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人的稿费与风骨

2021-03-02郑学富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皇甫元稹碑文

郑学富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特别是诗词歌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唐朝的诗人们靠什么赚取稿酬呢?为他人撰写碑文、墓志铭是稿费的主要来源。而从对待稿酬的态度上,可看出诗人的人品和操守。

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就经常为一些豪门贵族和官宦人家撰写墓志铭而获得可观的报酬,并乐此不疲。当然,那碑文中不乏溢美之词。韩愈曾为国舅王用撰写碑文,王用之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可见报酬之丰厚。韩愈有一次受皇命写了《平淮西碑》,碑文里赞颂了韩弘的丰功伟绩,韩弘一高兴送给韩愈500匹绢,有人折算相当于现在的近20万元,每个字至少132元。据有人考证说,韩愈一生为他人撰写了65篇碑文,可见其收入不菲,就连他的好友刘禹锡都眼红了,曾在祭韩愈文中说过:“一字之价,辇金如山。”更不可思议的是韩愈的朋友刘叉因不满其作派,竟在光天化日之下从韩愈家中拿走数斤金子,并明明白白地说:“此谀墓中人所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所以后人讥讽韩愈的这种行为为“谀墓”。

和韩愈同时期的皇甫湜也是写碑文的高手,且要价甚高。裴度任东都留守时,用皇帝赏赐给他的钱重修福先寺,竣工后,他写信请白居易撰写碑文,恰巧任留守府幕僚的皇甫湜在场,他看有大钱可赚,不高兴地说:我皇甫湜就在你身旁,你却写信请在远处的白居易写碑文。我的文章是阳春白雪,他的文章是下里巴人。你怎么容不下高雅之人?裴度便让他写了一篇福先寺碑碑文,并贈给他一些缯采作为酬谢,但是皇甫湜很不满足,抱怨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须三匹绢,你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赔着笑脸送给他九千匹绢。

其实韩愈、皇甫湜与他们的前辈李邕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李邕不仅擅长诗文,还是书法家,撰文与书丹两份润笔费都囊括了,所以《旧唐书》说:“邕早擅才名,尤长碑颂。虽贬职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赍持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首,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邕者。”以至于李邕多次被贬官,照样生活无忧。

韩愈等为赚取丰厚的报酬,不少碑文是歌功颂德之作。但唐朝诗人也并非都像韩愈等人那样,也有很多人坚守文人的底线和操守,不为钱财而出卖灵魂。

白居易与元稹是莫逆之交,元稹死后,白居易为他撰写墓志铭。元稹的家人送来了价值六七十万钱的财宝,白居易坚辞不收,可是元家人非给不可。白居易推辞不掉,便将这些财物捐给了香山寺,以作修缮寺庙之用。

(摘自《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皇甫元稹碑文
小城无名医
元稹:你不懂我的忧国忧民
元稹: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彝族碑文略论
彝族碑文略论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乾坤大挪移
快乐辞典
“磊落小人”元稹
百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