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文创产品文化价值开发研究

2021-03-01汪一迪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创档案馆价值

汪一迪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趋势在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和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由于人民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满足;另一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文化大国,历史文明源远流长,文化潜力蓄势待发。档案属于独特的文化资源,是人类活动的载体记录,也属于文创产品的关注点之一。文化创意产品是指通过人对文化元素的吸收,了解、借鉴并且依靠人的聪明才智对文化资源进行创作和完善,继而问世的产品。所以如果将档案资源与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视觉或代表含义的文创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改变公民头脑中档案的呆板印象,还可以变革档案传统的传承方式。即挖掘档案资源的内在价值或信息,并与物质产品载体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把档案的文化价值呈现出来,用于拉近用户与档案的距离,强化档案在用户心中的存在感。

1 国内文创产品的开发推动档案文化价值传播

2014年在西班牙举办的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其中心议题为“档案与文化产业(Archives and Culture Industries)”,国内外档案学者对档案馆和其他文创产业的合作可行性和合作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1]。档案文创产品是把档案资源和文创理念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服务产品或一种文化服务,探索出一条新的档案资源开发管理的路径,为用户提供多元档案文化价值的传递,有益于整合档案文化资源,体现档案文创产品的内涵,提升用户对档案资源文化职能的认同。通过档案资源的挖掘和文化元素的提取,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最大程度上实现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

1.1 设计内涵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的物质文化需求

国内最火的文创产品当属故宫文创产品,通过搜索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现,故宫博物院借助自身档案馆藏优势,开发了诸多文创产品,并借助实体店和官网进行宣传,体现了另类的传承方式。2020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故宫文创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比如紫禁服饰、故宫笔记、宫龙凤呈祥、故宫中国节、金榜题名、家具陈设、典藏之选、清明上河图系列、花丝首饰、故宫猫、紫禁福结、金桂浮月、紫禁月满系列以及故宫里的神兽世界等系列产品,让用户邂逅档案资源中的鲜活元素,领略到故宫文创的魅力[2]。还有华清宫文创产品,以盛唐文化为核心,结合历史经典人物,创作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理念迎合大众口味。在我国,档案的价值一般是通过举办展览的途径表现出来。而把档案中的价值元素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设计成用户喜闻乐见的产品,就档案自身的社会性来说,此举不得不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传承方式,反弹琵琶创新原有的表现形式,继而可以让用户关注档案文创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拓展文创产品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并借助数据资源更加准确地掌握到用户的需求,实行精准服务,开发出用户喜闻乐见的档案文创产品,以此为契机努力形成一种良好的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和服务模式。就档案的传承性来说历史并不是冷冰冰的过去,因为档案就是它的加热器。借助创意的设计与构想,让原本毫无生气的档案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拉近用户和档案之间的距离,让档案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文化服务,这也成为档案突破原有格局的新出路。

1.2 立足产品的文化定位,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

档案作为一种社会记忆,属于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而文创产品可以反映时代精神让用户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创产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可以通过行业渗透体现。那么,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取得成效,是吸引更多年轻用户感受中华民族历史瑰宝的魅力,深入推进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创新提升用户的精神文化面貌的关键环节。档案文化价值在情感共鸣、教育教化、文化积淀、文化熏陶、文化传承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档案的文化价值而言,如果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国家、民族、社会的精神文化,伴随着一代人的美好回忆,那么可以实现档案传承的文化价值[3]。例如档案部门可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在一些重要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到来之际,开展一系列展览活动来表现这些节日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增进我国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依附感。比如,重阳节来临之际,档案部门可以开展节日活动,将我们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祝福,通过中国优秀传统理念“尊老爱幼”的主题来展现,用档案的文化价值凸显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特征。当然档案也可以通过独特的民俗文化、城市建筑、城市变迁记忆,自然景观去寻求文创产品的灵感。档案资源中并不缺乏元素,缺乏的是创意和表现形式,所以我们更要重视档案所包含的文化资源。通过情怀抒发、情感流露产生共鸣,获取用户支持,达到广泛弘扬的效果,推进档案文化的持续繁荣。

另外,档案文创产品文化价值也体现在教育层面,通过产品让用户接受历史教育,开展专题学习,强化民族意识,铭记历史经验教训,也是不错的文化价值理念的传达手段。档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文化又可以被理解为“文治教化”的意思。所以档案文创产品精神层面的价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历史性、直观性成为大众教化的重要材料。档案也是传播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前沿[4]。所以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把档案中的精神因素、民族因素、教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挖掘出来,并配上高质量、高创意的文创产品,必定会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从而展示出档案文创产品的精神价值。

2 国外优秀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开发思路分析

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达到了十分完善的地步,文化价值研究成果丰富,这归功于国外的文创产业开始得早,发展得快。特别是美、法、英等国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和体系。档案文创产业也隶属于文创产业,所以笔者着重介绍一下国外档案文创产业中结构较为完善,理念较为先进,发展较为完备,产品较为成熟的机构,分析其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为我国档案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2.1 美国档案文创产品挖掘自身卖点烘托文化价值

笔者通过阅读关于美国国家档案馆的文献发现,美国国家档案馆首先是依托其丰富的档案资源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文创产品,并且这些档案文创产品内涵丰富,外观别致,具有收藏价值。比如将《独立宣言》《权利法案》《马丁·路德·金语录》等复制品展出,吸引用户购买[5]。其次美国国家档案馆还会借助馆舍资源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会邀请档案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或者学生在馆内过夜,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活动来搭建档案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强化用户的档案文创服务体验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档案馆也履行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再次美国国家档案馆也会和一些民间机构、创意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出高质量、高水准、生动贴切的档案文创产品,还会与基金会合作为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雄厚的财力支持,然后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把档案文创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最后通过这个过程,把档案的理念、内涵、背后的故事以及文化的输出、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大众,实现档案背后的文化价值。

不得不说美国国家档案馆的这种以档案资源为依托的开发方式,不仅体现了档案的文化价值,推进了文化的传播,还为档案馆带来了一些经济收益,并且如果开发的档案文创产品质量精湛,内涵丰富,理念先进,受众面广,自此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长此以往用户会对档案馆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提高用户对档案馆的认可程度,提升档案馆的文化价值,档案馆也会成为用户的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还会加深用户的档案意识,文化传承意识,丰富用户的历史知识。推进档案价值的合理扩展,形成多样化的价值形态[6]。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还会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对档案馆以及档案文创产品进行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的运作方式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文化价值的输出。

2.2 法国档案文创产品依托节日庆典定位文化服务

法国国家档案馆通常在文化节日庆典到来之际,为体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借助档案文创产品对用户进行档案文化教育。比如,该馆曾经和“巴黎音乐节”“青少年音乐会”“欧洲博物馆之夜”“欧洲遗产日”等著名的文化节合作,或者是围绕名人手稿,音乐作品等主题举办相对应的活动,增强民众的参与感,使其置身其中地感受到档案文创带来的文化价值。法国国家档案馆更多是与文化艺术界交流合作,比如,该馆会邀请艺术家进馆常驻,并且为艺术家的艺术交流和艺术创作提供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吸引众多用户进馆体验。所以法国国家档案馆注重的是借助档案文创产品对对民众进行文化价值的传播,进行档案意识的熏陶,培养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的社会认可程度,这为档案的价值理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国也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方面的强国,国家重视档案文化遗产的“光环效应”,尤其是在2004年把《档案法》归属于《遗产法典》,把档案工作与国家遗产工作相结合[7]。此外,法国国家档案馆尤为重视下一代对档案的认识,该馆重视历史教育的影响,设置中学生教育处,会定期安排学生进馆学习历史知识,进而体现档案的教育价值。通过这种参观实物,参与讲座,或者是参与式手工作坊的方式,对下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历史知识的普及,培养他们的档案意识、民族情怀、国家认知。采用这种方式体现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这也是我国需要借鉴的方面之一。

2.3 英国档案文创产品打造跨界合作分享文化价值

自2012年以来该馆先后推出了“探索你的档案”“时光之旅”“地理之旅”等系列活动[8]。英国国家档案馆举办这些展览不是简单地流于形式,也不是照片的堆砌,档案馆也不是单枪匹马的处境,而是会和媒体机构、社交平台、基金组织合作,做好前期宣传工作。在档案活动日到来之前就会进行广泛的媒体宣传,并且借助社交媒体对即将到来的活动内容预测和讨论,分享档案背后的故事,与公众一起挖掘档案元素,将公众置身其中,聚焦公众的关注度,也会在活动结束后对参与者做问卷调查,征求改进意见,为举办下次活动提供意见指南。所以这种互动式的档案文化服务,加深了用户对档案知识的认同感,满足了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加强了档案馆与其他机构的紧密程度。

英国国家档案馆文创产品价值的体现与美法两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英国国家档案馆更加推崇文化休闲价值,主张国家档案馆应该具备文化教育服务的能力,文创产品体验的能力,和线上推广的能力。把档案馆打造成一个拥有自由阅读区,休闲娱乐区,文化展览区等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档案文化服务空间。线上部分,笔者通过登录英国国家档案馆官网,发现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官网上分为“事件(Event)”“新闻(News)”“特色(Feature)”“博客(Blog)”“教育(Education)”“档案部门(Archives sector)”“信息管理(Information management)”等内容[9]。针对不同的内容有专门的介绍,比如,“商店(shop)”这个页面,点进去之后发现它在不同的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档案文创产品。比如,针对儿童的文创产品多为书籍、拼图本、玩具。针对成年人的文创产品有胸针、丝巾、卡包、印有特色图案的手提包、徽章、首饰、克洛什帽子等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在几镑到几十镑不等。线下部分,该馆借助场所,馆藏资源,数字化技术来获取历史文化界、艺术界的赞助,然后承办不同类型的档案展览与文化活动,开展多元化服务。

3 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

档案文化价值作为社会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档案的开发和利用环节。就目前我国而言,开发档案文创产品还存在着许多挑战,比如档案文创产品忽视了与流行元素结合,产品内容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加上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少,开发理念落后等问题,导致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挑战诸多。

3.1 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

3.1.1 档案文创产品公众记忆不够清晰。 国内多数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形式和内容较为单调,大部分注重的是馆际之间宣传以及档案文本的介绍,往往忽视了用户的需求,尚未实现档案产品的大规模开发和销售模式的形成。这样的宣传模式会让用户的档案记忆形成单一性、不连贯性,甚至是空白性,也削弱了档案的文化性和社会性。另外,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没有和用户的文化品位以及审美相一致,使得开发出来的文创产品不容易受到用户的热捧和关注[10]。导致产品对于用户而言犹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没有留下深刻的记忆,所以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停滞不前。

3.1.2 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成功案例不足。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相较于艺术、博物等类型的产品而言相对较晚,积极性较弱,可做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少。在全国范围内,除“故宫文创”“敦煌文创”外,档案文创缺乏参考案例。大部分档案文创产品仍然用图片、书籍、影像等方式进行,专业性较强,趣味性不足,受众面狭窄,属于简单的“浮于表面”,用户也无法从中获取文化价值,不利于产品接受度,认同度的提高。另外,政府对档案文创支持度不高,弱化了档案满足用户文化需求的价值,令档案文创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3.2 我国档案文创产品今后发展路径

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并不是一件易事,在此期间需要有大量的前期准备,还需要产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表达出自身的文化价值。档案具有文化属性,文化价值的体现在于档案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形成档案独特的传承方式,引领用户的档案观念。未来为了进一步实现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应做到以下几点。

3.2.1 依托政府背景,强化档案文化价值资源。 首先,档案开发文创产品,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首当其冲的就是政府部门,档案文创产品,在站位上要立足于国家文化战略,配合国家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把档案贴近生活的一面通过产品表现出来,引发用户对档案的关注。因为长期以来档案在用户文化需求方面存在缺失,没有重视自身包含的文化潜力。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档案部门应该及时学习和了解国家文创事业的动态,社会精神需求的走向,提取档案元素中的素材,将精髓呈现给用户,这也意味着档案工作人员要重视社会效益,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拓展档案的文化层次,凸显档案的文化价值[12]。

3.2.2 依托新媒体平台,增加档案文创产品的曝光率。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档案文创产品又有了不同类型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拍摄短视频Vlog的记录方式,将档案元素的背后故事,工作内容放到镜头前,通过制作与档案文创相关的视频,把档案的文化价值传递给用户,为档案文创产品的出镜增加机会,毕竟现如今的社会,各类产品宣传更加的频繁,出现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特别是档案文创产品在短视频中要“动”起来,“活”起来,赋予其生动灵活的形象,打造一个良好的档案文创宣传理念,并围绕这个理念设计文案。例如:可以根据本地文化、民俗、人文的特色,设计出一个虚拟的吉祥物,实现科技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为档案文创产品增添活力。“两微一端”也是档案文创产品发力的主要阵地,体现了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档案文化的传播。加强档案与微博,微信公众号的合作交流,共同呈现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新面貌,另外,注重馆际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馆藏资源体系的共建共享,为档案文创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2.3 依托博弈论,突显我国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博弈论作为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将博弈模型拓展到档案文创领域,围绕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档案馆与用户的博弈关系。

先将档案馆与用户定性为理性的经济人即二者都愿意用最小的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效益。如表1所示,第一排上方的数字代表用户的收益。如果用户接受档案馆的文创产品那么收益就是5,不接受收益就是0。第一排下方的数字代表档案馆的收益,如果档案馆开发文创产品且用户接受,那么档案馆的收益就是10,用户的收益是5,如果用户不接受那么档案馆的收益是-10,用户的收益为0。第二排上方的数字代表,如果用户接受,但是档案馆未开发文创产品,那么用户的收益为-5,档案馆的收益为0,如果用户不接受,且档案馆也没有开发,那么二者的收益都是0,这当然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情况。档案馆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属于非零和的博弈,并不是非此即彼,不是一方获益,另一方必然有所损失,而是二者之间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展开[13]。从以上论证中可以看出档案馆开发文创产品,用户接受文创产品,这是一种全面的优势策略即合作共赢。因为我国的档案馆属于事业机关,以文化价值为核心,侧重文化服务,档案部门的责任之一就包括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试想如果档案馆不进行文创产品的研发,那么档案馆在文创领域始终是缺位的,就难以改变档案馆在用户心目中的政治性,难获得性,保密性等一系列传统认知,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从何谈起?何况,档案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设计出体现自身文化价值的文创产品也是其应有的义务。

表1 基于档案文创的囚徒困境的博弈论模型

综上所述,档案馆开发档案文创产品而用户接受这种文创产品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这也是档案馆和用户的最优策略,不仅档案馆扩大了自身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表达出档案的文化价值,而且用户通过档案文创产品也能感同身受到这种文化内涵和价值,实现档案文化价值的传播。

4 结束语

档案文创包含的文化价值既可以给用户创造一种精神财富,成为用户的一种情感寄托,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又可以作为文明传承,文化传播,社会进步,历史演变连续性的基石。对于民族来说属于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文明的前沿,有助于维系中华民族精神。笔者研究档案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把文化、产品、理念、服务、价值进行整合,强调档案文创产品形成的物质载体或者非物质服务,突出档案文创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深民众的档案意识。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调研,充分把握用户的文化需求,如此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才能达到持续繁荣,未来在针对档案文创产品文化价值方面的研究,应该在深入调研用户文化需求,用户档案情结等方面下功夫,达到档案文化逐步走进用户生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文创档案馆价值
陶溪川文创街区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when与while档案馆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