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文明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
2021-03-02王淑彬唐海鹰李淑娟袁嘉欣黄国勤
封 亮,王淑彬,唐海鹰,俞 霞,李淑娟,袁嘉欣,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乡村是指以从事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口聚居地[1]。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包含生态价值观、绿色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生态安全观和生态全球观6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2]。乡村生态文明内涵是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在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同时实现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乡村[3]。
乡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乡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乡村地区的具体表现[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乡村生态文明占据重要位置,解决现存的乡村生态文明存在问题有助于化解乡村当前生态危机,同时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5]。毛阳南[6]研究表明目前在乡村生态文明传播方面依然存在信息渠道少、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媒体单一等问题,在未来乡村生态文明传播方面应加大政府扶持农村媒体力度、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发挥农民受众的主体性作用、加大文化宣传力度。田洋[7]研究表明应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以此来引导农村生态文明,应限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绿色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推广节肥技术,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张艳娟等[8]对乡村生态文明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构建乡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可以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吴晗晗[9]研究表明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应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加大乡村环保投入,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前人对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研究较多,但基于信息可视化与计量化分析的研究却鲜见报道,因此笔者运用CiteSpaceV软件对2000—2020年间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通过构建知识图谱梳理我国在乡村生态文明领域中的基本研究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在未来乡村生态文明发展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后续乡村生态文明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知网CNKI),在高级检索项中以“关键词或主题词=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段为2000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数据下载时间为2020年5月10日,共检索到期刊论文1 013篇作为数据分析样本。将数据资料导入CiteSpace V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依次用“机构”“关键词”等分类标准进行知识图谱构建,并通过调整可视化效果生成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图谱[10]。
2 计量化可视化检索结果
2.1 20 a以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发文量
从图1可看出,不同年份间乡村生态文明领域发文量不同,2003年发文量最少(1篇),2018年发文量最多(179篇),较21世纪初具有较大增长。从整体发展看,该领域研究呈“J”字型增长态势,说明近年来乡村生态文明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20 a中发文量可分为3个阶段:
起步发展阶段(2003—2007年):此阶段发文数量少且变化不大,2000—2002年发文量0篇,2003年发文量1篇,2004年发文量2篇,2005—2007年均为5篇,由于科研学者少、信息技术不够成熟、乡村生态文明关注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发展。
缓慢增长阶段(2008—2012年):2008年发文量为21篇,2009年发文量为17篇,2010年发文量为21篇,2011年为30篇,2012年发文量为33篇。该阶段中发文数量较第1阶段有所增长,说明在乡村生态文明领域关注力度增加。因前期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少,所以此阶段内供学者参考的成果也较少,此阶段后期发文量达到33篇,说明以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究已逐渐被学者关注。
极速增长阶段(2013年至今):该阶段中发文数量较前2个阶段有极大增长,具有发文数量多、研究周期长等特点,2018年达到最高峰,发文量为179篇,较2013年(85篇)增长110.59%,这一阶段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的研究备受学者关注,一方面顺应了我国国情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与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关。
2.2 20 a乡村生态文明领域排名前10位的文章主题
由图2可看出,不同乡村生态文明主题的发文量不同,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前10名排序中生态文明建设发文量最高(412篇),占发文量的26.10%,因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11],是乡村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因此备受学者关注,发文量也最高。其次为生态文明(354篇),占发文量的22.42%;美丽乡村(178篇)位列第3,占比为11.27%;排名前3主题文章的总发文量占比为59.79%,说明这3个方面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发展也日渐成熟。
2.3 20 a乡村生态文明领域排名前十的发文机构
运用CiteSpace V对1 013篇文献发文机构进行分析,节点类型设置为机构,设置阈值为20,得到乡村生态文明发文机构共现图谱(图3)。在1 013篇文献中,共有198个节点,36条连线,密度为0.001 8,说明各个机构间合作较弱,各机构学术交流亟待提高,部分机构文章发文量有待提高。由表1可看出,机构发文量排序中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行政学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分获第1、第2和第3,发文量分别为64、45和44篇。
表1 以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发文机构与发文量统计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papers on the them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3 关键词共现图谱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内容的浓缩与提炼,在某一领域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能较好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12],对关键词进行频次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表2)。关键词频次越高,说明该关键词更易被学者关注,体现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共现频次最多的是生态文明,达347次;生态文明建设次之,达196次;美丽乡村位列第3,达154次。此结果与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发文量排序基本一致,说明发文量多少与关键词词频在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关键词词频越高,发文量也就越高。提取频次排名前10的关键词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共有574个网络节点,节点之间有1 944条连线,说明该领域研究覆盖面广,涉及574个关键词,关键词之间联系较为密切。生态文明关键词节点圈层最大,其余关键词节点圈层较小,可以看出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究以节点圈层最大的关键词生态文明为中心展开。
表2 关键词频次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 of keywords frequency
3.1 关键词聚类图谱
聚类的基本原理是将检索范围内联系程度相近的关键词分类汇集,形成独立的类别。关键词聚类结构图谱如图5所示,不同数字代表不同聚类号,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关键词聚类集中于11个较大类别。图中信息模块性(Q)为0.541 7、图谱轮廓系数(S)为0.303 3,说明该关键词聚类图谱较为合理,基本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总体情况。从表3中可看出聚类号大小与关键词大小成反比,即编号越小,关键词聚类规模越大,聚类9#乡村规划同质性为0.98,在11个聚类中同质性最大,聚类10#乡村清洁工程次之,同质性为0.97,说明这2组聚类中文献信息相似性较高。表4选取了11组不同聚类中下载量最高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便于读者快速了解各聚类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该领域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3.2 关键词突现图谱
突现词是指短时间内使用频率骤增的关键词,可以说明在某一时期内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与变化规律[24],对关键词进行突变性动态变化分析,方便读者对该领域整体性认识,同时也为科研工作者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1 013篇文献关键词突现分析,突现时间最小单位设置为2,选取前13位影响力较大的突现关键词,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图6),具体可划分为2个阶段。
第1阶段: 2003—2013年共7个突现词,生态文明村最早出现,关注点主要与新农村建设相关,与其关联的突现词有劳动者、乡村清洁工程、农民等,因为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劳动者成为众多学者追捧的热点。未来发展生态文明村还须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比如沼气、天然气,节省煤炭等能源消耗;第2阶段:2012—2020年共6个突现词,2012—2018年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绿水青山等关键词频率骤升,自2018年至今,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为研究热点,此类研究也均以乡村生态文明为前提。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因此研究的热点也顺应了我国国情发展的需要。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可对村容村貌进行集中整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加强乡村排水设施建设,杜绝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建设高标准农田,对农村道路进行硬化、实施亮化工程等,积极建设美丽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在乡村振兴方面,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等;引领企业、工业进农村,一来可解决乡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同时也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表3 关键词聚类类别与同质性统计表Table 3 Statistical table of keywords clustering and homogeneity
表4 不同聚类组别下代表性文献分析表[13-23]Table 4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under different cluster groups
关键词突现强度中乡村振兴突现强度最大,为28.28,乡村振兴战略次之,突现强度为9,说明从2018年至今我国学者对乡村振兴问题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十九大报告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25]。
4 讨论
近年来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究呈上升态势。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高度,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从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发文量排序中可看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分列第1、第2,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发文量急速增长,因此生态文明领域研究备受学者关注,发文量呈上升趋势。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想乡村振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尊重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因为美好生态环境就是乡村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26]。乡村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突现强度分别为28.28和9.03,分列突现强度第1、第2,在近几年来乡村生态文明主题下的研究热度骤升。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发文量排名第1,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突现强度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文量的趋势一致,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3者间具密切相关。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旨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美丽乡村,前提是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此,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意义,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做好统筹规划,增长生态知识,提升生态素养,弘扬生态文化,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强化生态治理,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开展生态交流,重视生态科研与人才培养[27]。
研究发现与乡村生态文明有关的发文量中存在研究失衡的现象,比如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方面发文量少、关注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还存在人才引进难度大[28]、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劳动力缺乏[29]、留守儿童教育资源不足[30]等问题,政府部门在政策出台时应有侧重点,努力解决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机构共现图谱中各个单位合作较少,大多各自为战,在后续研究中应相互协作,多举办学术交流会、分享各机构单位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心得,为我国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研究献计献策。在机构前10名排序中高校占比份额少,高校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应充分发挥人才智库优势,多出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为我国乡村生态文明研究、为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现存问题献计献策。在聚类图谱中分析11组不同类别再对各聚类号相关代表性文献进行整理(表5),发现部分文献年份久远,对当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参考价值较小,下一步研究中以前人研究结果为前提,结合现如今研究热点问题,推陈出新理论、技术与方法。此外,我国在发展乡村生态文明过程中应保证生态底线不动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奖罚政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特色乡村农家乐等方式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31];政治建设方面应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完善乡村生态文明相关法律建设、利用媒体、宣传册等方式切实提高农民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思想觉悟;应协调发展文化、社会和生活各方面,发展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务农技能,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创建乡村文化馆、乡村书屋等方式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32],改变乡村脏乱差的现状,积极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历程。
5 结论
通过CiteSpace V可视化与计量化分析了乡村生态文明领域20 a的发展历程,从全局发展来看,乡村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研究呈“J”字型增长态势,其中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发文量最高(412篇),说明近年来乡村生态文明主题研究中主要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乡村生态文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紧密联系,彼此相辅相成,在未来的乡村发展中应以生态建设为前提,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才能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