出的声音引发了旅游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思考。

1    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共安排了4轮主旨发言,分别由海南大学旅游体验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席专家谢彦君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常务副院长、《旅游学刊》主编严旭阳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特聘教授、《旅游学刊》执行主編张凌云教授,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彭兆荣教授主持。18位主讲嘉宾的演讲异彩纷呈,他们分别从旅游研究的历史反思、旅游的本源探寻、研究者的自我民族志、多学科视角以及旅游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维度,对相关问题给出了各自的独到见解。

1.1    旅游研究的历史反思

对已有旅游研究的反思是主旨演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嘉宾将话题焦点集中在旅游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式、研究对象等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叶超教授以《匹配、错配与不配:旅游研究与现实问题的关系省视》为题所作的主旨发言,探讨了近现代旅游的历史流变及旅游研究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进而将论点聚焦在二者所表现的匹配、错配与不配3种关系上。当前的状况是,从体量上看,我国的旅游经济体量和旅游研究规模都堪称大国规模,可以说旅游研究规模与旅游大国相匹配。但是,旅游研究的现实热点问题与旅游研究导向之间存在滞后、错配现象,同时扎根、内化于旅游学科的范式寥寥无几。他建议,旅游研究应该以理论创新为主导,建立哲学期盼。他同时强调,旅游研究的“未来已来”,但需要坚持三位一体的思想,将旅游、旅游业和旅游研究统一起来,寻求旅游科学与哲学的统一。

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张辉教授在肯定中国旅游研究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涉及的主要问题反思旅游研究现有的问题。首先,对旅游这种社会现象的性质(起源、内涵和基本常识)的认识,旅游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对旅游学科所涉及的主要矛盾的研究也存在不清晰、不明确的表述。其次,旅游研究缺乏科学的研究范式,进而没有形成特定学科的概念体系,旅游学科研究范式的构建将成为未来旅游学术研究的核心问题。

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教授在题为《旅游研究:哲学与范式》的演讲中,也提出目前旅游学科最缺乏的仍然是理论和方法的核心观点。这是旅游还未能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原因之一。只有当旅游学建立在哲学基础上、旅游学回到旅游本质探讨、旅游学所有概念回到本质而厘清,并建立自己的学科范畴时,旅游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可以成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章锦河教授从旅游溯源、学科对象、学科理论和学科方法方面将演讲主题聚焦在《旅游学科的自觉与自强》上。学科自信体现为起源的确定性、对象的特殊性、理论的创新性和方法的针对性。在学科起源上,旅游溯源于迁徙,孕育于旅行,形成于经济。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休闲意识的觉醒、精神需求的提升和经济条件的成熟。在学科对象上,旅游系统是旅游研究的对象,具有整体性、动态性、适应性和涌现性。学科理论来源于对实践以及理论与实践矛盾的思考,理论创新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用理论、运用理论。在学科方法上有3点需要注意,即事与器的匹配、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逻辑的自洽。

1.2    旅游的本源探寻

“旅游是什么”的本质问题是学者们不断追问的旅游元问题,构成了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之一。值得肯定的是,经过旅游学术界40余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了数个稳定的旅游本体论观点。这个话题事实上也是主旨演讲环节探讨得最为热烈的内容。

台州学院党委书记崔凤军教授的演讲在“旅游是一种活动”的本体论视角下展开,并基于“污名化”和“机构合并”两个现实背景。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一核心观点着手,他提出了9个重要的旅游本体论观点,如旅游活动是人类的自我调适、对自然界的主动回归、选择性适应、社会交往行为等。基于此,旅游要“寓教于游”,旅游业也应不负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突破“非惯常环境”的约束,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厦门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主任林德荣教授从旅游活动与现代性、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来理解旅游的本质内涵,因此其演讲锁定在《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旅游活动》上,重点论述了孕育于现代性,并逐渐发育成熟的后现代性范畴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要旨在于放弃和批判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后现代旅游的核心意识是从商业化的旅游向生命体验回归,从以经历欲、享乐欲的满足为主的现代旅游转向体验性、探索性、求知性为基本诉求的新型旅游。旅游活动的核心是呼唤主体性,追求自由、本真、自我和精神家园。

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以《游历研究能够成为现代旅游学的核心概念吗?》为题,将论题聚焦在“游历”范畴的前世和今生上,认为源于中国学术概念的“游历”范畴,是推动中国文化形成的重要动力。游历形式的识别与分类和人类居住形态、种族进化、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交流交通体系的形成等都有密切关系。从时间演进的角度来分析,游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生拓、生易、生思、生业、生悦。生悦是游历发展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标。在现代旅游的背景下,人们的游历需求由探险性游历向体验性游历转变。此外,他对现有的旅游理论或范畴进行评价,如西方学者提出的移动性、原真性理论,中国本土谢氏体验论、保氏吸引物论、张氏非惯常理论,分别观察到的只是“游历”这头大象的部分(象鼻、象腿、象肚),尽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并不是游历(大象)本身(游歷在哲学上的整体性)。

北京联合大学张凌云特聘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惯常环境的变迁与异化:后现代旅游现象的困境》。首先,他对旅游的定义和概念做了历史性的回顾,指出“非惯常环境”的范畴是基于“惯常环境”衍生出来的次生概念。在赞同谢彦君教授“旅游是体验”的本体论前提下,他强调不是所有的体验都是旅游,在非惯常环境里的体验才是旅游的本质。因此,“旅游”指的是在非惯常环境下短暂的生活体验。其次,从组织形态、结构动态、空间分布来阐述惯常环境的演化规律,并以人类聚落演进的景观形态、交通工具的演进等来理解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的关系。

1.3    研究者的自我民族志阐释

一些学者以自己的学术经历为研究对象,展开一场基于自我民族志的科学与哲学思考,这是对自我研究的反思或者历史回望。某种程度上,他们的个人学术经历也佐证了旅游学科的养成史,为新一代旅游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旅游研究靠近社会与远离社会的辩证关系》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保继刚教授的演讲题目,核心内容围绕靠近、远离、再靠近、再远离的学术经历,表达了“靠近不了社会,真的认识不了社会;远离不了社会,就真的无法进行思考”的观点。“靠近社会”是为了了解社会,“远离社会”是为了思考社会。研究的目的是知识贡献和发现,这个过程需要“远离社会”。当前很多研究“靠近不了社会”的原因是缺乏对社会现象的可进入性,而“靠近社会”也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停留在相对肤浅、片面的层面,缺乏调研的深度和广度;在目的上为了靠近而靠近。最后他强调,大学留给社会的不是应用成果,而是思想与知识的贡献。

广州大学广东省城市与移民研究中心朱竑教授以《基于自我民族志的科学与哲学思考》为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鲜活的研究生涯图景。他从时间轴上把自己35年的学术人生做了总结和概括,感悟出学术人生基本上是数个相互有联系、不断递进的自我,在科学与哲学之间不断妥协和演化的结果,进而展现了科学与哲学在学者个体层面所发挥的双重影响。

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孙九霞教授的演讲《旅游研究中的自我民族志及其认识论问题》侧重旅游人类学的阐释,从民族志的发展历程(科学民族志、阐释人类学民族志、后现代民族志)延伸到自我民族志的探讨。自我民族志是对传统民族志的一种反思,其表述范式包含“志什么”以及“如何志”的意涵。旅游研究中也出现了不同形式的自我民族志,如探险旅游动机、急速漂流中的互动,诸如这些旅游话题的研究只有通过自我民族志的形式才能更好地呈现。其次,她谈到了自我民族志中的认识论以及研究者的自我审视问题。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的演讲主题结合了本人所从事的旅游实证研究或经验研究工作的经历,并以反身性个人体验为起点,探索了旅游研究在科学哲学层面所涉及的认识论乃至科学伦理问题。旅游世界中存在“善”和“美”的现象,如游客通过文化与民间关联产生自然审美,以及泰国野生动物旅游关涉到“善”的伦理道德。旅游研究者在不断探求或逼近旅游真相的同时,也在自觉地探索“善”和“美”。因此,应该关注旅游中个体的人以及随之产生的迷人现象。

1.4    多学科视角的旅游审视

部分学者立足于自身的学科背景,从不同学科与旅游的关系中审视旅游以及旅游研究。多学科的视角为探究旅游以及旅游的本质提供了立体的面向。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骏教授首先通过两条简明的曲线,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两种认识传统。西方的科学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社会的自由民。尽管西方科学发展的低谷在中世纪,但同时也孕育了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鼎盛时期——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之后,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已经成形,并迎来了大跨步时代。这其间内蕴的“道”,简单来说是追求一种超越、思辨、抽象、公理化的体系。与之形成对照,中国的科学曲线相对平稳,起源于先秦时期并延伸至今。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文化,这种观念影响中国人对自然认识传统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科学”的概念与前人所述的科学是完全不同的。其次,通过对东西方科学发展的进程进行对比和剖析,引出“道”的传承,并从科学之道、哲学之道、宗教之道来理解旅游之道,从而导引出对应的旅游之道及相关范畴:“观·关乎自然”“游·逍遥审美”“行·寻找家园”。按照主持人謝彦君教授的简短评论:“道”的话题是重大的,王骏老师举重若轻;旅游的话题是好玩的,王骏老师提醒我们“玩亦有道”。王骏教授的发言充分回应了本次论坛的核心论题。

厦门大学旅游人类学研究中心彭兆荣教授将视野转入中式哲学领域,从中式哲理的角度将旅游与哲学相联系,其演讲的题目是《中式哲理:土地生长的道理》。从中国的宇宙观、时空观切入,探讨土地在中式哲理中的重要性,并列举古代的藉田礼、五谷五方和中国礼器的知识来阐述中国哲理的特点。具体而言,中国哲理是对农耕的认知和智慧。与西方的理性不同,中华文明社稷的道理寓于田地之中。由于中西方哲学理性缺乏共识,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来分析旅游显然不尽合理。后疫情时代的故乡和自然是中国旅游重塑中式特点的重要契机。他认为,人类要敬畏、尊重自然规律,承认、保护自然价值。“到乡村去”“到自然中去”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的游客首选。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严旭阳教授从经济学视角展开对旅游研究的透视,探讨旅游研究如何落地的问题。首先,从“中国经济学”的热点谈起,系统地梳理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脉络体系,总结出没有一成不变的主流理论和核心概念、西方经济学不断地接近西方市场经济现实等观点。其次,回顾了中国经济学的3个发展阶段,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创新要立足中国实践、着力原始创新、吸收西方成果。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旅游学,中国旅游研究要立足中国旅游发展的实践,重在推动重大实践问题的原始创新,赋能行业发展,及加强旅游二级学科建设等。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研究中心张玉钧教授以林学视角审视林业与旅游的关系,他认为旅游是林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伸。其演讲主要从生态系统服务、新的体制以及林业与旅游的融合3个方面阐述。首先,传统林业在经历了采掘林业、集约林业、生态林业3个阶段后,其功能和效益已经更多地转向文化服务,如知识系统、美学价值、地方感、社会关系、精神与宗教等。生态系统服务把旅游和林业联系在一起。其次,新的体制,如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为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林业与旅游的融合与互通主要体现在体验、社区参与和游憩管理3方面。彭兆荣教授对此评论道,中国的休闲与林业有关系,这一点与西方的“石式遗产”不同。此外,面对国家公园,中国人事实上应该进行反思,“荒野”作为国家公园的核心概念的前提是要让子孙后代看到自然的最原始状态,但中国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荒野历史了。

1.5    旅游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来组织演讲内容是本论坛主旨演讲的一个重要立面。就目前旅游研究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所暴露的问题而言,几位嘉宾的演讲提醒了旅游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要关注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的适切性以及研究方法背后的哲学基础。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宁教授以《符号互动论与质性研究方法》为题,基于一个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从科学哲学角度深刻讨论了这一范式所蕴含的认识论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定性研究方法,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哲学反思的基础上。质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不同的本体论假设。符号互动论强调现实是由人的行动建构出来的。为深入了解符号互动论,必须从研究人类社会中的社会互动开始。他从社会互动的属性、社会中客体的属性、人作为有机体的属性以及人行动的属性这4个方面进行详尽的阐释,从而概括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观念:社会中的人们是基于客体的意义而采取行动,并通过相互意指及对相互意指进行释义的过程而发生联系。因此研究社会现实,不能忽略主位(emic)的视角。

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马波教授援引“对塔说相轮”的历史典故,在肯定保继刚教授的旅游研究要“靠近社会”的观点之上,他的演讲内容更侧重阐述旅游研究的一种思维,即《类–双向–中层理论——旅游研究的一种思维》。“类”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重要范畴,一般地可以通过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理论来认识。他认为,科学与哲学的合流是必然的,鼓励学者在旅游研究时,站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类”的研究。要达到这个目标,需结合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的研究方法。此外,中层理论也是旅游研究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术研究要注重生产中层理论。

2    专题讨论发言

对话嘉宾主要由旅游学界一些优秀青年学者组成,代表了肩负中国旅游高等教育、旅游学术研究代际传承使命的新一代有生力量。他们的对话,展现了目前已经处在旅游高校前沿阵地的中坚力量的思想特征、情感关切和话语形式,从中也可以把握未来中国旅游学术界、旅游教育界的时代脉搏。

2.1    第一轮嘉宾对话:旅游科学如何对话旅游哲学

第一轮嘉宾对话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王宁教授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秦宇教授、山东大学黄潇婷教授、中山大学张骁鸣教授和南京農业大学郭文副教授。

秦宇认为,旅游科学对话旅游哲学的目的,除了通过理论创新整合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外,还应包括知识体系的支持与创造。通过对话,一方面能够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独立思考研究的本质,另一方面能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研究工作,认识到旅游研究的本质是什么。

黄潇婷从旅游科学和旅游哲学的方法论路线的差别切入,指出科学研究有可测量、可复制、可检验3个特征,其优越性在于有步骤、可操作,容易产生规模效应。我们正处于科技革命的起点阶段,旅游学科的研究是否需要借助这些方法和工具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最后,她直接回应本轮对话的核心议题,即科学和哲学想要对话,需要做到求同存异、分工合作、混合方法、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否定。

张骁鸣认为旅游科学和旅游哲学要想有真正的对话,得从当下实际和未来目标两个维度去考虑。真正的对话应该是dia·logue,有来有往并且以交流为宗旨,而不是其中一方被呛声失语,或者两边各说各话。从当下实际来看,旅游科学的内涵是无争议的,但“旅游哲学”通常被理解为“对旅游的哲学研究”(这里又有两个分支,其一是在科学哲学指导之下的研究,其二是在诸如美学、伦理学等分支之下的专门研究,前者基本上附属于旅游科学,后者几乎跟旅游科学没有任何交集)。要想有真正的对话,可能需要作为哲学分支下的“旅游学”。但是,作为哲学的旅游学究竟是什么还有待思考,可以从未来的角度抱以期待。

郭文首先回到旅游科学如何对话旅游哲学的原点思考,针对近代旅游、现代旅游以及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反思旅游实践是否偏离旅游的本质的问题。其次,他以自身的求学经历为视角,认为旅游学科的理论和视角比其他学科(如文化地理)少很多,理论的构建是旅游共同体应该努力的目标。最后对旅游中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进行辩证阐释,即旅游科学是旅游研究或者旅游实践当中的道路,而旅游哲学则是道路上的灯塔。二者的对话不存在分裂,若把旅游哲学和旅游科学分开,旅游研究就会找不到方向。

作为主持人的王宁教授也发表了自己对这一主题的看法。科学提供确定的有效的支持,哲学可能提供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终极追问。哲学最重要的功能体现在对人类认知活动和人类存在的反思。科学无法在反思、终极追问的功能上替代哲学。将这些追问联系到旅游中,可能会有几个层面的观点:第一,在旅游研究当中,需要对旅游研究实践本身进行哲学反思。第二,科学研究需要具备一些哲学的素养,如批判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社会科学可以将哲学的研究成果拿过来应用。第四,需要思考旅游中有没有一些哲学问题可以直接被称为“旅游哲学”。

2.2    第二轮嘉宾对话:从张力到合力——理论建构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

第二轮嘉宾对话由中山大学孙九霞教授主持。4位对话嘉宾包括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李君轶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韵江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张进福副教授、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陈增祥副教授。

李君轶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进行旅游研究时,实证是支持研究的基石,思辨是研究提升的关键点,研究水平的高低更多地体现在大量实证基础上关键的理论提升。旅游学的实证研究应该强调多元数据、混合方法、交叉研究。

韵江认为,无论对于实证方法还是思辨方法,“洞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洞见有时候不是来自相关性,而是来自生活实践或头脑风暴的猜想假设。同时,他也强调对异常现象的关注,通过研究典型性案例来认识其中的共通性。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他提倡混合研究方法。

张进福从自身的现实经历出发,通过家乡“打破碗花”这种植物引入,认为从中国本土的角度出发,可以给人类学的研究提供重要沃土。他指出,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进行思辨和讨论的理论话题,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抽象出理论,因此他主张从引起自身注意的现象切入,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另外,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点或者局限性。他引用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来表明方法之间的融合。

陈增祥承认思辨的巨大价值,但也提出思辨路线在研究上的挑战。在建构理论的过程中,需要思辨思想性质的逻辑合理性,以及我们要用各种各样的实证方法来形成一个严密、可解释、可预测和可推进的结论。他提到两点想法,第一,旅游学科在方法论的使用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我们不能将错误的或不好的结论视为所使用的方法带来的问题;第二,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旅游学者在方法的严谨性上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对话的最后环节,谢彦君教授从解题的角度谈了设置“从张力到合力:理论建构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这一对话主题的初衷。“张力”范畴的引入,是针对现实旅游研究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困惑并期待得以破解。换言之,在目前的旅游研究中,思辨和实证两种方法在现实中出现了应用上的偏颇,在科学实证成为主导范式的大背景下,工具主义盛行,秀方法成了时尚。因此,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合力”这一用语的引用,即表达了要将二者加以结合的期待意味,希望在未来的旅游研究中,哲学思辨和科学实证两种研究策略或进路可以形成合力,共同为建构旅游理论、推进旅游学科建设服务。

2.3    第三轮嘉宾对话:从科研到教育——理论的角色

第三轮嘉宾对话由《旅游学刊》编辑部主任吴巧红副主编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刘俊教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谢朝武教授、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胥兴安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陈晔教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马凌副教授。

刘俊主要讨论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认为旅游教育比旅游研究中的理论贫困更加明显。基于这种困境,参照了全球最先进旅游院校的两种培养模式(研究型培养、实践型培养),并以这两个框架思考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现阶段探索的是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自己的特色,即在旅游和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转向旅游+教育。

谢朝武以华侨大学旅游学院为案例,谈到了3种特色的做法。第一,用特色的科研方向打造特色的课程体系。该院长期致力于旅游安全的研究,并形成丰富的成果。依托这些成果,孕育出本、硕、博不同层次的与旅游安全研究相关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安全与危机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第二,用经典理论建构课程实践。该院的半商业化的实训餐厅承接了大量课程的运作过程,比如《酒店经营与策划》。第三,用旅游实验平台对学生实行个体化的管理训练。依托3种做法,实现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对学生培养的定位目标。

胥兴安主要从科研产生的理论或理论来源的层次与教育层次之间的匹配来回应。二者达到最佳匹配才能发挥理论所起到的知识传承作用。就旅游教育而言,高职高专教育应该将由行业实践或者由横向课题产生的理论放在首要位置,而纵向科研所产生的理论则应该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科教育可能不同程度地需要3个层次的理论,但不同档次或发展阶段的学校可能有所差异。

陈晔从专业认同感出发,探讨如何增强学科的吸引力和魅力。他认为,旅游专业的魅力不像文史哲专业那样能够在经典中与哲人隔空对话,也不像理工科在实验室中观察得到自然科学的创新,很大程度存在于产业和实践当中。具体地,首先,在教学中注重带领学生深入景区、酒店等旅游企业中观察和体悟,形成“旅游产业是什么”的专业认知。第二,创建行为科学实验室、会展实验室,利用不同的教学工具,搭建不同的教学场景。第三,带着本科生做科学研究,形成本、硕、博的梯级科研团队。

马凌从科研与教育的关系进行阐释,认为科研与教学是大学老师的常态,但二者有时存在时间或内容上的冲突。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对于没有做过研究的领域的教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传授知识和尽可能完整已有的知识框架。但教学完成基本的知识传授显然不够,还需要有自己的科研以及在一些科研课题下带领学生参与知识的创新和创造。此外,理论在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且明显的。

吴巧红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实践式教学法与旅游中的具身理论是一致的。关于如何提高旅游学科的吸引力和學生的专业认同感,她还引用段义孚关于人的归属感、认同感的观点来阐明对“认同”的看法,即一个民族找不到归属感时,一定要关注历史、地理和语言3个维度。对于旅游学科,要确保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

2.4    第四轮嘉宾对话:反思实证主义范式

第四轮嘉宾对话由海南大学旅游学院郭强教授主持。对话嘉宾分别是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蔡晓梅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白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戴光全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樊友猛副教授。

蔡晓梅表示,从孔德提出实证主义范式以来,这个范式的内部就在不断自我反思。实证主义更多地是“数字上的美丽”“结构上的美观”,而旅游处于情境之中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研究需要纳入更多的其他范式,如解释主义范式、批判主义范式。每一种范式都有自己的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如黑格尔所言“存在即合理”。

白凯与蔡晓梅的部分观点不一致。社会科学研究完全做到价值中立是不太可能的,当开启一个研究逻辑或研究设计时,研究者已经有了最基本的价值判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隐含在研究者背后的“假面具”。他主要从3个方面来反思实证主义范式。首先,以自然科学范式看待社会科学现象产生的问题。自然科学的逻辑会让研究者像做物质、空间的属性表达一样记录、刻画,并总结其中的规律。其次,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假想逻辑”,即用实证主义范式研究或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存在问题简化的倾向。最后,实证主义范式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回答本质性问题或复杂程度很高的问题,如“旅游是什么”。

戴光全认为方法无所谓好坏或高低,考量方法的标准首先看能否解决问题;其次,研究者能不能使用这个方法,如实证主义范式中的定量研究可能涉及数理统计的知识以及如何解读。他认为,定量研究比较容易出现数据来源不可靠或找出反例等问题。

樊友猛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和理论贡献的方式上来阐述。在本体论上,实证主义范式坚持一元性的客观真实的存在,但社会世界是由情境化的多重实在构成。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范式要求研究者做到价值中立,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心是“意义”,离不开分析、解释与阐释。在理论贡献的方式上,实证主义的假设-验证逻辑决定了其优势在于完善理论而非创建理论,但理论的精致化并非科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因此,加强人文主义范式的研究或可能成为一种选择。在该范式之下,有3种研究类型值得提倡,诠释研究、批判研究和思辨研究。总体上,旅游研究要“坚守实证、深化诠释、鼓励批判、提升思辨”,形成实证范式与人文范式的互补与并进。

3     研修班专场

本次工作坊的主体学术活动——“《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沙龙式研修班”,在这次论坛期间进行了适度压缩,时间安排在5日和6日两个晚上。尽管如此,由王宁、杨振之、马波和谢彦君4位教授主讲的研修班,也同样获得了热烈的响应。研修班共有16位学员参加,此外还增设20余位旁听席。小而精的沙龙式研修为学员与主讲教授之间就某些旅游理论的元问题提供了近身交流的机会。

王宁教授所讲授的研修内容强调研究方法与现实的本体属性(本体论预设)的匹配性以及研究方法本身的严密性。社会现实是建构的产物,不能把社会等同于自然界。因此,自然科学方法不适合研究社会和人文现象,必须形成一套适合社会、人文性质的独特的研究方法,如解释学、符号互动论。并且在运用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方法本身的反身性思考。

杨振之教授的主讲内容以西方哲学对本质的思考作为切入点,与学员交流重在“旅游的本质”的探讨。他的基本观点为,旅游是“诗意的栖居”,即一种人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通过对这种存在方式的追问,让每一个人发现自我的价值,最后寻找到自身,寻找到自我。此外还从对“体验”范畴的词源和人的存在性两个维度否定了“旅游是体验”的本体论命题。在此观点下,体验是人存在于世“诗意的栖居”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特征,而“诗意的栖居”才是人存在于世的本质诉求。基于这种否定,学者应该从整体生命观的角度看待旅游者的空间移动。

马波教授以“旅途十问”为开端,对研修学员进行了问答式授课,话题直击旅游的本质问题。与杨振之教授的批判主义视角不同,他赞同谢彦君教授的旅游本体论观点,但同时也补充了新的观点,即“旅游体验”的硬核还需要保护层和拓展带的支持。此外,谈到了几点关于旅游研究的感受和体会,如旅游研究要努力理解“人”,以体验为核心,以人类完美为旨归等。

谢彦君教授的主讲内容以讨论采用科学实证为研究进路的旅游研究是否存在哲学思辨的可能性为主,明确指出,科学研究中不仅存在哲学思辨的可能性,而且在科学实证的不同阶段,哲学思辨都会以不同的程度、性质参与其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尤其是在科学实证的最终理论建构阶段,哲学思辨是帮助研究者完成理论建构过程中“惊险一跳”的重要环节。事实上,旅游学目前所积累的所有具有高度解释力的科学实证研究结论,都带有明显的哲学思辨色彩。

4    余响

对科学与哲学范畴进行探讨不仅属于历史问题,对现阶段的旅游研究而言,还是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本论坛通过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力求找到造成旅游研究困境的突破口。通观本次论坛与会嘉宾的观点,发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旅游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旅游研究中的科学路线与哲学路线最终走向合流是必然的。旅游研究的未来趋向应当是科学与哲学的融合,是哲学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双重体现。

从本次论坛的现场交流、网络直播、会后反馈等方面看,《旅游学刊》海南大學理论创新工作坊首期论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仅论坛现场的嘉宾主讲精彩、嘉宾对话热烈,而且同时进行的网络直播也引起旅游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形成了显著而积极的外部效应。截至2021年1月5日,线上视频观看人数已达6.38万人,图文直播浏览量超过11万次。论坛所碰撞出的思想和精神火花,将会给旅游学术界带来持续的影响。

[责任编辑:王    婧;责任校对:刘    鲁]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综述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近代显示技术综述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2015~2016年中国国际政治学研究热点述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脉络
Progress of DNA-based Method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