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模式探讨

2021-03-01麦启明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农村

摘 要: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具有金额小、期限短、需求急、发放频率高、偿还方式多样、利率相对较高等特点,是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型普惠金融模式,也是国内外开展金融扶持、救助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快速发展。但在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效益追求不断强化的环境下,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发展依然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对其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文章通过分析问题,从银行和政策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建议措施。

关键词: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农村金融机构

一、问题的提出

小额贷款业务主要服务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基本宗旨是解决贫困、推动自我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农村小额贷款具有金額小、期限短、需求急、无抵押等特点,目的是希望通过金融服务促进农户或微型农村企业获得自我发展机会,推动其自我生存、发展内生力的形成,是近年来通过金融创新实现扶贫的重要手段。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与其他国家为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服务以非政府组织为主相比,中国农村小额贷款运作模式是以正规金融机构如农商银行等为供给主体。由于自负盈亏、企业化经营以及利率政策限制等,农村商业银行等主导的农村小额贷款业务难以完全服务于贫困农户或微型农村企业,也不利于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介绍与分析

(一)农户小额贷款总量和需求不断提升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早期以扶贫性质小额贷款为主,其中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是主要形式。在政府多项政策的支持推动下,我国农户小额贷款发展迅速,贷款范围和对象覆盖面不断提高、贷款方式不断丰富、贷款程序和服务持续优化,信贷规模显著增长。以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下同)为例,截至2009年末,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约1.6万亿元,其中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余额共0.4万亿元,在农户贷款中占比为25.3%,余额规模均为2002年末的3.8倍,余额占比提升了1.78个百分点。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户经济实力提升,我国农户贷款用途也由单一性向综合化转变,兼具生产经营与消费等用途,需求额度不断提升。据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统计局对全国263个县2万多户农户借贷需求的调查,有51.6%的农户在金融机构实际授信额度在5000元以下,而期望授信额度在5000 元以下的农户只占33.1%,这说明5000元以下的农户小额贷款基本能够获得满足。调查还发现,21.2%的农户期望获得2 万元以上的贷款,但仅有8.2%的农户获得超过2 万元的授信额度。这表明,万元以上的授信额度才是现阶段农户的借贷需求所在。

(二)推广农村小额贷款逐渐成为做实金融支农的重点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已发生改变,“三农”概念日益模糊,有些富裕地区的农村远比一般城市繁华,一些拥有农村户口的农民远比城市居民富裕。与此同时,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大户越来越受到农村金融机构甚至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青睐,而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享受着金融支农扶持政策的同时,其金融服务“脱农”或“离农”的色彩越来越浓,与其他商业银行的业务日益趋同。但农村地区最迫切需要金融支持的是广大农户的小额贷款,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产品应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重点。

(三)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条件日益成熟

鼓励推广农户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原因,除农户本身就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物和农民收入提高后还贷能力增强以外,农村信用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小额信贷机构贷款管理专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是两大重要决定力量。在信用环境建设方面,随着“信用户”、“信用村(乡)”等搭建工作的开展,以及越来越完善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应用,我国农户信用意识不断提升,大幅改善了农村区域的信用环境。截至2010年末,全国已有1.1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完成信用评级的超过7500万户,获得信贷支持的超过7000万户。此外,在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管理方面,随着业务经验的积累以及金融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金融机构农村小额贷款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朝手段多样、业务专业、管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有效支持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小额贷款业务仍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存在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经营管理模式僵化、创新不足等问题。

(一)金融机构积极性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喜人成果,但是农村金融需求额度小、频率高、客户分散、季节性强等特点仍然没有改变,对比金额大、风险可控性好的城市居民、工业、商业贷款来说,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在商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经济效益日益重视的当下,且有效激励措施不足的情况下,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对小额贷款业务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追求更高经济效益,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中普遍存在加大对非农领域资金投放倾向,使得农村储蓄资金向城市转移,非农化现象突出。

(二)缺乏有效的担保条件

担保是金融机构贷款风险防范的重要手段,有效担保可以较好地缓解信贷约束及其导致的不利影响,但是当前过度关注抵押物担保的经营模式扭转了担保在贷款中的位置和作用,从风险防控的手段变成了贷款发放的目的。在现实农村贷款需求中,可以提供有效房地产、动产等抵质押物和符合条件保证人担保条件的农户不多,这就严重影响了农户在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获得性。此外,虽然农户联保可以缓解抵押物缺失对农户获得贷款的限制,但是能够找到完全符合条件且自愿组成联保小组的也不容易,由于农户本身经济实力存在差异,经济实力强的农户贷款需求不足,对其他农户进行联保的意愿也不强;对于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户,自身条件不好,有贷款需求但是难以找到合适的联保对象,农户一般不愿意承担贷款偿还的连带责任,也就难以通过联保方式充分获得贷款资金支持。

(三)贷款经营模式相对僵化

伴随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对比农村金融需求变化,我国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经营模式仍显得相对僵化。一是农业生产及其资金需求具有周期性特点,但是贷款业务期限与需求难以完全匹配,增加了贷款资金风险和农户效益损失风险;二是即使可以提供信用类贷款服务,但是农村无抵押贷款额度偏低,难以有效满足农户生产经营等贷款融资需求;三是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抱着“一个产品走天下”的思想,贷款产品创新不足,难以与农户贷款需求多样化、综合化匹配,特色化、专门化等针对性产品偏少;四是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员工服务意识不强,等客上门的“坐商”思维仍然较为牢固,影响了农村贷款业务服务效率。

四、完善措施或建议

(一)金融机构要清晰定位,加快转型发展

一是坚定服务“三农”定位,深耕农村市场。农村金融机构因农而生,服务“三农”是其宗旨要义,农村金融机构要回归本源,深耕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履行支农支小责任担当。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未来农村金融市场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天然的人缘、地缘和人员等优势,加强所辖领域市场的调查研究,切合市场发展变化加快业务转型,扎实深耕农村金融市场,为做深做透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奠定基础。

二是加快经营转型,提升产品服务创新能力。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金融机构要紧跟市场发展步伐,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市场应变能力。在经营战略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规模、经营区域范围、市场特点等制定专注本土市场经营策略,积极推进“大零售转型发展”战略,摒弃以往垒大户思维,深耕本土市场,沉下心做好小额贷款等农村金融服务。在产品创新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要结合小额贷款服务对象缺乏有效抵押物等特点和业务条件,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加强无抵押贷款产品的研发,创新推出“产业龙头+农户”、保险担保、联合增信、特色产业贷等无抵押小额贷款产品以及积极实践整村授信、整区授信、产业授信等批量授信模式,在增强无抵押小额贷款业务风险防控的同时,提升农户贷款可获得性和效率。在服务创新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面对到店客户不断下降的现实,充分利用熟悉本土市场和员工多的优势,改变以往“坐商”模式,积极推动“网格化”管理的主动服务模式,明确服务责任人和职责,深化服务内涵,让客户真真切切体会到“身边的银行”“家门口的银行”的服务便利。

三是充分利用科技技术,提升小额贷款服务成效。随着互联网金融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现代支付体系和征信体系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扩大小额贷款覆盖面和降低业务成本具备良好的实现条件。农村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不断发展的科技技术和日益完善的信息化成果,提高自身业务流程、业务模型的标准化水平,加强网络金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农村小额贷款广泛、低成本运营创造条件,不断丰富农村金融的服务层次和方式。

(二)强化政策赋能,营造良好农村小额贷款业务氛围

一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小额贷款市场环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得以全面、持续发展的基础,政府要积极引导社会群众诚信教育,广泛宣传和普及信用知识,不断加强信用系统、信用信息公开、信用激励处罚机制等信用体系的建设,构建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网络,营造社会良好信用氛围,降低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信用和道德风险,提高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开展积极性。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能,加大农村小额贷款政策支持。在货币政策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差别化准备金率和专项再贷款等货币政策机制,对于大力投放农村无抵押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适当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其对农村小额贷款投放的规模额度和专项再贷款额度支持,在降低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同时提升其对小额贷款的积极性,助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财税政策方面,为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三农建设,制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业务税收优惠减免、财政补贴、建立担保资金池等政策措施,增强金融机构对无抵押小额贷款的投放力度。

三是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提高风险抵抗能力。针对农业“看天吃饭”的天然风险以及农村农户底子薄等特点,政府要广泛发挥自身、保险机构和其他社会力量,着力打造健全的农村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广泛加强农村区域保险知识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农户保险意识;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加强涉农保险业务的创新和支持,充分发挥保险在农村经济中的风险转移和补偿效能,提高农户风险抵抗能力;制定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提高保险公司和农户保险投入的积极性,构建完善的农村农业保险保障体系,降低无抵押小额贷款业务的损失风险,共同营造良好农村金融服务氛围。

参考文献:

[1]石俊志.小額信贷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7,(10):4-9.

[2]巴曙松,栾雪剑.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性问题分析与对策.经济学家.2009.4.

[3]陶君道等.农村信用社贷款抵押品问题的个案研究[J].经济纵横,2009,(09):69-72.

[4]罗继东.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规模优势与模式创新—对广东省农村信用社做大做强小额信贷的思考[J] .南方金融,2008,(01):43-45.

[5]李东.小额贷款在中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6期.

[6]邓耀明,邓儒钧.对开办低风险无抵押小额信贷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为例.金融与经济.201205.

[7]王宁兰.基于小额保险的小额信贷风险防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论文.

[8]石志平.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博士论文.

[9]梁立波.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研究.广西大学.

作者简介:

麦启明,1986年12月生,男,汉族,广东省茂名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中级审计师职称,研究方向为农村金融。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们的新农村
我们的新农村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今日新农村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愿多出现这样的农村好报道
新天新地新农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