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21-02-28张超
张超
编者按: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其中,“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是党中央交给教育的重大任务。
近年来,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以下简称“天津市教育两委”)实施精准帮扶,集中力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从组团支教、职教援助、网络扶智、消费扶贫等方面深度开展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补齐了贫困地区教育短板,书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再去支教一次,我爱那片土地,爱那里的孩子。”“希望通过我们的爱,让每个本该有梦的孩子,继续坚持他们的梦,遇见教育带给他们的未来。”“从未想过会留下什么,但我更懂得了什么叫去到需要你的地方,在需要你的地方发光发热。”天津支教大学生的话语真挚而朴素。
“从他们的话中,我感受到了奉献的意义、青春的担当和奋斗的力量。”天津科技大学大学生实习支教团带队教师尹娜说,“支教的经历深刻地改变着支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人生规划和理想追求因支教而升华:有的支教大学生不忘支教初心,成为了今年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再次回到新疆;有的在疫情期间主动报名参加学校的线上课程辅导志愿活动,为抗“疫”医生子女辅导数学课程,身体力行地为抗“疫”助力……”
自2018年开始,天津市教育两委每年分2批、每批选派300名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一举措是全国援疆工作的首创,反映了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重点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成为天津脱贫攻坚的一张闪亮“名片”。
多年来,天津市教育两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要求,精准发力、靶向施策,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重要作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努力展现天津教育新作为。
变“输血支教”为“造血兴教”
和田地区民丰、于田、策勒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少数民族聚集的深度贫困县,县内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教师资源严重短缺,师生比例悬殊,严重制约当地教育教学发展。
自2018年至今,市教育两委已选派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农学院5批、10所学校共1500余名大学生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
在支教实践中,支教团师生传承和弘扬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克服了嘴巴起泡、流鼻血、嗓子痛、跳蚤叮咬等诸多环境不适的困难,克服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病号增多等各种难题,圆满完成了援疆支教任务,不仅将优质教育资源带进了当地学校、幼儿园,而且将同心向党、民族团结的精神根植在学生和家长的心中,得到了和田地委和天津援疆指挥部的高度肯定。
天津派出支教教师数量之多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多年来,市教育两委选派政治可靠、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干部教师开展“组团式”支教。支教教师立足当地实际情况,从学校管理、办学理念、师资培训、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进、办学条件改善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援助,推动受援学校优质发展,带动受援地区更多学校共同发展。在受援地倾力打造“名校名师”,搭建教师培训基地、教学研究中心和教学理念传播中心,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丰富创新学校课程,全方位帮助受援地树立规范性教学标杆。和田地区天津中学、策勒第二小学、和田职业技术学院、承德应用技术学院等学校目前已经初见成效,较好地发挥辐射作用。
同时,天津市组织“讲师团”开展“送教上门”活动,通过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业培训、现场授课指导等形式,开展精准帮扶,提高受援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2020年秋季开学前,市教育两委精心组织南开中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新华中学、实验中学5所学校,遴选20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赴昌都,为当地136名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培训效果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参训教师的高度认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教育局局长巴桑次仁说:“天津市选派‘市五所的优秀教师来昌都送教,体现津昌情深,反映对援藏工作的重视。这次培训带来天津人民的深情厚谊,带动本地骨干教师的全面成长。”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向天津老师学习,努力提高育人本领和教学能力,为促进昌都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职教扶贫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
天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充分利用示范区的优质资源和建设成果,针对帮扶对象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和需求,创设“五五五”职教帮扶模式。对援建学校进行分析,从当地产业结构、谋划专业组群布局、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五层次帮扶运作,对职教帮扶区域实施系统援建、品牌整体输出、专业结对共建、师资轮岗培训、学生定制培养五模式助力发展,对师资培训开展标准化教授、定制化传授、岗位化实授、转岗化精授、跟踪化讲授五法授课推进,从而实现职教扶贫从“大有可為”到“大有作为”。
承德应用技术学院、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和昌都职业技术学校基本是按此模式建设,当年建成,当年招生,已成为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柱”。例如:天津援建的和田地区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援派教师想出了“派、送、请、联”4种方式,先从天津7所职业院校中选派一批教师赴和田实地帮扶;再从和田选送教师到天津4所高职院校参加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培训;天津一批批职教专家也纷纷被邀请到和田进行职教理念、规划设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指导交流。随着津和两地结成长期帮扶对子,津和师生“同上一堂课”也即将变为现实。如今,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当地职业教育的龙头校,目前正在筹建二、三期工程,同时联合和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和田技师学院,打造职业教育园区。
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制订最适合的“帮扶方案”,天津职业教育推出了“一地一策、一项目一招法”的精准帮扶模式。如:市教委遴选出12所高职国家级示范校和骨干校、14所中职国家级示范校分别与甘肃26所职业院校建立学校间“一对一”帮扶合作关系。如针对新疆和田地区的“院校援建实行优质基因嫁接与全程监控”,针对新疆、西藏等地的“学生培养两地协同定向就业”,还有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职教品牌整体输出”,等等。这些个性化的菜单服务让职教帮扶的“天津故事”生动、高效、精彩,使贫困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个人脱贫带动家庭脱贫。
万里扶贫“一线牵”
近日,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民族小学青年教师吴甜甜依托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带领本校和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同上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互动课。课后,两地学科负责人、教师进行了教研点评交流。这样的跨省教学教研方式,是文昌宫民族小学常态化开展跨省帮扶送课的写照。
特别是,市教育两委把网络扶智工作列入天津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积极推进天津与受援地区远程教学资源共享。依托天津市校际网络同步教学系统与甘南藏族自治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多地实现常态化远程教学教研。市教委通过“天津市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市、区、校三级资源9.55万条,师生共享资源220万余条,建设数字化校本课程共28000门,优质课程资源与对口支援地区共享。
天津市南开区联合区域内8所学校与新疆、甘肃30所中小学形成课程研发与应用共同体团队,利用南开区“云动”课程资源平台,共建课程资源,研究和探索大规模在线自主学习新模式,引领共同体成员协同发展;西青区将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向河北平泉市、甘肃景泰县和麦积区开放;东丽区将优秀教师课程刻录成光盘共享给帮扶的四县65所学校。
同时,市教育两委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化设施支持力度,完成援建承德5所学校5间教室建设远程教室的任务,实现当地与天津市校际网络教学系统对接,帮助对方开齐开好音乐、美术课。启动黄南藏族自治州10所学校10间信息化教室,与天津市中小学开展远程教学工作。天津市滨海新区10所学校同结对学校组织多场远程互动教学活动,双方反响良好。
“结对帮扶”聚大爱
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学生依丽米努尔家庭困难,天津援疆教师卢亚军刚接触她时能隐隐感受到孩子的抵触情绪。卢亚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助这个孩子,她将那份对自己孩子的母爱延续到和田,延续到她的维族女儿依丽米努尔的身上。
她安排依丽米努尔做自己的课代表,经常自费给依丽米努尔购买书本,和孩子一起过节、过生日。后来,依丽米努尔的父亲因病去世,卢亚军用母爱的温暖陪孩子度过痛失亲人的时光。
依丽米努尔流着眼泪说:“我失去了爸爸,但我有了一位天津妈妈。”每次见面,依丽米努尔总会亲切地叫她“卢妈妈”,并送上热情的拥抱。
从市教育两委到基层学校、从市教育两委班子成员到支教教师,天津教育系统全面开展“结对帮扶”,中小学实现“手拉手”全覆盖。
目前,全市927 所中小学、幼儿园与受援地区2081所学校、幼儿园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与2019年相比,2020年天津学校增加118所,帮扶地区学校增加190所。各结对校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等主题活动,并积极捐赠图书、文具,推动东西部师生交流互动、知识共享,促进西部受援地区教育加快发展。
市教育两委10位领导与10家甘肃省会宁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逐一结对认亲,依托电话、微信等通信手段,与结亲户及时沟通思想动态、脱贫需求、生产生活状况等。针对结亲户脱贫增收的实际困难,积极推动天津农学院与会宁县签约建立实习基地,并为10家结亲户送去40只种羊。市教育两委领导还多次到结亲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为结亲户早日脫贫助力。
此外,市教育两委不断加大消费扶贫力度,动员教育系统干部职工采购受援地区产品,制订扶贫产品进高校食堂实施细则,利用国家扶贫832平台为食堂购买扶贫地区农产品,帮助销售因疫情积压的农产品。增设智能售货柜411台,学校设置扶贫超市,举办校园扶贫产品展销活动周,开展“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活动等。
“下一步,市教育两委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扶贫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落实,为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天津教育力量、展现天津教育之为。”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