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二十条”视域下如何有效进行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2021-03-01吉红王颖丽李莉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职教建设

吉红 王颖丽 李莉

摘 要:随着我国发展战略的变化,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阵地,需要与国家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完成教育改革与转型。国务院颁布的职教“二十条”能够为职业教育改革进行指导,避免职业教育发展走入死胡同。该方案中,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提出了改革的要求,需要其从制度体系、教材内容以及教材制度等方面进行建设。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在职教“二十条”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改革措施。

关键词:职教“二十条”;如何;有效;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前言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此过程中,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学校进行教学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也是目前“三教改革”的重点,合理的课程教学模式,需要与特色教材进行结合。在职教“二十条”颁布以来,有专家学者根据教材建设,从教材使用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提出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材的理念,能够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深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解,探究教材建设的方法,有利于促进教材建设质量的提升。

一、职教“二十条”视域下对教材建设改革的理解

(一)职教“二十条”中界定的教材建设重点

在职教“二十条”文件中,对教材建设较为关注,总共提及了六次,并且对教材建设提出了规划,可以从建设制度体系,高质量规划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并注重对新型教材模式的开发,促进教材更加完善[1]。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教学重视,并且提出了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为实现教材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

(二)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

世界格局发展中,出现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对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塑与国际分工带来了影响,许多国家将目标放在新型产业与科技领域。我国想要实现长远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型、创新研发型以及智能网络型的人才,所以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助力。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进行改革,近几年职业教育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收获,职教“二十条”的印发能够为深入改革提供参考。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意识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更细化的专业,并且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及时地融入新的知识与技术,确保人才培养保持与时俱进的效果;移动学习也要对教材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针对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可以落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整合与改革,保证新形势下专业科目变化较快。陈旧的教材建设模式和展现形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学需求,引导为职业教学教材带来了挑战。

(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需要系统推进

在新形势下推动职业教材建设,单靠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很難实现。教材建设领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直以来教材建设在思想认识领域中,已经意识到教材的重要性,但是在进行实际落实环节中,落实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等方面。同时,对于职业教学中的不同专业教材,部分开发者的水平较低,教材开发速度缓慢,导致整体的教材质量较差,并且教材开发环节简单,开发模式陈旧,无法实现与时俱进,教材的更新速度慢[2]。再加上,部分学校对于教材的选择不严谨,并未按照规定进行筛选,无法达到高质量办学教材的水平。因此,单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无法实现教材建设,需要对其从多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的推进。

二、职教“二十条”视域下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改革措施

(一)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需要系统化的制度支撑

职教“二十条”中对职业教育的相关制度较为重视,提出了完善制度框架的要求。从教材长远建设角度来看,制度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基础,能够确保其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教材建设制度在制定时,要结合时代发展现状,遵循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对多方面的教育制度进行完善,使其形成相应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与实施的主体、教学结构、具体过程、评价反馈等内容。从制度框架体系的具体角度来说,教材制度中包含教材建设管理体系、教材建设性规划制度、教材编写管理等内容,只有实现协同参与,才能完善教材建设制度。

(二)产教融合推动“双元”教材建设

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中,要注重“产”必须以真实的产品生产为前提,进行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真实的本领,教师也能教出真实的水平。产教融合中的目的是为了“教”,必须与教学紧密结合,并逐步向“产、学、研”发展。在落实校企合作的“双元”育人环节中,需要有“双元”教材的支持,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进而能推动教材建设[3]。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第一点,传统的学校教学开发教材的方式,比较注重教材内容的理论性,导致教材中的实践应用方案与方式老套,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第二点,单独由企业编制的培训手册中,德育内容与基础知识含量较低,并且对学生的训练技能单一,无法实现系统化培训,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第三点,校企共同开发的教材中,能够结合双方的资源优势,但是现阶段的教材中融合程度较浅,覆盖面窄,导致其质量无法保证;第四点,机械化合作开发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认知不全,相互贯穿融合存在缺陷。因此,校企双方进行深度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的发展,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创设相应的课程标准,实现双元教材的建设。

(三)落实新型教材建设方案

在建设“双元”教材过程中,能够培养出知识与技能共存的人才。但是,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无法跟随新技术的发展,新的工艺与规范更新速度,为教与学带来了新挑战。同时,在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教学的形式与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并且职业学校的学生来源也不断呈现多元化,学生的学习制度与学习形式都要更加的灵活。因此,教材建设方案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较快的环境,内容的创新也具有动态性,能够满足学生移动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所以,在教材实现信息化建设环节中,新型化的活页式教材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适应随时学习的目的。同时,在社会、科学不断发展背景下,职业学校的教材改革要与普通教育相连接,确保职业教育教材教学能够符合社会教学需求。

(四)建立教材更新机制保障

职教“二十条”中对教材的修订与更新进行了阐述,并且与国家层面相结合,深刻说明了职业教育教材对产业发展迟滞问题的严重性。这主要与职业教育近几年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学校硬件提质升级不相适应[4]。在以前相关规定中,对于教材更新的要求比较低,教材出现了五年不换的现象,这就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相符。在职教“二十条”中要求教材每三年更新修订异地,并且专业的教材需要随时更新。这就需要教材建设与选用的主体也要进行更新,确保教材更新制度落实到各院校,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院校对于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要注重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将教材建设质量作为改革的重点,落实教材改革机制,开展双元教材开发,融合信息化教材建设,推动职业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规范与创新实践——基于《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66-69.

[2]陈刚.职教“20条”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2):77-78.

[3]冯逆水.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思考[J].学园,2017(15):118.

[4]孔全会.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规划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6):57-61.

猜你喜欢

职教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
职教中心“被托管”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
现代职教的“典范”
国内职教动态信息若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