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式支护在基坑中的应用

2021-03-02何世达李燕枫

岩土工程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支护桩坑底侧壁

何世达 徐 忠 李燕枫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81)

0 引言

在武汉地区长江Ⅰ级阶地,广泛分布软塑—流塑软土,厚度大,有的地方软土厚度超过20 m。在有深厚软土场地的基坑支护难度大,费用高,即使只挖一个4~5 m浅坑,其支护桩桩长往往超过20 m,远大于弹性桩长的特征长度4/α,且变形极大,计算难以通过。在环境紧张情况下,为了减少变形,通常采用被动区加固[1-3]、内支撑[4-5]或增大桩直径[6]等措施来控制变形,但造价都相对较高。为了降低造价,被动区加固体深度设计一般采用台阶式布置[7-8],宽度一般大于10 m,但由于加固体是漂浮上软土中,其抗力发挥受软土性质的控制,在设计计算时水平向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值的取值也有所限制,没有完全发挥加固体的作用。“船式”支护将整个基坑看作一梭船,整个支护系统类似船外壳,侧壁支护系统视为船侧板,坑底采用搅拌桩满堂加固形成船底板,则计算时,支护桩桩长只需满足其抗倾覆要求,而底板加固体要满足其底板稳定性的要求。结合武汉深厚软土区某基坑实例,分析船式支护在基坑中的应用。

1 船式支护的设计思路

在深厚软土基坑支护中,对基坑整个底板进行搅拌桩加固处理,在侧壁采用悬臂桩支护,如图1所示。

图1 船式支护模型及受力简图

支护桩和止淤帷幕形成“船侧壁”,承受侧向土压力,并将压力传给加固体,支护桩要有合理的长度保证其不向坑内倾倒。底板加固体类似船底,需有一定厚度以承受支护桩传递过来的水平向压力,同时要承受坑底下部软土隆起而产生的“上浮力”并保持稳定。

1.1 支护桩的设计思路

均质饱和软土基坑开挖深度为H,底板加固体厚度为t,忽略支护桩本身的弹性变形,假设支护桩绕加固体范围内某一深度点o发生刚性旋转变形,上部在土侧压力作用下向坑内发生变形,下部支护桩向桩后变形,受力如图1(b)所示。所有抗力均由加固体来承担,要求加固体的厚度t≥a。

对于饱和软土,当支护桩前后的土压力差超过其抗剪强度Cu时,会产生剪切破坏,从桩间产生流动变形直到新的平衡为止,止淤帷幕可以阻止软土从桩间流动。若旋转点以下没有止淤帷幕,则o点以下支护桩桩后所受土压力合力增加到Cu后不再增加,其受力分布呈梯形,为简化计算,直接按矩形来考虑。支护桩桩长确定如下,以o点为坐标原点(见图2)。

图2 支护桩受力分析简图

(1)

Rp对o点的力矩为

(2)

旋转点o点以上桩后主动土压力为

(3)

式中:γ为土体重度,kN/m3;Ka为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其对o点的力矩为

(4)

o点以下的土压力Ep=bCu,对o点的力矩为

(5)

桩的稳定性必须满足静力平衡条件及对o点的力矩平衡,即有:

∑X=0Rp-Ea-Ep=0

(6)

∑M=0Mp-Ma+Mp=0

(7)

联立(6)、(7)两式可得一个关于a的一元六次方程式,可通过二分法求得a、b的近似解,从而可确定桩长L=H+a+b。并初步确定加固体厚度t≥a。

可以利用基坑设计软件采用其它计算方法进行试算确定桩长,只需其桩的位移及抗倾覆满足安全要求即可。

1.2 加固体厚度的确定

饱和软土C=Cu,φ=0,Ka=1,加固体及土体重度均为γ。如图3所示,对单元体A有

图3 底板单元体受力分析示意图

σA1=γ(H+t)+q0

(8)

(9)

单元体B,有σB1=σA3

(10)

可得

q1=γH+q0-4Cu

(11)

实际基坑开挖底面上是没有荷载,q1相当于作用于加固体底面上的“上浮力”,假设q1是均匀作用在加固体上,把加固体作为一个简支梁来考虑,如图4所示,梁的端点受水平力Rp及竖向摩阻力Q保持稳定,使加固体不出现剪切破坏或受拉破坏,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厚度t。加固体设计厚度为max(t,a)。

图4 加固体受力简图

显然,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当单元体B离A较近时,可近似取σB1=σA3,但单元体B远离A时,σB1<σA3,而且相距越远,差值越大,底板所受的“上浮力”不是均匀分布的,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少,直至趋于零。因此,在基坑宽度较窄条件下(如一些沟槽类基坑),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来分析计算。对一般宽度相对较大的基坑,如果坑底不发生深层滑弧破坏,其抗隆起基本能满足安全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圆弧滑动面法来确定加固厚度t。通过软件能够自动搜索最危险滑弧面,通过试算确定加固厚度,在此不再赘述。

2 工程概况及环境条件

该建筑项目设一层地下室,地下室约呈75 m×53 m的矩形,开挖面积约4170 m2。基坑开挖深度按4.72~6.40 m。场地东侧为空地,南侧有铁路,地下室边轴线距铁路19.5~24.5 m。西侧为村民房,民房一般4~5层,砖混结构,天然地基,该侧边轴线距民房距离为10.3~16.6 m。北侧西段有民房,其中有两栋一层的建筑物靠边轴线仅2.6 m。北侧东段为道路。基坑周边环境如图5所示。

图5 基坑周边环境图

3 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属长江Ⅰ级阶地,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为20.1~21.1 m。与基坑相关的地层为:表层杂填土(Qml),其下分别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的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等,地层分布特征见图6, 各地层的性质参数见表1。

表1 地层特征及设计参数

图6 基坑侧壁地层展开图

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及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第①层杂填土层中,水位、水量随季节而变化,勘察期间测得的埋深为1.3~1.4 m。承压水赋存于下部粉土、粉砂层中,与长江水体有水力联系。勘察测得承压水埋深4.5 m。

4 基坑特点及设计方案的比选

4.1 基坑特点及难点

(1)基坑开挖深度不深,但基坑侧壁及坑底为流塑—软塑的软土,这对支护结构及坑底抗隆起等极为不利。

(2)除东侧外,其它三侧均有需保护的建(构)筑物,均是天然地基,对沉降变形敏感,特别是北侧有两栋建筑临近基坑边线,对支护结构要求较高。

(3)南侧为铁路,火车经过时产生的地面振动较大,振动使孔隙水压力瞬时增加,降低了土体的有效应力,导致土体的强度降低,必然增大了支护结构受力,且使结构受力变得复杂,是极为不利的。

(4)上层滞水的水量较大,需要采取止水措施;承压水埋深相对较深,经复核不会发生突涌问题。

(5)坑底为流塑的软土,土方开挖施工难度大,极易造成坑底隆起,需对工程桩进行保护。

4.2 方案比选

根据基坑地层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确定本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常规方案可采用内支撑或排桩+被动区加固的方式。对排桩+内支撑方案,当采用桩径800 mm、桩间距1.1 m、桩顶放坡1.5 m时,利用天汉软件按弹抗性法进行计算,计算所需桩长22 m,桩身在坑底附近最大位移达33 mm,最大弯矩为584 kN·m。而采用悬臂桩+被动区加固方式,同样的参数所需桩长22 m,计算桩身在桩顶位置最大位移20 mm,桩身最大弯矩为457 kN·m。

两方案支护桩都过长,经济上不合理。排桩+内支撑方案的变形仍然偏大,且内支撑布置需采用角撑及对顶撑,占据了施工空间,严重影响土方施工工期;采用悬臂桩+被动区加固方案,因底板土体的加固可以部分解决土方开挖难题,但加固体是漂浮在软土中,其被动区抗力仍受软土影响,发挥作用有限。在设计计算时,加固体的水平向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值,根据实践经验不宜超过4000 kN/m4。且支护桩过长的问题仍然存在,从经济角度不合理。

为了保证基坑的安全,方便土方施工,同时要求方案的综合性价比合理,设计采用“船式”支护的方案。因侧壁只考虑水平向受力稳定,支护桩桩长可以减短很多,而坑底满堂加固形成船底板,既解决了土方开挖施工问题,又有利于工程桩的保护,保证了基坑内外环境的安全。

5 基坑支护的设计

“船式”支护将侧壁及坑底两部分从不同角度分开考虑,设计如下。

5.1 底板加固设计

对“船底板”进行加固,即保证坑底不会出现剪切破坏,按圆弧滑动面法进行分析计算,对加固厚度进行设计。由于坑底为流塑的淤泥质土,底板选用粉喷桩搅拌加固。水泥对土体有固结作用,且由于采用干法施工,水泥水化固结需吸收大量的水分,能有效降低土体的含水量,从而有效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质。加固范围为整个基坑底板除工程桩位置外,其余位置满堂加固。水泥土加固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及施工经验,取c=70 kPa,φ=0°,采用天汉软件进行试算,当坑深4.72 m,加固厚度达5.5 m时,坑底整体稳定性系数最小值达1.336,满足一级基坑安全要求。

5.2 侧壁支护设计

对“船侧壁”设计,需要保证侧壁不发生倾覆,变形满足环境安全要求。支护采用钻孔灌注桩悬臂支护,计算按悬臂+被动区加固模式进行计算。由于底板是满堂加固,对支护桩来说,相当于暗撑作用,其抗力发挥水平要大于漂浮在软土的加固体。因此,在计算时,水平向抗力系数随深度变化的比例系数m值也要做相应调整,设计中取m=6000 kN/m4。经计算,当支护桩设计参数φ800 mm@1100 mm,桩顶放坡1.5 m时,所需桩长L=11 m,桩顶最大位移14 mm,满足侧壁稳定要求。

基坑南、西、北侧三侧采用悬臂桩支护,典型支护剖面如图7所示,支护桩外侧设两排搅拌桩帷幕起止水止淤作用。基坑东侧因外环境相对宽松,采用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支护。

图7 典型基坑剖面图(单位:m、mm)

6 监测结果及变形分析

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变形监测,共设6个测斜孔(见图5)进行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布设17个点对基坑边坡土体沉降监测,对周边建筑物布置32个沉降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测得桩顶最大位移为18.47 mm,基坑周边地表最大沉降20.11 mm,周边建筑物最大沉降为16.57 mm。基坑施工在整个过程中顺利进行,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结果如图8所示。

图8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结果

从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结果来看,侧壁变形都在安全范围内,与计算结果相近。C1、C2、C3孔的桩顶位移相对偏大,说明铁路运行产生的地面震动对支护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基坑开挖施工现场如图9所示。

图9 基坑施工现场

7 结论

本工程采用“船式”支护取得成功,说明侧壁与底板分开来设计的思路是可行的,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参考借鉴。“船式”既避免了支护桩过长产生的浪费,也因底板加固利于土方施工及工程桩保护,在基坑面积不大或条形的基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被动区加固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总结经验如下:

(1)对于加固体m的取值,当加固体全部都在软土内时,加固体发挥的抗力与软土有关,根据武汉当地经验,其m取值不宜超过4000 kN/m4,若加固体穿过了软土层,进入下部可塑土层一定厚度的,可适当提高取值,在船式支护方式中,因加固体对向两侧均受力,在水平向上是两侧受压状态,其抗力的发挥与本身刚度有关,因此取值应有所区别。

(2)采用水泥土搅拌加固时,应注意水泥土在淤泥质土中的成桩可能性。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有干法与湿法两种工艺,从加固体对支护贡献的整体效果来看,在饱和软土中采用干法施工的效果普遍要强于湿法。

(3)底板加固体与支护桩之间应保证密贴。可先施工搅拌桩,再施工支护桩,两者有一定的重叠来实现密贴,也可在搅拌桩与支护桩之间设置高压旋喷桩来实施密贴。

(4)当采用悬臂桩时,侧壁支护桩长可按对称原则确定,即以被动区加固体为支点,上下两段长度相当。

(5)在方案比选时,不能仅从支护造价上对比,还要综合考虑土方施工、工程桩保护、工期等因素,从而选择合理方案。

猜你喜欢

支护桩坑底侧壁
供水泵站基坑排桩支护局部失效引发连续破坏机理研究
西北地区支护桩施工技术应用概述
侧壁设计对双环栅场效应晶体管电热性能的研究
两只螃蟹
基坑支护桩结构土体受力变形机制、稳定性有限元分析及支护桩结构合理间距分析
柳钢6号高炉应对炉缸侧壁温度超高的护炉实践
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土体参数敏感性分析
越野车侧壁加强筋板工艺改进
既有工程桩对深基坑力学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考虑渗流作用时深基坑开挖坑底隆起变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