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桥飞架家校,天堑也变通途

2021-03-01盛建勤

新高考·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家校交流

盛建勤

题记:爱在左,责任在右;家在左,学校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家校联手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花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痛苦,若是流泪也觉得幸福!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城市人口流动比较大。城市对就业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来自不同地区,生活行为习惯都与本地不同的外来务工人员,随着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他们的孩子也进入城市的高中学校,使得高中的生源日益复杂。而这类“特殊家长”群体的存在,为家校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成功始于合作,合作始于信任,信任始于理解,理解始于沟通。而有效沟通对于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与“特殊家长”的有效沟通,是密切家校关系,形成和谐家校关系,家校合力培养下一代的关键。同时,培育好在城务工人员的下一代,也有助于城市的稳定。

一、“特殊家长”的描述及与其“有效沟通”的提出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务工人员的孩子涌人对应城市的高中就读,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所以对事情的看法与班主任有着一定的差异,同时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缺少交流与沟通,在家庭教育中也举步维艰,使得这部分家长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中显得比较特殊。班主任在面对这部分家长的时候,不能回避或者忽视,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与他们交流沟通。我们不能以一些约定俗成的方法敷衍了事,必须探索出一些更为细致的方法,以实施有效沟通,和谐家校关系。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面对这些“特殊家长”,如果班主任因为这些家长只是班级中的个别现象并不普遍,而采取回避、忽视他们特殊需求的方法,那么容易造成他们情绪的不稳定,对学校产生错误的看法从而造成家校关系不和谐。所以作为高中班主任,我们更需要与这部分家长有效交流沟通从而达到和谐家校关系的目的。

二、和谐家校关系的内涵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校是青少年成长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首先寻求的合作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而和谐的家校关系必须在“双主体”论的基础上去做大量的研究。我们认为,和谐的家校关系就是指学校和家庭在以教育青少年为中心的交往过程中平等对话,相处融洽的亲密合作关系。和谐的家校关系本质上要体现学校与家庭的平等,其核心是彼此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和谐的家校关系反映教育的根本宗旨,即充分发挥家长在家校关系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家长对学校工作充分理解并完全支持。

三、与特殊家长有效交流溝通,以达到和谐家校关系的途径

(一)家校关系体现民主平等,需要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有效沟通。这就需要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沟通时,多让家长在平等善意的气氛中表达意向,多让他们在沟通中感受到善意,使他们在异乡有倍受尊重礼遇之感。不能一见面就专指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责备家长的家庭教育不到位,直接忽略家长的诉求。这样不仅很难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帮助,而且会使家校沟通陷入家长表面上一直退让致歉实则内心抵触的情况。

我曾经目睹这样一件事情。家长会后,一群家长围着班主任询问孩子情况。班主任在解答个别家长问题时,忽略了其中一位家长再三的询问。等这位家长大声地质问,为什么他家小孩这次成绩退步时,班主任很寻常地回答,要问你家孩子……话还没说完,这位家长就在教室里大发雷霆。就听见这位家长不停地在大声怒吼:“班主任不仅不理睬,还讽刺她。”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愣住了,不明白这位家长为什么发火。最后在班主任与这位家长长达两个小时的交流后才明白,这位家长以为自己是外来务工人员,所以班主任不重视她,而只与自己熟悉的本地家长谈话。由此推断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也是同样的遭遇,所以成绩才会下降。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越火大。等到老师说要问孩子情况时,“情况”二字还未及出口,她便以为班主任是在讽刺她,于是如火山爆发,不可收拾。

如果班主任能在家长会之前,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提前主动与该生家长联系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充分聆听家长的表述,同时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那么之前的一幕就不会出现。家长在交流沟通中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尊重,对孩子的重视,对他们家庭的善意,从而达到和谐的家校关系。虽然事后家长也明白是孩子自身的原因才导致成绩直线下降,但这件事使得家长对学校和班主任都抱有成见,乃至敌视心理。

(二)有效沟通“特殊家长”,和谐家校关系时,应遵循“对症下药”的规律。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要求班主任在与家长交流沟通时必须讲究艺术。对症下药,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特殊家长”,以达到沟通的最大有效性。我发现“特殊家长”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与孩子长期分开,在孩子幼时就外出工作,导致孩子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这类家长往往会因为在孩子童年时离开导致父母角色的缺失,而对孩子有愧疚补偿心理从而无条件宠溺孩子。在与这类家长接触时,首先要协调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消除孩子对家长的积怨,降低家长的内疚感,并告诉家长怎样做才是更科学,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教育。先做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在家长对班主任,对学校产生感激之情后再进行孩子的教育就会使沟通更有效,从而家长在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时也更愿意配合学校教育,达到家校和谐,更有利于教育学生。

第二种,放任自流型的家长。他们常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繁忙”等为由,把孩子送到学校后不闻不问。如果班主任试图沟通交流,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很忙没空,孩子拜托老师了。这类家长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从没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在与这类家长交流时要多以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谈话开端,多提学生各方面的进步,让家长充分感受到惊喜,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产生憧憬,配合学校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三种,科学民主型的家长。与老师见面时总是细致耐心地询问孩子的近况,聆听老师的建议。学校对家长提出的任务家长总能高质量完成。和这类家长的交流沟通不仅没有障碍,还能从家长身上学到不少闪光之处。对于这类家长,班主任大可提出对孩子的真实想法,指出孩子的不足和有待提高之处,甚至可以直接了当地提出对家庭教育的一些看法。班主任要善于帮助这类家长发现学生新的发展空间,并提供有效建议,同时也可以让这些家长在家长会上多发言,分享优秀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从而树立典型。在班级家长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的家长。

无论对怎样特殊的家长,我们都先要尊重他们再加以有效的交流沟通,家长与班主任都应该从“为了孩子更美好的未来”这个角度出发,找到家校交流的共同话语。班主任要针对不同家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了解,相互支持,共同研究教育措施,同时也可以增进和培养相互的情感,同心协力,使家校关系更加和谐美好!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家校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交流平台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