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类院校音乐专业古筝乐团的舞台实践与创新探究

2021-03-01韦馨蕊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7期
关键词:合作多元化创新

韦馨蕊

摘 要:古筝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乐器之一,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今筝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便促进了古筝将会拥有更大的舞台以及更多元化的表演形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古筝乐团就是以古筝重奏的形式出现在了现代发展之中,它拥有了不同形式和风格上的创新,而舞台实践便是古筝乐团的核心学习,新的表演形式的发展,也会让更多新的东西浮现,这终究离不开创新学习,也将成为当代古筝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

关键词:合作;创新;多元化;新作品

一.小舞台大合作

第一,任何舞台呈现出的现场演奏都不排除失误的发生,因为失误会根据不同演奏者的熟练程度、演奏时的心态、突发的临时状况等原因发生的一个概率问题,然而这正是现场演出与音乐现场播放音响的不同之处,一个完美的现场演出,不全是用一个零失误的标准去衡量,而是演奏者在舞台演奏时的随机应变能力和最终呈现出的演奏效果。

第二,古筝乐团的合作演奏与独奏演员的演奏在舞台上发生的失误不同,一个领奏成员的失误会很容易影响到其他成员,因为在筝团演奏中,气息、音准、节奏都是严格统一的,而领奏者起着核心领头的作用,所以在筝团的演奏需要每一位成员不仅要对自己声部的节奏,气口十分严谨,还要熟悉其他声部,这样在合作演出时,面对失误的发生,才可以做到临危不乱,准确进入到下一个节奏点中,而合作的精髓在于,当有成员失误时,其他成员可以有所发现,从而提高声部整体效果,以达到演奏时的完美呈现,所以舞台合作是一个筝团发展的关键一点。

二.声部合作中的领导性和团队动作的统一性

1.声部长的领导性

一个优秀的筝团,一定是由高要求专业素养的成员组成,而声部长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核心成员,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要有带动筝团的领导力,当声部进入时,由声部长领奏进入,他的气口气息以及节奏律动是至关重要的,这完全影响着整个团队的节奏感,所以,一个优秀的筝团不仅成员音乐素质高,声部长的心理素质和领导能力也是要更胜一筹。

2.整体动作的统一性

没有严格要求的筝团就无法走的长远,而对比室内乐,筝团就与其不同,筝团在呈现音乐的基础上,更注重整体动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每一位成员抬手的高度和气息的急缓都要做到高标准上的一致,整齐划一。

三.筝团诠释作品的自由创新

1.丰富的音响声入人心

第一,古筝乐团在演奏时,虽然和独奏者演奏时的情感把握自由和发挥尺度有所不同,但给听众带来的感觉和效果都是一样的。

第二,相比独奏者,筝团的演奏让多声部融合,声音效果上更加丰富,团队的默契配合,可以让整体的旋律更加有画面感,成员的相互合作可以表达出更多的音响效果,举例(见例1),这是一首于2020年8月,由安徽师范大學音乐学院方权一教授所创作的一首新古筝乐团作品《徽之情》中的尾声部分,一声部再现乐曲的主题段落,相比作品一开始的主题呈现,演奏时演奏者想表达的是没有任何多余的声音,只有水滴在石头上,主题旋律安静的出现,而尾声中的再现部分主题旋律,更多是在刚刚快板的激动,欢快结束后,所呈现出一种雨碎江南的场景,为了更好的表现这样的意境,筝团的成员进行了合作表达,一声部和二声部的领奏者再现主题旋律和伴奏声部,其余团队成员运用古筝技巧上的转化,左手捂弦,右手遥指,模拟出风声,从而更好的诠释了作曲家想表达的意境,而这一部分如果是一名独奏者演绎,就无法像筝团演绎的方式更加声入人心。

2.二度创作

第一,一首作品先是由作曲家一度创作赋予其生命,再由演奏者二度创作带来新的活力。当筝团演绎一首作品时,首先演奏人员要对其作品有很深的理解,不止是领奏者,更是整个团队所拥有的一个核心,以及对这首新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风格的认知和把握。

第二,当笔者作为乐团的演奏者,要去思考怎么演,如何给这首作品带来不一样的,甚至更好的东西时,这就是演奏者要学会二度创作的重要性。举例(见例2),再举这首方权一教授所创作的《徽之情》部分乐段为例,笔者的大学专业古筝乐团作为首演乐团,没有其他乐团演奏的示范和模版,并遇到了演奏过程中的难题(如下)这一连接部分需要筝团两声部同时进行转调和演奏,紧接着要连接新的快板段落,那么演奏过程中将会出现空白时间,而这个空白时间会影响到整首作品的意境和连贯性,连接部分结束后突然没有了音乐,这非常容易让听众出戏,而这时作为一名演奏者,需要用自己在专业上的熟练程度以及经验进行二度创作;最终,筝团将一声部与二声部的连接部分岔开,先是由一声部进行双手快速指序,二声部在一声部演奏时进行了转调移码,紧接着二声部衔接乐句,一声部进行转调移码,最后渐弱,重起快板段落,这样的二度创作后,让这一连接部分的表达方式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更能让听众走进这江南的烟雨中。

猜你喜欢

合作多元化创新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