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废液排放管理在血液透析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01黎英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排液透析机透析液

黎英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血透室 (江西九江 332000)

血液透析机分为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及透析液供给系统。其中,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包括血泵、肝素泵、动静脉压监测和空气监测4个部分;透析液供给系统包括温控系统、配液系统、脱气系统、电导率监测系统、超滤监测和血液泄漏监测6个部分。

血液透析机的工作原理为,透析液供给系统将透析用浓缩液和透析专用水配制成合格的透析液,由血液透析器和血液监护警报系统抽取患者血液进行溶质分散、渗透和超滤,血液通过血液监护警报系统后返回患者,透析后的液体作为废液从透析液供给系统排出,重复整个透析过程。

由于血液透析机的构造相对复杂,故维护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不可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多数血液透析中心没有备用机器,因此,血液透析机的日常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血液透析室作为用水大户,是医院医疗废物产生大户,合理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和排放一直是医院追求的目标,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积极干预血液透析机的废液排放,有利于避免医疗废物的二次污染的同时规范血液净化室的护理工作,使患者接受安全的血液透析。本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废液排放在血液透析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采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中实施常规废液排放管理的15台血液透析机资料作为对照组;另采集同期于血液透析室中实施规范化废液排放管理的15台血液透析机资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12台费森尤斯4008s,3台贝朗dialog+。观察组12台费森尤斯4008s,3台贝朗dialog+。两组仪器数量、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共涉及20名医护人员,研究期间未有人员变动。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废液排放管理:废液排放时遵循仪器厂家及科室要求,完成废液的排放,且排放时做好相应的记录(主要包括:排液前、后定期对仪器进行消毒;排液过程中需严密监测排液情况,若出现漏液、排液不通畅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排液后对医疗垃圾统一处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废液排放管理。(1)排放前:邀请业内相关人士和厂家对废液排放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完全掌握排放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如当血液透析机膜破裂时,应禁止排出液体,以防污染机器,在排放时如有漏液情况应及时断开开关,专业维修人员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非专业人员不可随意检修仪器等。(2)排放时:a.排放原则,废液的排放必须严格遵循密闭排放原则,操作过程中禁止断开体外循环,防止二次污染,同时尽量避免人为干涉,遵循仪器自主排放原则;b.排放方式,排放过程中通过负压装置将废液从废液管中排出,并排到经特殊处理的污水管中,尽可能减少医院废液的二次污染,便于废液的收集和处理;c.透析管理泵管理,将穿刺针放置在保护盒的悬挂输液架上,将透析器的盘路用保护帽盖好,并翻转血液透析机的静脉端,使其端口向上,再对血液透析机膜内液体进行排空;(3)排放后:严格遵循医院的规章制度,对排液过程中所涉及的医疗用具进行统一处理,医疗垃圾需放置在统一的垃圾袋中;采用专业的运输方法完成运输,且运输过程中需有专业人员陪同,避免发生泄漏,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为后续护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保障护理工作的综合质量[2-3]。

1.3 观察指标

(1)管理质量:对两组血液透析机废液排放的温度、电导率、静脉压、动脉压、透析液流量和pH值的参数误差进行比较,其中温度误差控制在±0.5 ℃,电导率允许误差为±0.3 mS/min,静脉压允许误差为±10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压允许误差为±10 mmHg,透析液流量的误差如果超出±10%,需拆下流量计FM1进行清洗,而透析液pH值因受电导率控制,pH值>7.5的可能性非常小,pH值允许误差为±0.02[4]。(2)医护满意度:两组管理3个月后采用通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血液透析室管理中涉及20名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及数据记录满意度,共100分,其中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5~89分表示满意,<65分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事件:记录两组管理期间操作不当、医嘱处理不当及透析护理不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规范化废液排放管理3个月后温度、电导率、静脉压、动脉压、透析液流量和pH值的参数误差相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液透析机废液排放对照组后参数可控制性的比较

2.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

对血液透析室管理中涉及的20名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管理3个月的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及数据记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台(%)]

表2 两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比较[名(%)]

2.3 不良事件发生率

管理期间两组的操作不当、医嘱处理不当及透析护理不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血液透析机是一种安全、简便、被广泛应用的血液净化医疗设备,是利用透析器和透析液,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毒素,以净化血液,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及电解质的平衡,从而能代替患者肾脏功能。但是,血液透析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强化护理管理以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既往研究表明,医院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废液,针对上述废液的处理不宜随意排放。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机废液排放管理,对提高血液透析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6]。

近年来,规范化废液排放在血液透析室/血液透机管理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温度误差、电导率、静脉压、动脉压、透析液流量和pH值的参数误差总和为17.41,而观察组的参数误差总和为16.07,观察组的参数误差相对低于对照组,从本研究结果看出,说明血液透析机的管理废液排出后,有利于减少血液透析机的参数误差,减少了医院的二次污染,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对于血液透析机的废液排放,不仅要实施护理措施干预,还需予以专业化的管理[7-8]。本研究中,观察组管理3个月的管理质量、管理效果及数据记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管理期间操作不当、医嘱处理不当及透析护理不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规范化废液排放能提高血液透析室/血液透机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规范化废液排放用于血液透析室/血液透机管理中,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能提升医护人员管理满意度,未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因此,为提高血液透析室/血液透机管理质量,我们建议应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建立应急措施,设立专门的废液排放室对废液排放量进行记录,对废液的处理进行布局,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废液排放后的机器进行测试,并记录机器的相关参数值是否发生变化[9-10]。

猜你喜欢

排液透析机透析液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贝尔克Formula2000血液透析机维修实例剖析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血液透析机用电磁阀的设计仿真与测试
絮凝菌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响应面优化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液设计综述
血液透析液入口处细菌污染状况分析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舱排液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透患者使用低钙透析液效果较好
日机装DBB-27型血液透析机故障分析与维修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