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研究
2021-02-28曾立火余建通朱柱忠
曾立火,余建通,朱柱忠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闽南理工学院,福建 石狮 362700;3.莆田市新度中心小学,福建 莆田351142)
1 研究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效仿苏联体育的举国体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教练员队伍、裁判员队伍,加强了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竞技体育科研机构等建设,具备了使竞技体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同时,学校体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发挥了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人才的巨大作用。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中央教育的方针和政策,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在各自不同系统领域,承担和发挥了重要作用[1]。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条件不断进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现有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21世纪我国民族崛起复兴,中央政府提出“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目标,指出必须探索一条符合新时代我国国情的体育发展路径。1999年,我国体育总局、教育部提出“体教结合、体教融合”等措施发展体育事业。同时,借鉴欧美来发展国家体育体制建设,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不可能各自平行发展,它们必定会交叉汇聚融合在一起,因此应以合作态度,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路线,这样才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合作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福建体育局、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福建体工队、厦门体工队、泉州体工队、莆田体校等地域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有关政府体育官员、教练员、高校体育教师、中小学体育教师等各体育界人员三十余人次,通过微信、QQ、邮件等交流以及各种形式访谈,收集和整理第一手有关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在集美大学图书馆重点查阅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教学与训练、博弈论等相关书籍,并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以“博弈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等为关键词,搜索了754篇论文,笔者根据需要对文献进行了详细整理归纳。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微信、QQ、邮件等各种形式,对福建省体育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表1),访谈重点是关于福建省大中小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合作的内因、必要性、形成特征及优化策略等相关内容。
表1 访谈咨询专家信息
2.2.3 逻辑分析法
我国体育事业历经岁月的沧桑,历经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扮演不同角色几个阶段,课题组认真查阅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相关文献,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人文、体育历史学等学科知识,结合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历史背景以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逻辑的分析研究。
2.2.4 对比分析法
根据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比分析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同异之处,运用博弈论寻找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优化策略。
3 结果与分析
3.1 合作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内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水平不断发展,学生健康体质呈下降趋势成为社会关注问题,党和政府也十分关心青少年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关于增强我国青少年体质意见,我国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教育亦采取一系列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新时代要想青少年全面提升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应该本着合作发展的眼光推动竞技体育向学校体育纵深渗透,原因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新时代学生个性比较活跃,喜欢展现自我,那么竞技体育恰恰符合青少年需求,较好地弥补学校体育短板,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共鸣。二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体育文化生活并提高体能素质。竞技体育独特的文化功能有利于学生形成坚强的意识品质和自我挑战精神,恰好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主旋律。三是激发学生兴趣,这是增强体质的良药学校体育尝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但是效果微不足道,而兴趣是人生最好的导师,加上竞技体育影响力较大,它能够与学生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兴趣的契合点;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能够释放无限魅力,吸引越来越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体育,促进学校体育不断发展。
3.2 合作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必要性
3.2.1 体育战略层面:促进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
以合作博弈论为导向,推动我国各项体育事业协调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战略策略,这种战略举措有利于推动我国学校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推动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举国体制,以竞技体育为导向,投入了过多的财力,而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学校体育发挥作用有限,造成学生体质连续二十多年下降的尴尬局面。政府要扭转局面就得推动体育改革,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二是整合体育资源,精简机构,推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发展。一直以来我国施行竞技体育优先政策的战略形成了一套以体育局为重的竞技体育机制,学校体育以教育系统形成一套机制体系,即形成两套系统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利益壁垒。应该呼吁双方协同合作,避免各为利益及各自发展,应该互相整合体育资源,精简机构,形成高效机制。三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应协助配合,共同推动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发展。我国各级大中小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内容、课时等方面完全没有自主权,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俱乐部没有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三者之间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本着合作博弈论眼光,学校体育要有充分的自主权,竞技体育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协助配合学校体育,两者共同推动体育俱乐部和协会发展,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2]。
3.2.2 政治战略层面:符合中国新时代的国家政治战略理性思维
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高瞻远瞩,党和政府领导人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体育战略目标,理性指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在实施体育转型改革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均衡融合社会化、职业化发展,这符合我国新时代伟大民族复兴的愿望,以及竞技体育去政治化并融入大众体育服务的利益诉求。我国竞技体育历经几个阶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是我国政治层面的教诲,同时也是体育层面的教训,当前我国吸取了历史教训。当今的中国不同往日,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金牌至上战略不再符合我国政治战略和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不符合中国政治理性思维,更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与民众的生活需求。因此,我国竞技体育必须理性回归,我国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当前体育事业必须深化改革,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路径。
3.2.3 经济战略层面:促进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理性回归在经济层面上有利于我国形成体育产业体系,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逐渐繁荣,社会民众的体育参与与消费水平不断上升,以职业体育为导向的竞技体育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对体育产品服务质量的需要呈上升趋势,以我国体育产业为契机,形成以竞技体育为契机的局面,并不断完善和调整体育产业。我国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关联密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职业体育的本土品牌化发展,体育品牌之间的互动,出现了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品牌性赛事,比如“安踏”“李宁”等赞助我国以及各国选手参与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国政府财政负担。二是体育市场化和商业化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开展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使我国财政支出负担较大。竞技体育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政府承担大部分经费,这样就使得群众体育费用紧缺,不利于社会体育发展;学校体育属于公共事业,政府承担着全部费用,这样不利于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事业发展必须走体育市场和商业化模式,比如国内CBA联赛模式就是走竞技体育市场化和商业化模式,目前改革产生了初步成效,值得推广和借鉴。
3.2.4 社会战略层面:合作背景下促进体教结合、融合发展,促进体育文化认同感
通过合作博弈论整合体育资源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协调融合发展,同时也能增强我国社会不同人群和阶层的社会凝聚力和体育文化认同感,符合当前我国新时代发展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要求。今年我国深陷新型肺炎疫情影响,尤其是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学校推迟开学的现状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当前,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如何开展成为我国体育面临的问题,疫情爆发后,学校体育平台在线上课和竞技体育协调开展在我国陆续展开。国家体育总局,充分整合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资源,旨在激发全国人民利用现有条件参与体育组织活动的热情,这是竞技体育融入家庭的方法和手段,能帮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提高抗阻疫情效果。同时我国是56个民族国家,通过竞技体育平台和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交流,能增强体育文化认同感。
3.3 合作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形成特征
3.3.1 政府主导作用
在我国竞技体育中,政府扮演了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等身份,承担着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学习、工作等一切事宜,形成金字塔结构的竞技体育。因此,要构建合作模式,政府首先要起主导作用,做好借助学校体育力量更加有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政府出于满足政治、经济、体育市场等社会需求的目的,主动引导合作项目,经过多次调研、考察和认证,组织体育局和教育局部门联合召开关于合作培养体育人才相关会议,征求社会专业人士意见。加快进行关于合作培养的相关政策、内容的协商研讨,尽快出台一系列合作培养政策,为双方合作培养提供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保障,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形成体制机制。
3.3.2 寻找合作意向
政府要有意向地按照竞技体育项目人才培养需求,对各级单位体育机构和学校发布合作项目信息,参照合作培养标准对有意向和具备条件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查、论证分析、沟通协商,选择双方有一定优势、资源互补优势的力量进行合作。政府要对竞标单位提出培养目标和要求,针对双方合作培养后备人才一系列问题,比如合作形式、奖罚机制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政府、双方单位要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合作意向也是双方利益博弈阶段,如何更好地保障双方利益最大化并破除利益壁垒,这是合作的最关键环节,政府决定后也就意味着双方合作意向的开始。
3.3.3 双方沟通合作
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意味着双方必须按照政府的目标和要求培养人才,竞技体育单位与学校体育单位要签订合作协议,双方要履行好职责和做好分工,共同承担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责任。在合作或者培养过程不可能风调雨顺,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变化,特别是双方在培养过程中遇到利益冲突、管理等问题,政府部门在这时要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借助制度优势或者依靠社会力量,在双方合作培养过程中不断调整培养模式和扶持力度,促进双方合作的磨合,提高双方合作效率。
3.3.4 最终认可合作
2)从自身特点出发,鼓励务实的求职心态。高职大专生求职过程中心态要平和,根据自身的实力确定就业期望值,尽快转变就业角色,主动接受市场的选择、竞争和考验。不要期望一次就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愿意从基层工作开始,逐步提升职业岗位。正确看待和处理专业不对口的问题,坚持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纠正学生好高骛远的错位思想及“猴子式”的跳槽行为。
双方合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体育优秀人才,只有达到政府的预期目标和要求,才能提高双方利益效益。政府同时会利用制度优势和社会资源,通过双方合作招标的方式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这样政府才能获得政治利益,合作双方单位才能相应获得应有的利益,达到三方多赢的的效果。同时,这也能激发合作单位继续合作的意愿,双方能够自觉有动力履行职责和义务。一旦确认合作:一方面政府要承认双方的合法平等地位,确保双方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单位在政策措施、资金、社会资源等方面要相互共享,不断创新,完善管理机制,从而达到政府预期效果,形成有效、高效、联动的循环合作机制。
3.4 合作博弈论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优化策略
3.4.1 建立双方合作机制,呈现合作态度
为了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政府和双方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单位不能各自发展,各自为政,必须从如何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出发,转变合作态度,政府有责任为双方单位合作建立平台和机制[3]。政府要促成双方单位合作意向,起到为双方单位搭桥和穿针引线作用。政府要放低自身姿态,加强双方合作单位调研和考察力度,得到双方单位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政府对合作目标要求较高或者是强加于合作单位,往往会事与愿违。为了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政府要转变思维方式,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与双方单位沟通、交流、协商以不断取得双方信任。政府在中间要打破双方单位利益关系以及利益壁垒,平衡双方单位关系,努力构建适合双方单位合作的机制。
3.4.2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协调创新发展
举国体制体育顶层设计制度已经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需求,旧体制集中全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而群众体制发展缓慢,产生了一系列弊端。竞技体育发展在政府政策和框架结构上发挥了组织领导的作用,形成了以竞技体育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体育事业要想发展好,政府必须要深化改革,完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其作用。党和政府重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国家宏伟体育战略目标。然而,政府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时会涉及诸多因素,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产生作用的第一要素,这就要求政府特别重视创新合作内容。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政府要在宏观理性政策和完善顶层设计框架下,结合社会需求对合作培养模式、内容不断升级和创新,完善培养管理机制[4]。
合作博弈是政府与双方单位之间形成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其产生的影响关系到政府与双方单位培养体育优秀人才的质量和效果。以往政府承担了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全部财政支出,导致两套体育系统各自发展,各自为政,形成的交集或者达成的合作很少,达不到协调创新发展的目的。因此,要想合作具有常态化、高效性、创新性,政府必须要整合精简双方之间的机构,明确双方合作职责和权限,提高运行效率。政府为减少财政支出以减轻负担,可以出台优惠政策和措施,提供资源扶持,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吸收多元化渠道筹集资金,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以多种方式共同与政府协同培养社会优秀体育人才。
3.4.4 建立双方考核体系,保障合作有效监管
政府与双方单位合作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评价和考核体系,防止双方合作出现一系列问题。双方合作要根据政府培养人才目标要求完成。政府要随时关注合作培养的实际情况以及效果,进行多方面考核,要关注到后备体育人才质量和队伍建设、资源等方面。同时,政府还可以借助社会力量建立合作监督和考核体系,对其合作成果进行客观科学的全面评价。政府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对合作单位进行合理评估和公示,对完成好政府目标要求的单位进行奖励和褒奖,对于消极应付没有落实好的单位,进行责任问责。政府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监管,避免政府职权干预,充分保障合作的有效监管。
4 结语
综上所述,推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必须培养符合新时代的优秀体育人才。后备优秀体育人才储备必须依靠两股重要力量,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承担着重要历史使命和担当,政府需要在两者之间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促进两者之间合作协调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政府如何与双方形成有效合作涉及诸多问题,党和政府也通过了一系列体育系统改革,并初步呈现出效果,比如国内“CBA” 篮球体制改革、各高校合作成立“中国排球学院”“中国田径学院”“中国足球学院”等学院[5-8]。这些都是政府与双方合作形成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推行。未来我国要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政府与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推进和创新,通过建立双方合作机制、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精简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双方考核体系以及借助社会力量协调培养复合型优秀体育人才。这一方面能为我国竞技体育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另一方面能不断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