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服务贸易加速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03-02李大伟编辑王亚亚

中国外汇 2021年24期
关键词:十四五服务业贸易

文/李大伟 编辑/王亚亚

2021年10月19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了《“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明确表示要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随着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服务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日益壮大 价值凸显

一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占经济比重不断提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广大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优质服务的需求并未充分释放,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较小。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7亿美元(见图1),占GDP的1.7%。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加速推进,加之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持续上升,服务贸易进口额和出口额均迅速增长,且增长速度明显高于GDP增速,在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高达7498.7亿美元,是1982年的159.5倍,占我国GDP的比重升至5.24%。2020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跨境服务贸易规模下滑17.9%,但占我国GDP的比重仍然高达4.2%。

图1 1982—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走势

二是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已经呈顺差。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优质服务的国内供给能力相对不足,多数类型的服务贸易呈现明显逆差。但近年来,我国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国内服务供给的质量大幅提升,相当一部分领域的服务贸易已转为顺差。从2010年到2020年我国相关知识密集型服务的比较优势指数(计算方法为细分领域服务贸易净出口额和细分领域服务贸易总额的比值)变化看(见图2),2020年我国的金融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三大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均呈现顺差,知识产权使用费的逆差也明显缩小。

图2 2010年和2020年我国重点领域服务贸易比较优势指数对比

三是服务贸易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仍明显高于服务贸易出口,其中旅游、运输、知识产权使用费等三类服务进口额位列前三,2020年这三类进口额分别占服务贸易总进口额的34.3%、29.9%和9.9%。需要认识到,服务贸易进口对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知识产权使用费项下的服务贸易进口是我国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的直接体现,是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要渠道,对我国企业通过深度参与全球化实现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贡献颇大。其次,运输服务贸易进口实际反映的是海外企业为我国制造业出口提供的各种运输服务,为我国制造业进入高品质海外市场、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提供了重要便利。最后,在现行的统计口径下,旅游服务贸易进口计入的绝大部分,是我国游客在海外的购物、医疗、教育等消费,反映的是我国在高端优质消费品和服务领域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这也将倒逼我国消费品和服务生产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升品牌价值,在和全球优质消费品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

四是以商业存在方式体现的服务贸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和货物贸易不同,服务贸易的最重要方式是在东道国建立分支机构,并向东道国或其他经济体的服务消费者提供各类服务,也就是商业存在方式。以这种方式产生的服务贸易并不计入服务贸易统计口径,但其规模远大于通过跨境支付、境外消费等其他服务贸易方式。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金融、保险、科技等领域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了大量分支机构、区域总部和营销中心,有效弥补了当初国内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存在的巨大需求缺口,引进了诸多先进的服务理念,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多维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十四五”时期加速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有利于我国聚集全球优质高端要素,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引入高端要素是实现国际循环、有效促进国内循环升级的最重要的渠道。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两大方式能够有效促进高素质人才等高端要素跨境自由流动;而知识产权使用、信息技术服务等跨境服务贸易更可直接推动技术、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对我国改善要素禀赋、提升国内供给层次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我国服务业企业通过跨境服务、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也将有效推动境外优质服务需求和我国供给相对接,有效助力我国服务业供给层次的提升。

二是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附加值跃升。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在最终产品研发设计、高附加值零部件研发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实力仍较为薄弱。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提升专业服务、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增强我国在高附加值环节核心竞争力、将我国制造业的生产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条件。

三是有利于我国把握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机遇,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正成为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在5G、跨境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完全有能力依托自身的技术、市场规模等综合优势,成为全球数字贸易的主要供给方和需求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持久动力。

四是有利于我国高水平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服务贸易是当前全球治理的焦点领域。由于基于传统货物贸易的经贸规则难以实现对新型服务贸易的有效管理,加之服务贸易涉及大量的人员、数据、资本等跨境自由流动,对国家安全影响的机制也十分复杂,因此,各国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数字贸易、服务业相关标准对接、服务贸易便利化等领域的立场,存在较大差异,很多领域尚未形成国际通行规则。我国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率先在实践中实现各类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形成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服务贸易规则;另一方面,可将相关实践成果推广上升为国际通行规则,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经贸规则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规划》顺应新趋势新要求为“十四五”服务贸易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规划》明确了改革开放是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面临的各类体制性壁垒要更多。虽然服务贸易基本不涉及关税这种显性的边境上的壁垒,但却面临开展业务许可、从业人员资质互认、国内外行业标准差异等诸多隐性壁垒。《规划》将“深化服务贸易改革开放”作为首个重点任务专章,从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打造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这表明,我国将以制度型开放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相结合、“边境上”准入与“边境后”规则对接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服务贸易。这彰显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规划》抓住了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这一发展服务贸易的“牛鼻子”。当前,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服务贸易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基于数据的新型数字贸易将成为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的医疗、教育、金融等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进程也将不断加速。《规划》提出,“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是首次将“数字贸易”列入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和数据等四类数字贸易类型,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服务贸易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抢占发展制高点,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规划》明确指出,要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在数字服务市场准入、国际规制对接、跨境数据流动、数据规范化采集和分级分类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压力测试,培育科技、制度双创新的数字贸易集聚区。这也意味着未来我国在此类全球数字治理的热点问题上将加大制度创新,以形成高水平的数据管理体制。

三是《规划》从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出发,指明了不同类型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服务业种类繁多,且不同类型服务业的行业特征差别较大。这决定了不同类型服务贸易的发展思路和路径也各不相同。在现行统计口径下,旅游、运输等服务贸易在规模上仍占据较大比重,其重点在于如何推进转型升级;而法律、金融等新兴服务贸易虽然潜力较大,但规模小,重点在于拓展国际市场。《规划》立足优化服务贸易结构的大方向,明确提出了“提升传统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培育服务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拓展特色优势领域服务出口,扩大优质服务进口”的根本原则,并分别针对传统服务贸易、新兴服务贸易和特色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了重点论述,包括提升旅游国际竞争力、完善技术贸易管理促进体系,以及推进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等,有效提升了对各个具体领域服务贸易的指导作用。

四是《规划》立足服务贸易特点,提出了符合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保障措施。《规划》从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加强风险评估防控和夯实人才智力支撑五个方面,对服务贸易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论述。其中,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和加强风险评估防控,对服务贸易发展尤为重要。鉴于现行统计口径不能有效统计商业存在等形式的服务贸易,导致很难对各类政策促进服务贸易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服务贸易全口径统计方法。此外,服务贸易涉及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国家安全,因此加强风险评估防控,统筹好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安全,也是持续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十四五服务业贸易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