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生物药剂对草莓蚜虫防治效果研究

2021-03-02王步云郑书恒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溶液剂水剂苦参碱

王步云, 赵 磊, 郑书恒, 乔 岩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北京 100029)

草莓产业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明星产业,近年来在京郊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局面,不仅为农户带来了较高的生产效益,也成为广大市民秋冬季节采摘、休闲的首选。蚜虫是为害草莓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量最大、为害期最长,而且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可发生[1]。为害草莓的蚜虫有桃蚜、棉蚜等,以桃蚜最为严重[2],主要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草莓花序、嫩叶、嫩心等幼嫩部位,吸食草莓汁液[3],严重时会布满全株,造成整个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蚜虫吸食植株时,还能够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影响植株进行光合作用[4],同时,蚜虫还能传播多种病毒[5],所造成的危害损失远大于虫害本身所造成的损失[6]。

由于草莓是鲜食水果,果实一般直接入口,因此对农药残留要求更为严格。目前草莓蚜虫的防治主要还是化学药剂,且多年连续使用,使蚜虫对一些药剂产生抗性导致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易造成农药残留[7-9]。本试验选择4种不同的生物药剂进行田间药效筛选,旨在为草莓生产上安全有效控制蚜虫危害以及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1 供试材料

1.1 供试作物 草莓,品种“红颜”。

1.2 供试药剂 (表1)。

表1 供试药剂与用量

2 试验方法

2.1 小区设计及试验处理 试验于2019年11月4~11日在顺义区南法信镇衙门村的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草莓温室进行。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2个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小区宽7m,长3m,小区面积21m2,采取随机区组排列。

在虫害发生初期进行喷药治疗,采用WS-16手动喷雾器手动均匀喷雾,总用水量为30L,共喷药1次。

2.2 调查方法 调查采取5点取样,每点选3个植株,每株调查3个复叶,于喷药后1、3、7d调查害虫数量,计算虫口减退率。

2.3 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处理前活虫数-处理后活虫数)/处理前活虫数×100 %

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

3 试验结果

0.5%印楝素乳油、1.3%苦参碱水剂、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治草莓蚜虫,第1、3、7d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结果(表2)。

表2 不同生物药剂对草莓蚜虫防治效果

续表

注:防效数值后的不同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P<0.05)。

(表2)所有供试生物药剂在3次调查中,防效均呈逐渐上升趋势,1.5%除虫菊素水乳剂在每次调查时,防效均显著低于另外3种生物药剂,施药1、3、7d后,防效分别为33.3%、55.3%和65.4%;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在施药1d后,防效已超过60%,分别为67.7%和60.2%,而且在3次调查中,这2种药剂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可见,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持效性和速效性都较好。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防治草莓蚜虫4种生物药剂的筛选,结果表明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在药后1d防效已在60%以上,药后7d,防效均已超过80%,而且与化学药剂对照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可见,1.3%苦参碱水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对草莓蚜虫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在生产中可以替代化学农药的使用防治草莓蚜虫。

草莓蚜虫繁殖快、数量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如果不及时防治,种群迅速扩增,可对草莓生长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于蚜虫的防治应主要以预防为主,兼之以有效的其他防治措施,在虫害发生初期可以选择引入异色瓢虫等生物天敌、喷施1.3%苦参碱水剂或0.5%藜芦碱可溶液剂等生物农药防治蚜虫,同时结合摘除草莓老叶、病叶,清除温室周边杂草等农业防治措施,铺设防虫网、悬挂色板、挂设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必要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杀灭蚜虫,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溶液剂水剂苦参碱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不同配方山苍子精油溶液剂的抑菌效果评价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配方筛选与药效试验
苦参碱对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氧化苦参碱对SGC7901与ECV304的体外活性比较研究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维药苦豆子中苦参碱的提取
水剂法提取腰果油工艺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