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21-03-02史贯坤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现状策略发展

史贯坤

摘 要:随着我国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工程单位项目的建设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我国社会建设及经济发展发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单位项目的管理中,由于其本身所存在的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容易出现纰漏和问题,导致项目的质量、效率及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因此加强对建设单位项目的管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进行改进,保证建设单位项目能够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9.022

随着我国建设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所获得的冲击,因此对建设单位工程的管理愈发重视并进行不断强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行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建设和维护人们正常的生活水平。若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不善,则会对项目后续的施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建设单位项目的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降低项目成本等。近年来,随着建设工程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监督意识增强,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工作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应对策略来进行阐述。

1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现状

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单位项目实施法人责任制,并要求建设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建设单位是工程项目的投资者和开发者,因此需要在项目管理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与风险,需要专门的组织及领导对项目的策划、招标及施工等全过程进行管理。选择综合管理能力强、技术实力雄厚及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企业进行全过程管理有利于项目的有序开展,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对项目的完成及各方面的效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合同为根据,分析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管理以及资源的配置优化,实现建设目标。在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项目以工程的投标开始一直到施工及验收为一个生命周期,具有固定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由于项目施工需要较长的时间及详细的步骤,有一定的顺序,具有有序性;对于建设单位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以往的管理内容较为固定,但是由于施工流程较为复杂且施工人员的流动较大,因此对于项目管理需要进行动态化和人性化管理,具有创新性,有利于施工的持续进行。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与专业知识结合,对施工进行组织和协调,在每个阶段通过科学的决策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这些技术上及制度上的发展与进步对项目的顺利运行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建设单位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无法预测的问题和缺陷,目前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在体制和运行方面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国家及相关组织进一步来进行完善。

2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2.1 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部分工程项目的流程及具体职位较多,中间的利益牵涉较为复杂,导致项目管理的难度较大,部分管理者未能从实际出发和考虑,将项目标准设定得比较高,与实际建筑工作脱离,无法进行全面和客观的筹划。对于项目管理工作的决策不够合理,在工期设置和工作流程等方面容易出现失误,导致项目进程无法顺利进行,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建设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部分员工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专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等,无法有效控制工程管理对象,从而无法实现项目管理的预期目标。此外由于建设单位对管理人员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在进行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分歧或重合,影响施工效率,出现问题后无法准确问责,管理人员也可能由于权力不足,导致无法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有效协调和配合,工作人員的配合度较低,不利于项目监管工作的开展。部分建设单位项目的周期较短,项目管理人员在缺乏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对施工过程的资金投入、设备投放及使用等状况并不熟悉,其管理目标并不明确,使该项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能出现预算超标、质量不达标、工期延误等情况,影响项目进行。以A公司建筑项目为例,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制度的混乱及规章制度不全,员工无法参与决策却要身兼数职,但决策人没有过多参与项目当中,因此无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甚至部分职员甚至可能会谋取私利以及领导的决策可能会出现个体化以及随意化,导致项目工程进度反馈不及时或成本预算超额等弊端。

2.2 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意识是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部分单位为了减少建设成本,只顾及眼前利益,没有考虑其安全性以及建立安全管理相关机构,无法对施工中的安全性进行保障。例如在公共工程的建设中,建设单位没有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团队来防范施工建设中的风险,使安全管理工作流于表面,导致其建设的安全风险较高,不利于项目管理的进行。此外,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会签订合同,以保障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利益,但是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建设单位可能会出现拖延施工进度等问题,没有严格和规范的履行合同职责,对于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推卸责任等行为,不利于实现项目工程建设的效益,甚至会对建设单位的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

2.3 项目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其进度、成本及质量等进行合理的规划,例如在真正施工的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施工进度可能赶不上预期进度,然而如果加快进度则需要增加施工量,也意味着资金成本的增加,但是加快建设进度也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而在高强度的工作下会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造成影响,不利于项目进行。若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及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明确的认知和规划,其工程项目无法准确落实,项目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制约且无法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工程项目。以A公司建筑项目为例,其内部结构的设置不合理且各部门的职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公司发展过程中对于分支机构或子公司没有系统管理,导致管理多层化,出现问题容易找不到负责人,导致项目出现不良后果。此外,造价管理也是工程项目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与项目的经济效益关联,因此对于造价管理需要进行完善和控制。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会导致项目投资的经济性降低,无法提升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部分国有企业的项目管理采取的是强行行政干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而中小企业由于独立经营权不足,其决策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变化,难以调动各公司的积极性。此外,对于新产品的研发及业务拓展等方面没有具体的责任部门或工程公司,无法对资源实现最大利用化,导致铺张浪费。我国目前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导致项目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其管理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部分监督人员可能存在职责认识性不足或身兼数职,导致项目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对项目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监督。部分监督单位对于项目的负责不够全面或者仅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没有对整体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全方位的控制。此外在项目管理中,施工单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效率高低决定着施工单位的质量,在部分项目中将工程采用承包制委托给第三方施工企业来完成,但是原属企业对于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容易与施工企业无法达成一致,从而出现冲突,无法进行高效率的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下降。

3 建设单位项目管理解决措施

3.1 加强工程人员管理教育和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为了解决工程人员专业水平不足和缺乏安全管理意识,需要对工程建设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以及安全管理培训,建立安全管理意识,提高自身技能,包括安全防范方面和风险处理方面,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针对A公司建筑项目中的问题,可以在项目早期制定一个管理计划并落实执行,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以及分工,以便更好的进行管理工作,可以尽力健全的考核和评估体系,强化工程人员的责任意识,有利于管理效果的保障。此外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管理机构,对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进行安全管理,尤其是安全系数高且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安全机构能够发挥其做大作用和职能,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此外,建設单位对于需要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编制合同并严格落实,保证合同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发挥相应的约束效力,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

3.2 完善施工计划和管理体系,制定长期目标

施工的进度决定着项目的发展是否顺利,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需要在施工前制定相应的计划,对多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科学的、详细的施工计划,使该计划符合实际施工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此外,施工计划应当对建设目标进度、资金成本以及时间进行衡量与详细分析,制定的施工计划的可操作性强,能够对建设过程中的资本及安全等进行有效控制。对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中,为了避免项目管理制度流于表面,针对项目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决,完善建设单位本身的管理制度,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性,改善项目管理的不足。针对A公司建筑项目管理出现的决策个体化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情况来设计管理模式,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化处理,有利于减少各方之间的矛盾,确保施工的进度以及项目的进行。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应当采用系统的全过程管理方法,在项目前与专业设计单位合作,对项目进行分析并落实后续的环节,在项目结束后进行评估并总结,进行回顾并吸取教训,为后续的项目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3.3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完善成本控制

对项目管理进行监督管理能够对项目的建设进度及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其只能对其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对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安全意识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其标准对项目进行有效监督和把控。同时还可以引入第三方审核机制,对项目的成本使用进行透明化,控制项目的成本和风险。可培训相关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及秩序维护,保证施工标准。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多的更改,在项目施工前期,对施工现场及条件进行考察和分析,能够有效监管其施工标准且能够控制成本,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4 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需要从施工进度及安全方面、监督管理方面及成本方面等一并进行,采取全过程管理来推进项目管理工作,完善施工计划和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建设单位项目的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兴武,郭安辉.公路勘察设计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现状及“互联网+”协同管理模式建设[J].中外公路,2019,39(01):311-314.

[2]石岭峰.建设单位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19,550(27):126-126.

[3]张爱花.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03):116-117.

[4]潘玉发.中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9,25(10):134.

[5]吴建.探究业主方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规划与实施[J].Building Development,2020,4(7):114-115.

[6]杨婧,王翀.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的设计管理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38(08):109-110.

[7]郑才林,陈尚,廖邦友,等.市政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基于建设单位管理实践[J].天津科技,2019,46(12):16-19,22.

猜你喜欢

现状策略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