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20年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合肥举办

2021-03-01李巍,周玉国,单袁

中国水产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养农村部水产

本刊讯(李巍 周玉国 单袁 报道)12月5日,由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2020年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本届大赛以“守正创新、示范引领、提质增效、行稳致远”为主题,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指导,得到了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水产学会、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等单位的支持。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江开勇,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于秀娟,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增权出席大赛并致辞。上海海洋大学副校长、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李家乐主持本届大赛。

江开勇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绿色生态的农渔发展模式,“十三五”以来发展迅速,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5年的2200多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3800万亩,增幅达73%,稻米产量达到190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300万吨,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50亿元。稻渔综合种养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二三产融合发展、渔农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加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在水产品稳产保供、引领农业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渔民的勤劳智慧,充分展示了广大农渔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是一个好的展示、交流、引领发展平台。

江开勇副局长指出,在“十四五”新征程中,要把握稳粮增收的根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规范发展;坚持示范引领、有序发展;坚持科技支撑、创新发展;坚持农民意愿、绿色发展;坚持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持续推动稻渔综合种养规范高质量发展。

于秀娟副站长指出,2020年,推动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规范发展的新举措不断推出。这一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会同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充分发挥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的技术优势,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推动将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纳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内容,大力宣传《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通则》标准,推动出台稻小龙虾、稻鳖、稻鳅等行业标准,组织专家制定适应新冠疫情防控需要的《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举办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研讨活动,配合召开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提升现场会,发布《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报告(2020)》,举办中国稻渔综合种养高峰论坛,直至这次稻渔模式创新大赛和渔米推介活动,等等。通过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规范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产业规模稳步增长,三产融合、品牌建设和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

于秀娟副站长指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暨优质渔米评比推介活动是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评选出的一大批科技含量高、适用范围广、综合效益好的技术模式,推介的一大批优质渔米产品品牌,对促进产业规范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扩大了产业社会影响力和产品品牌知名度。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优质渔米评比及推介和稻渔综合种养成果展示等内容。来自全国从事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经营的128家企业参加本次活动,其中58家单位代表参加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81个籼米品牌和38个粳米品牌渔米产品同场竞争优质渔米奖。经过激烈角逐,本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共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绿色生态奖30名;优质渔米评比活动中,籼米组共评出金奖8名,银奖16名;粳米组共评出金奖4名,银奖8名。

猜你喜欢

种养农村部水产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