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焕新再出发,奔赴下一个星辰大海

2021-03-01柳燕

汽车纵横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汽协汽车品牌汽车产业

十年如昨日,万象又春容。

2011年4月,时值“十二五”起步之时,中国汽车产业开始告别狂飙突进,进入相对稳健、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年春天,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管主办的《汽车纵横》正式创刊。

在这十年间,无论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还是传媒行业,都无可选择地进入了颠覆重塑、转型升级的大变革时代。作为中汽协的官方媒体、国家级汽车产经期刊,10年来,《汽车纵横》有幸经历、见证并努力记录着这段壮阔历史与百年变局,并在互联网大潮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下奋楫笃行。我们也曾陷入求生存与谋发展的选择困境,虽历经风雨,始终初心不改,砥砺向前。

我们坚守为行业服务的初心、牢记促产业发展的宗旨,努力提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权威政策解读与独家数据分析,竭诚为会员企业履行媒体服务责任。我们不是汽车媒体中最知名和最出色的那一个,但我们是始终致力于立足行业服务站位的专业内容提供者。

2021年是开启新时代的重要一年,“十四五”从这里起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更是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这历史性的新起点上,我们既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信念与坚守,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情与期待。《汽车纵横》也从单一纸媒杂志转型升级为全媒体平台,继续作为中汽协的官方媒体阵地,与中国汽车行业共同成长,与汽车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汽车强国建设贡献行业媒体之力。

进入新的十年, 《汽车纵横》将以“高度、广度、深度、温度”四个维度的新使命为己任,整装出发,聚力而行。

高度—立足行业站位,传递权威声音。在中汽协的权威背书和有力支持下,《汽车纵横》将具有最优势的条件,紧跟国家针对汽车及相关产业的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准确把握产业脉搏,科学分析发展趋势,在当前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发出专业、权威的声音。

广度—全产业覆盖,全媒体联动。以国家级期刊为核心,“汽车纵横”已成为拥有网站、微信、微博、入驻平台、视频号、直播和电子周/月报等多形式的全媒体平台,并与中汽协官媒及合作媒体矩阵形成良好联动,为覆盖全产业链的会员企业提供优质内容分享和服务,为汽车及相关产业全链上的广大专业受众提供更丰富的资讯和报道。

深度—洞察行业大势,讲好发展故事。《汽车纵横》将继续聚焦巨变中的汽车产业,深度解读政策趋势,深度分析热点事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深度报道典型企业,形成多角度、立体化和有历史纵深感的报道,力求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和事件,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为行业和企业带来启迪价值。

温度—传播汽车品牌文化,彰显支柱产业担当。推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是新一届中汽协管理团队赋予《汽车纵横》的传播使命。我们将通过用有温度、有内涵的报道向社会呈现中国汽车产业、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展示中国汽车品牌发展成就,讲述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传播正能量,让各方看见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力量,为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加油助威。

不畏将来,也念过往。回望过去,《汽车纵横》的成长离不开中汽协会会员企业、行业领导、各界人士以及忠诚读者群体的大力支持、真诚关怀与监督指导,我们对此感恩于心。

在《汽车纵横》创刊十周年之际,我们得到了从行业领导到汽车集团掌门人的诸多祝福与鼓励。当我们收到这些殷殷寄语时,内心充满感动与感激,更深感责任与担当。我们唯有努力前行,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作为国家级行业组织的官方媒体,有幸能立于产业潮头,我们深知任重道远,更相信未来可期。

纵横十年,我们焕新再出发,奔赴下一个星辰大海。

猜你喜欢

中汽协汽车品牌汽车产业
中汽协呼吁:理性对待汽车促销 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
RADAR雷达汽车品牌正式发布,纯电皮卡“浩瀚”出发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2018年最靠谱的10大汽车品牌
2201.72万辆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可以打电话的汽车品牌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著名汽车品牌车标的前世今生
国际标准认证与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