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文艺工作者眼中的开国领袖

2021-03-02吴跃农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歌舞团东方红秧歌

吴跃农

作为部队文艺工作者、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原团长,何仿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有着非常亲密的接触。笔者曾多次采访过何仿,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新中国一代伟人的文艺风采。

毛泽东提议《东方红》“砍掉”三分之一

1964年夏天,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前线歌舞团奉调前往北京,参加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排练,周恩来总理任总导演。全国一些文艺团体也相继调往北京。当时,《东方红》的台本还没有出来,是边写台本边排练的。为了让大家对党史有所了解,周总理还专门用半天时间为大家讲党史。

国庆前,排演有了一定规模,周总理请毛主席来审看节目,提提意见。节目中就有何仿指挥的“抗日的烽火”一场,这段曲目包含李光羲、张越男的《松花江上》、郭兰英的《南泥湾》以及合唱《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游击队歌》《保卫黄河》等。整个演出,毛主席看得非常专注。

表演结束后,周恩来向演职人员传达了毛泽东对《东方红》的意见。对于总的台本,毛泽东说,武装夺取政权,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这已经是一个历史了,这方面我们有经验,成绩也很伟大,但社会主义建设怎么搞,我们还没有经验,以后的历史以后再说,就表演到解放、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止(原来《东方红》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系列内容,包括工业战线、农业战线、抗美援朝等)。这样一来,《东方红》的篇目整体上被砍掉了近三分之一。

周恩来:建议三野跳“秧歌”

1949年6月,党中央召集各界代表到北平举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会议,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商大事。会议在“北京饭店”举行,由当时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何仿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二文工团和第一野战军的战斗剧社奉命为会议闭幕式做演出。

文艺演出结束后,交谊舞会在门厅大堂内举行,周恩来、朱德都到场。许多著名的演员如白杨、舒绣文等人上前邀请文工团战士跳舞。一野来自延安,会跳交谊舞,而三野长期在苏中、山东等地作战,只会跳秧歌舞,所以三野文工团员只能在边上看。有些民主人士并不知道内情,上前邀请,他们只能纷纷闪避。

周恩来一扭头正看到女演员李雪先拒绝沈钧儒的邀请,就上前问:“小同志,你是哪个野战军的?”“三野的。”“噢!”周恩来笑着对沈钧儒说,“三野的同志确实是不会跳交谊舞的。”为了能让大家都放松、高兴,周恩来大声倡议大家一起来“跳三场秧歌舞”。话音刚落,掌声一片。音乐随之响起,在场人员纷纷下场,一起快樂地扭起了秧歌,周恩来也参与其中,沈钧儒更是扭得大汗淋漓。

《茉莉花》勾起了总理的思乡之情

1965年春,周恩来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到印尼参加庆祝万隆会议十周年活动,各国都带了文艺演出团体参加当地的庆祝演出。文化部在征求总理意见时,周恩来说:“我带前线歌舞团去。”

在印尼演出中,前线歌舞团的节目中有一首女声小组合唱《茉莉花》,每次演唱这首歌时,周恩来都听得非常专注,脸上满是喜悦之情。他感慨地说,你们美妙的歌声使我又一次想起54年没有回过苏北老家了。女演员孙子凤忙问:“总理,你为什么不回家去看看呢?”“工作太忙了!”总理遗憾地说。然后,演员又唱了一遍《茉莉花》给总理听,总理听后感谢大家的好意,又诙谐地说:“不要唱了,不要唱了,再唱要想家了。”

(摘自《党史纵横》)

猜你喜欢

歌舞团东方红秧歌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发展史研究
俄要重建红旗歌舞团
演绎“红色经典”:三大革命音乐舞蹈史诗及其和平回归
跛足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