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改革探究

2021-03-01温竣缨姚立娟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

温竣缨 姚立娟

摘 要:设计概论课程是高校设计类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对设计类学生具有塑造理论基础及设计定位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高校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改革为切入点,以实地调研法、关联生成法、探索研究法为指导,将理论课程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完整的设计理论框架体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维与探索思考方式。

关键词:设计概论;实践改革;教学创新

设计概论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设计理论出发,对设计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明确的定位,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设计相关的基础理论,认识设计的理念与实践方式,掌握设计的基本程序,把握设计未来的走向。

以往传统的理论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中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被动状态的学习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为低下。近些年对于理论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调整,枯燥的理论课程逐渐融入新的教授形式,逐渐引导学生自主收集、整合、分析信息,在分析过程中更为牢固的掌握设计理论知识。但以模拟的形式进行分析与实际终究会有差别,在设计案例实施制作的过程中应对不同状况应如何解决,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传统的理论课程当中应当融入充足的实训环节,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一、设计概论教学内容的选取

传统的设计概论课程中,设计史论及设计风格理论知识占比较重,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学生呈现出被动接受的状态。实际的设计项目中设计史论与风格只是作为设计初期的基础定位,而在设计中主要的是设计师应对不同设计物所发散的设计思维,应该更多的训练学生设计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应该如何设计这三点上,将传统的设计史论知识进行框架化处理,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媒体手段,注重课程教授环节中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以此来激发课程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概论课程教学方法实践创新

(一)实践教学策略: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的运用目的是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和感受事物,以此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与记忆程度。田野调查法在设计概论课程中主要运用在设计风格以及历史发展理论知识的讲授中,通过给定范围让学生对指定内容进行信息探索与收集,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信息的共享汇报。除此之外,田野调查法还可以运用在设计实践方式与设计程序理论知识的学习环节中。

这一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将理论知识“落地”,认识设计与生活如何发生关系,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收集统计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同时在给定的范围内,通过观察、分析、整理等方式梳理出自我的认知框架,而这种对于知识认识的框架在使相同环境的刺激下能够直接的反映出恰当的设计表达方式,并在真实环境中将设计方案落地执行。

(二)实践教学策略:关联生成法

关联生成法是在田野调查法基础上的深化过程,此教学策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自主生成设计概念与思维的过程。“关联”的意思是将新给定设计课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与其它已经分析过的优秀案例进行类比学习,寻找两者间的共同点和可借鉴的方式。“生成”的意思是通过关联在头脑中生成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法,结合给定范围的信息及限制条件,产出适合解决现下设计的手段和表达方式。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设计思维,并通过实践的探索进行思维的再次发散、延伸,形成“理论—概念—表达—实践—创新”的生成思路。

这一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于设计实践方式与设计程序的理论知识学习当中,通过给学生规定一定范围或某一项目的设计,让学生进行风格定位、设计意向的初期汇报,从“大师”作品的形式语言为切入点,将其中的设计风格定位、设计思路、功能实现等角度入手,以关联的方式找到切入新项目的生成路径入口。

(三)实践教学策略:探索研究法

探索研究法作為整体教学策略的末端,也是整体环节的升级环节,通过对现有知识和设计认知,亦或是初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探索。采用次级资料分析佐证、专家访谈、相似案例分析及用户深度访谈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探究。目的是通过佐证、访谈、案例分析等探知,将方案进行不断的改进与优化,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设计思路与方式。

这一策略在主要用于设计概论课程学习的结尾升华阶段,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项目的结合生成的初步方案基础上,加以“改良”使得设计知识的掌握度更高,设计方式更为成熟。探索研究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对现下设计行业发展动态的分析把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分析探究可以让学生自我认识到设计伦理与设计师社会责任的知识,学生在设计方案落地过程中与社区建立了联系,可以为今后开展进一步的社会创新实践打下良好基础。

三、总结

设计概论课程通过递进的三个策略方法的教学设计,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设计理论知识同时,力求能够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学生的眼界,塑造学生正确的设计观念及思考方式,提升对信息收集、分析、判断的能力。完整的经历“理论—概念—表达—实践—创新”的整个过程,达到了教学预期目的。伴随着5G智慧时代的来临,设计方式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设计的基本认知和思维方式对跟进时代的发展具有基础的建设性作用。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对现下的教学方式起到促进作用,文中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史丽. 工业设计教育中"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J]. 科教文汇, 2010(3):2.

[2]徐青. 《设计概论》案例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 鄂州大学学报, 2015, 22(2):3.

[3]汤洁. 高校设计类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改革探索——以设计概论课程为例[J]. 艺术科技, 2017, 30(2):2.

[4]陈慧. 高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为例[J]. 城市建设, 2009, 000(035):78-79.

作者简介:

温竣缨  河北美术学院专任教师

姚立娟  河北美术学院专任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
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分析
服装 CAD一体化教学课题论述
高校英语语言思维培养探析
网页设计教学的创新探索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民航基础知识》课程SPOC混合学习模式的教学创新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