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现状及思考
——以图书馆专业人才职称评审为例

2021-03-01何翼扬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职称技术人员

□何翼扬

职称是代表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具有的专业素质、学术与技术的能力水平、劳动成果和业绩贡献大小的标志。申报职称评审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权利。职称评审是由具有评审权的机构,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聘请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按照有效的评审标准和合法程序,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品德、能力、业绩进行评议和认定的过程,它是我国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的结果是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岗位聘任资格和劳动报酬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一个地区和单位人力资源和人才状况的重要依据。职称评审的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科学有效,不仅关系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也关系我国职称制度深化改革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践行。

一、新时代国家对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一)对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的要求

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它是我国第一部与“教育法”具有同等地位的“文化法”。该法涉及各类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任务、经费来源和保障、业务主管部门、设立条件、人员要求和权利、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法律责任等内容,“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更好地传承人类文明,坚定文化自信”是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宗旨和责任。提供为“全民免费阅读”而建立各类资源与服务体系是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专业人员的服务特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优秀文化”是每一位公共图书馆人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具备与公共图书馆任务和使命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每一位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公共图书馆人的职称评审权利受“公共图书馆法”的保护,由各地对应级别的文化和旅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负责。

(二)对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教高〔2015〕14 号《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程”明确指出:普通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其主要职能是教育和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校人才培养、科研、文化传承及社会文化服务中的创新作用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新任务。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是能为学校各类读者进行文献保障服务的教育和科研人员,也是能用知识、信息、文化和智慧为学校和社会文化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的文化建设者。德才兼备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人的基本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有图书馆学的专业教育或系统培训”是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创新模式、优化高校图书馆空间、数字化信息,开展嵌入教学和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提高学生信息和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其各种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用户进行文化推广”是其专业能力要求,集服务人员的意识、教学人员的素质、科研人员的能力、文化建设的工程师等多种职业角色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特征。

二、国家推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的新举措

(一)实施《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自中办发〔2016〕77 号《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颁发以来,全国各地方政府和部门纷纷颁发了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20年12月31日,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联合颁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基本标准》附件,建立了 “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保障制度。“意见”明确要求,打破“四唯、户籍、身份、体制”限制,建立“倾斜基层、激励创新”的绿色通道,坚持“问题导向、分类评价、激励创新”的原则,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是各地职称改革的主旋律。

(二)实施《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

2016年颁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通过近3年的改革实践后,于2019年7月1日,我国又颁布了《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共包括职称评审的总则、评审委员会、申报审核、组织评审、评审服务、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共七大模块。“规定”是规范职称评审程序、加强职称评审管理、保证职称评审质量的工作“指南”,“规定”对职称评审对象、原则、管理部门、标准,评审委员会及其组建、级别、设立条件和管理;评审专家的人数、条件和专家管理;申报人的资格、基本条件、破格条件,组织评审的方式、评审过程、评审结果管理;参评人员的申诉、评审证件的有效性;评审服务的方式、部门、平台;评审工作的监督管理等都有详细的要求,以保证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有效,为职称制度的深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努力方向。

(三)国家颁布的《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2021年6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颁布了《关于深化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图书资料专业人才队伍结构更趋合理、能力素质不断提高,为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指明了改革方向。“意见”明确指出: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不得低于国家标准。“操作型”“学术型”人员的分类评价等创新举措将对各类型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都是一种激励。该意见的有效实施,必将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都会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三、中部地区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现状

(一)评审标准

2020年,我国中部8 省份全部制定了本省包括图书资料专业人员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新政策并公布了新的评审标准。如:河南省的豫人社〔2020〕84 号要求执行2018年10月12日公布的“河南省图书资料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山西省的晋文旅人发[2020]23 号文件,要求执行晋人社函[2018]1128号的评审标准;安徽省的皖文旅发〔2020〕139号《安徽省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江西省的赣人社字[2020]227 号,要求根据赣人社发[2018]14 号《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赣人社发[2011]47 号图书资料系列评审条件进行评审;湖北省的鄂职改办〔2020〕70 号《关于做好2020年度湖北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继续由湖北省图书、信息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全省相关人员的考试和评审;湖南省的湘人社函〔2021〕77 号要求会计、图书资料、档案等实行网络申请,执行的是2018年制定的评审标准;吉林省的吉人社联〔2020〕134 号公布了对高校职称的“放管服” 政策和执行2019年公布的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系列的统一标准;黑龙江省的黑人社发[2020]29 号要求参考2019年国家的文物博物标准。

因此中部地区的8 省份,除江西省外,各省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标准都是2018年后制定,也是我国第一部《文化法》实施以后制定的新标准,能够适应我国新时代对各类图书馆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其各地的职称评审人员全部能在官方网上完成申报工作。

(二)评审政策

突破评审对象的“体制、户籍”限制和“德才兼备”的综合素质要求,实行“承诺”制必须“继续教育”“考核合格”“本科以上学历”“5年任现职时间”“业绩和学术成果”双达标,“国家课题”“政府奖励”“专著”“核心期刊论文”“答辩”是各省正研究馆员的必备条件,“特殊人才”绿色通道、“创新人才”的激励,“基层和一线人才”的政策倾斜是各省新政策的共性。

湖北省是中部地区唯一有“图书与信息”两个专业方向的第三方专业高级评审委员会组织,参加统一“笔试”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职称的评审。吉林省有“工作报告可以替代论文成果”的新政,“任职年限30年”以上的“中专学历”可以参加正高评审;黑龙江取消“破格评审”;安徽和山西省破格评审必须以考核“优秀”为前提。湖北省和河南省的标准条件选项多,为参评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江西、山西、湖南、安徽的正高职称学术成果要求仍然很高。

(三)评审结果

2020年,中部地区公开的高级职称评审人数有310 人,其中山西省人数最多,江西省最少。公共图书馆占54.87%,高校占45.13%。就正高级职称,人数最多的是河南省,人数最少的也是江西省,其中公共图书馆占比57.22%,高校是42.78%。

四、关于中部地区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思考

(一)新时代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有了更好的发展

首先,公共图书馆人员编制有所增加,高校图书馆有所减少。202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达3212 个,较2019年增加了16 个,同比增长0.50%,其从业人数2020年达57980 人,较2019年增加了184 人,同比增长0.32%,其高级职称人员7053 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2.2%;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868 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2.5%。而2020年我国共有高校3005 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2740 所,本科级别的院校有1258 所,高职和专科院校达到了1482 所,成人级别的高等院校有265 所。教育部有“2019年高校图书馆的馆平均在编人数是31.5 人,相对2018年的馆平均人数34.7 人减少了3.2 人”“高校图书馆近几年在编人员的馆均人数继续呈减少态势”的相关报道。其次,公共图书馆高级职称评审人数比例高于普通高校图书馆。据调查,在文化经济水平较高和高校数量较多的中部地区,2020年公开的高级职称评审合格人数比,公共图书馆是 54.87%,而高校是45.13%。

(二)高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自2017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发文,下放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师职称的评审权以来,许多高校鼓励承担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审;鼓励科研能力强的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审;鼓励年轻的图书馆馆员向教学秘书和辅导员转岗的状况十分普遍,各省高校需要委托地方文化部门评审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人数会越来越少。2020年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统计显示的“2019年高校图书馆馆长有79.1%是非图书馆专业人员”也间接反映了这一发展趋势。2021年1月开始执行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分类评价”指导意见,也许会影响这一发展态势。

总之,在国家深化职称改革的大背景下,各地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目前正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调研各地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现状,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保障在实施绩效考核的职称改革中,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也能获得更多的职称改革红利,保障图书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发展权,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职称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