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质量对策分析
2021-03-01宗帅李霄迟硕宋家辉陈华彬
宗帅 李霄 迟硕 宋家辉 陈华彬
摘 要:工程机械车辆的安全运行有助于各项工程项目的正常开展与顺利进行,重视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提高其维修质量与维修效果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实际,首先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工作所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上述问题深入探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量的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工程机械车辆;现存问题;车辆维修;策略探究
工程机械车辆在我国各个领域(如农业、工业、建筑业等领域)都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工程机械车辆的发展情况于某种意义而言影响着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技术迎着改革的春风,踏着新时代的步伐走在蓬勃发展的道路之上,其覆盖面积、应用程度、辐射范围都十分地广泛,这显然已经是时代大势之所趋[1]。然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现阶段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工作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积弊,亟待进一步完善与优化。面对这种情况,探究信息化背景下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量的提升路径势在必行。
一、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一)维修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缺乏规范化管理,使得车辆装置、零部构件等设备因维修保养不当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极大地增加了工程机械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管理十分冗杂、繁复,缺乏系统性,致使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混乱不堪,不利于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稳定推进,不利于工程机械车辆维修效率、维修效果的有效提升,并给工程机械车辆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信息化程度偏低,维修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体系的信息化程度严重不足,车辆维修工作者的专业水平、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较低,致使车辆维修工作者无法真正理解并有效掌握信息化背景之下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系统的实际内容与具体要求。作为车辆维修工作者本身肩负着十分繁重的车辆维修任务,工作难度大、工作强度高,在车辆维修与保养过程中,维修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维修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车辆实际维修保养过程中,维修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车辆维修与保养工作,不利于工程机械车辆维修效率、維修效果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现如今我国车辆维修技术乏善可陈,维修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无法与当代车辆维修市场的实际需求完成有效适配,不利于我国车辆维修市场的长效发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量的提升策略探究
(一)构建并完善维修管理体系
现目前,我国的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管理体制尚未完善、缺乏规范化管理,使得工程机械装置维修管理等情况屡见不鲜、层出不穷,极大地增加了工程机械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要想真正意义上将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必须构建一套可行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的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体系。首先,应该根据不同种类的工程机械车辆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车辆维修方案、车辆保养策略与车辆检修制度,以保障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保的及时性和实效性,从而最大程度上延长工程机械车辆的工作年限。其次,在工程机械车辆的实际维修环节,应该充分考量车辆在投入营运的实际情况状况,并将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市场与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予以有机整合,为车辆的故障部位、零部构件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维护方案,完善并健全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以期促进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效率、维修质量、维修效果的有效提升[2]。再者,构建包宿制度,进而保障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与稳定推进,为工程机械车辆维修效率、维修效果的有效提升以及工程机械车辆的正常运行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我国应该完善并健全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管理机制,并持续加大工程机械车辆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力度,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维修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合理性,从而避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提高工程机械车辆安全运行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二)提高信息化程度与维修人员的专业性,创新车辆维修技术
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车辆维修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中,车辆维修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对车辆维修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车辆维修监督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促进车辆维修监督管理相关的数据资料的互相沟通以及信息的交互共享的有效实现,让车辆维修监督工作更具智慧化、智能化,切实提升车辆维修监督管理工作的及时性与实效性,进而全面保障车辆维修监督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及稳定推进。此外,还必须创新维修技术,尤其是车辆诊断技术、动态监测技术、维修技术等,在此基础之上,从车辆维修市场的实际需求处发,甄选、引进、培养专业能力强、维修水平高的综合性高素质车辆维修技术人员。与此同时,作为车辆维修工作者应该树立精益求精、严谨负责,在车辆维修与保养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车辆维修与保养工作,从而促进工程机械车辆维修效率、维修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优化维修市场环境,强化维修市场监管力度
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我国还应不断完善工程机械车辆市场监管体制,不断强化车辆维修市场监管力度,构建和谐的市场环境,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市场的长效健康发展[3]。另一方面,除了及时更新车辆维修技术、提高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外,还须规范车辆维修市场,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并对各个部门间进行责任划分,健全工程机械车辆维修市场机制,促进市场供需求保持平衡。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质量、维修效率、维修效果与车辆安全运行息息相关,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重视度、关注度尤为重要。展望未来,为促进工程机械车辆维修质量的显著提升,必须构建并完善维修管理体系,创新车辆维修技术,优化维修市场环境,强化维修市场监管力度,加大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力度,进而推动我国车辆维修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潇遥,张静璐,周景琰,梁于浩.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质量对策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8,014(022):222-225.
[2]张志宝,孙潇逼,张子良,王美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质量对策分析[J].工程机械车辆科技研究(下半旬刊),2020,004(031):114-120.
[3]王瑞,孙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高工程机械车辆的维修质量对策分析[J].南方农机,2020,(1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