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2021-03-01张长明
2021年是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翻阅《中国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史(1958—2012)》《我们一起走过 CCTV-4成立20周年纪念》《我在央视当台长:杨伟光口述实录》,还有我自己的《传播中国:二十年电视外宣亲历》,50多年的电视外宣大事记、近百位电视外宣同仁的自述,我整整看了一天。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一桩桩亲历的往事,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出国片”
1976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工作。记得1977年,我拍过一个名为《叶浅予画展》的短片。片子完成后,新闻部国际组的同事告诉我:“你的短片被选为‘出国片’了。”所谓“出国片”,就是在编辑、记者完成的新闻、专题和纪录片中,选出可以对外播出的,进行二次加工,配上外文解说,然后通过航空邮寄,提供给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外国电视台,供他们选用,有的也提供给我国驻外使领馆,在其举办文化交流活动时播放。应该说,“出国片”是电视外宣的最初方式,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出国片”的内容以新闻、纪实、重大时政活动和工农业、文化、体育战线成就为主。我对自己这个文化类小片被选送出国,感到很荣光。也许,我的外宣情结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一条龙”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约有千八百人,工作条件比较简陋,就连台长也是在临时搭建的木板小平房里办公。但有个部门挺让人羡慕,用今天的话来说,有点“高大上”的感觉,这就是1984年成立的对外部(1991年扩编为对外中心)。这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专门负责对外报道的机构,由于人员编制、经费、技术设备都相对独立,因此号称“一条龙”。
当时,新闻部的宣传和技术工作是分开进行的。记者负责前期采访,编辑负责后期制作,使用演播室和机器设备都要提前向技术部门提出申请,由技术调度统一调配。对外部是当时全台唯一采用“一条龙”机制的部门。这一机制是在中央主管部门的直接关心下建立的,这充分说明电视外宣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加强外宣被提到重要日程。“一条龙”机制符合外宣规律,流程简单,效率高。这一管理机制大大提高了外宣生产力,对外宣传也开始由节目制作向栏目化转变。1985年,对外部开办了第一个专栏节目《华夏掠影》;1986年,又推出第一个面向外国受众的专栏《英语新闻》。“一条龙”机制在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的专项管理措施,为1992年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创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横空出世”
回顾电视外宣,应该记住一个人——曾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同志。在1992年年初的中央电视台工作会议上,杨伟光提出:“今年我们要做一件大事,就是要开办第四套节目,国际传播要迈出突破性的一步!”①
创建一个新频道需要人员编制、资金、硬件设备等。根据当时的条件,人、财、物都不具备。但杨伟光同志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上。他说:“把中央电视台建成世界闻名的旗舰大台,这一直是我的梦想。中国,一个泱泱大国应该有一个世界级的电视台与之相配。作为国家电视台,理应担起这一重任。”
梦想、信仰、不言放弃的勇气,最终战胜困难,把“不可能”变为现实。
中文国际频道的筹建工作由杨伟光同志亲自主持,日常工作由对台编辑部(第四套节目编辑部前身)组织实施。说干就干,创办资金由台内协调;技术、设备、演播室优先配置;办公室不够,兄弟部门挤出来提供;人员方面,以对台编辑部为主力,同时从全台抽调骨干,新来台大学生优先分配、补充队伍。新频道自制节目少,储备不足,全台各编辑部门提供支援,“荟萃精华”。中文国际频道的创办,得到全台支持,可以说是举全台之力。
1992年10月1日,中文国际频道横空出世。在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卫星电视“大战”中,中国电视站上了国际舞台,从此揭开了中国电视外宣新的一页。
迈向专业化电视外宣
思路决定出路,方向决定成败。电视外宣以中央大政方针为统领,具体实施则需要制定具体的发展战略。1992年5月,时任对外中心主任徐雄雄组织对外中心的同志在河北白洋淀召开对外宣传理论研讨会,经过集思广益、反复论证,总结出“天上”“地下”并举、全面发展的总思路,即“天上”——通过卫星传送节目,“地下”——通过节目销售进入国际市场。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同志鼓励与会同志说:“不要小打小闹,要干大事业。中央電视台要建国际频道,逐渐覆盖全世界!”①相关报告得到了国家广电部的认可。在杨伟光同志的主持下,制订了落实“天上”“地下”“三步走”的实施计划:第一步,建立中文国际频道,以“传播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为宗旨;第二步,建设英语国际频道,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第三步,发展多语种频道,全面打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发展思路和实施步骤有了,接下来需要组织落实和机制保障。1993年10月,在北京西山八大处,召开了对外中心、第四套节目编辑部高长龄、张朋石等两部门负责人联席会议,议题为两部合并。会议很快达成了整合外宣力量、形成外宣合力的共识。没有个人患得患失,没有部门小算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充分体现出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会议结束一个月后,台分党组决定对外中心和第四套节目编辑部合并。
1993年11月,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诞生。海外节目中心设6部1室,总计226人。一支专业化电视外宣队伍已成规模,挑起了“走向世界,覆盖全球”的历史重任。
四套风格
中文国际频道作为中国第一个外宣频道,没有先例可循,这也为主创人员在节目形态、频道风格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提供了用武之地。
频道编排和包装是频道风格的外在形式,节目内容和主持人是频道风格的内涵。节目内容和主持人在节目中展现的形象相结合,构成频道的整体风格。
主持人是节目创作集体的代表,在频道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一个出色的主持人,能让人记住一个栏目、一个频道,以至一个台。中文国际频道开始面向全社会广泛吸纳播音主持人才。
电视外宣大事业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业内精英。高丽萍、徐俐、王静芳、程前和王世林等人最先亮相中文国际频道。随着中文国际频道自办栏目的不断增多,一批年轻主持人脱颖而出。充满青春活力的东方形象构成中文国际频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彰显了简洁明快、自然清新、富有亲和力的外宣频道风格。例如,徐俐展现了《中国新闻》清新亲切的播报风格,高丽萍突出了“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采访风格,王世林主持的《中国报道》开创了中文国际频道演播室访谈节目的先例。
遇到重大活动和事件,中文国际频道大多采用前方记者描述、后方演播室专家解读的报道方式,最大限度向观众传递现场感,使报道既呈现自然状态,又具有一定深度。对于海内外观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则进行连续报道。这些都是中文国际频道的特色、风格。
中文国际频道独特的外宣风格,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他们称中文国际频道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海外华人华侨的精神家园。
“十年磨一剑”
中文国际频道开播十周年生日过后不久,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打响。战争爆发时间是北京时间3月20日10点35分。中文国际频道10点41分40秒启动直播,报道时效比美国CNN慢不到1分钟,比香港凤凰卫视快1分钟。中文国际频道是国内第一时间播发伊拉克战争消息的媒体。
中文国际频道在媒体竞争中发力。从3月20日到4月10日,频道直播328小时,首播新闻1450条,滚动字幕发布消息13400条,收视率猛增28倍。在长达32天的直播报道中,中文国际频道客观公正地报道了战争进程,既充分表达中国立场,又全面反映各方声音,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信任,公信力大大提升。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在伊拉克战争报道期间来到频道演播室,他说:“海湾战争成就了CNN,‘9·11’成就了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成就了中央电视台4套。这次4套办得非常好,一炮打响,这才是干新闻的样子!”
伊拉克战争硝烟散去,一句“有大事,看4套”快速传播开来。
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成功,非一日之功。十年磨砺是成功的根本。十年间,中文国际频道数次改版,根据海外观众的反馈意见,新闻、专题、文艺等各类栏目不断更新调整。特别是2002年改版,实现“整点有新闻,次次有更新”,准新闻频道架构基本形成,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打下坚实基础。十年间,中文国际频道在世界妇女大会、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台湾包机首航祖国大陆、连战大陆行、北京申办奥运会以及新疆、西藏等重大事件报道中,队伍一次次得到锻炼,经受考验,整体素质在实战中不断提升。伊拉克战争报道的成功,展现出电视外宣人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新闻职业精神。
国际表达
中国外交部前驻新西兰、瑞典大使陈明明曾经给我讲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次,陈明明大使去拜会瑞典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发现比尔特办公室的电视开着,正在播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的新闻节目。比尔特告诉陈明明,他经常看这个频道,认为信息性很强。陈明明大使说,这是对英语国际频道最客观的评价,也是对频道工作的认可。
英语国际频道于2000年9月25日开播,这是中国电视外宣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电视外宣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始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英语国际频道的推出,使中国电视在国际传播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明显改观。同时,英语国际频道的推出使得中国电视在对外传播国内外重大事件时的反应力得到明显提升,更有利于中国电视站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
在瑞典外交大臣办公室能看到的中央电视台英语国际频道,也进入了许多西方人的视野。我在国外出差时,常在酒店看到我们的中英文两个国际频道。在德国小镇亚琛,旅店服务员说,他知道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中国买了许多美国国债。在巴黎,法国中学生知道中国首都是北京,北京举办了一届很好的奥运会。回望20世纪80年代,有些法国大学生甚至不知道中国首都在哪儿。90年代初,有一次我陪同墨西哥特莱维萨电视公司副总裁到西安访问,这位媒体高管问我,现在西安城里还有没有人骑马。在很多西方人的印象中,中国贫穷落后、遥远,还有点儿神秘,似乎还停留在18世纪。这些例子说明,世界需要相互沟通,人民需要相互了解,通过电视形象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跨入新世纪,继英语国际频道之后,中央电视台又相继开办了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加上中文国际频道,语种覆盖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中国的电视外宣正在致力于打造同中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相称的舆论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开始聘用外籍员工,他们逐步从参与稿件修改,拓展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洋面孔”出现在中国外宣国际频道上。
电视外宣不仅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节目,而且要使他们能看懂中国节目,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之一。“中国视角,国际表达”已成为电视外宣的常态。
长城平台
2004年10月1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场200多人参与的招待会上,我代表中央电视台宣布,长城卫星电视平台(以下简称长城平台)在美国艾科斯塔(EchoStar)卫星直播平台正式开播。
开播初期,长城平台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西班牙语法语国际频道、戏曲频道、娱乐频道、中国电影频道以及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等地方电视台共13个电视台17个电视频道组成。这是中央电视台联合地方电视台,形成合力,“抱团”进入国际主流媒体市场的新举措。招待会结束后,很多人久久不愿离开现场,争着要做长城平台的第一个用户。一些华人华侨拉着我们的手,表达对祖国的感谢。
长城平台开播的消息发出后,观众纷纷询问如何更换接收器。仅一个月,美国用户订购机顶盒的數量就达一万多台。继长城美国平台之后,亚洲、欧洲、加拿大、拉美等全球5大洲长城系列平台陆续建成。2007年,长城加拿大平台开播一周,订户超过3000户。从实实在在的数字中,可以看出长城平台的吸引力、影响力。
长城平台是实施“走出去”工程的重要成果。实践证明,长城平台不仅发挥了系统优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塑造中国电视外宣的整体形象和传播品牌。
一起走过
历经数十载,电视外宣从节目到栏目,从栏目到频道,从单一频道到多语种,发展成为多版面、多平台的国际传播大格局,外宣事业蒸蒸日上。这一切,源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源于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源于中宣部、广电总局的正确领导和中央电视台历届领导班子的锐意进取,也源于几代电视人的辛勤付出。
2022年,将迎来中文国际频道创办30周年。30年前,正值电视外宣开创时期,同事们用心思考,用心工作,用真挚、真情和真爱,全身心投入这一事业。如今,当年参与创业的同事们大多已经退休,但大家还经常津津乐道创办《中国新闻》《中国报道》那些事;常常回味《天涯共此时》“越过天涯”那首深情的歌;回想《神州戏坛》勾起老华侨思乡之情的那个京胡曲调;常常聊起《国宝档案》最初的记忆、《旅行家》《走遍中国》的历程;侃侃《名将之约》《今日关注》;说说《民族大家庭》《欢聚一堂》在《东方家园》;还有《海峡两岸》令人动容的《寻亲》和那暖暖的《中国风》、浓浓的《中华情》……足迹,是脚踏实地的脚印,是融入生命的记忆。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但“青春无悔,韶华尽显”。
电视外宣事业经历了艰难、曲折与辉煌。电视外宣事业包含着无数人的追求、奉献。正是那些难忘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才铸就了中国电视今日的辉煌。
在纪念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创建80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中国电视外宣事业辛勤播种、默默耕耘的前辈和战友!
(责任编辑:林凌)
作者简介:张长明,197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曾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