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大碗”

2021-02-28

银潮 2021年2期
关键词:肉糜酒席糯米饭

在大米饭都不一定能顿顿管饱那年岁,如能吃上一顿“肉大碗”,对庄上人来说,是难以企及的奢望!这与平常日子里偶尔搞点荤腥打打牙祭可不是一回事,得碰上男婚女嫁、砌屋上梁、贺周做寿等正经大事,亲戚登门随礼,才会摆上这“肉大碗”。

也有人把“肉大碗”说成“六大碗”,其实,庄上人习惯将正规的酒席称之为“肉大碗”,酒席上必定有“肉”,而且,这“肉”属主菜、大菜。“六大碗”则是从菜的数量而言,也并不就只是六道菜,乃概言菜之多,一道又一道,实质上也是指酒席,不摆上满满一桌大碗菜肴,就不像酒席的样儿。

吃“肉大碗”,少不了“红烧肉”和“肉坨子”这两道菜。“红烧肉”是大菜,“肉坨子”是硬菜,没有这两道菜肯定不能算是“肉大碗”,这酒席绝对撑不了场面。俗话说“无鱼不成席”,然而少了“红烧肉”和“肉坨子”,那酒席就够不上规格,简直不成体统,得罪了“舅老爷”,会当场掀翻酒桌子。

办大事,肉的用量很大。通常,按照主家择定的吉日,舅、姑、姨等一干长辈、老表们提前一天到来,正日又一整天,第三天中午吃罢“散席酒”,宾客才陆续回去。有时,路远难得走动的亲戚还会留上几日。也有的主家办完事,弟兄姊妹轮着再请公共亲戚分别过上一天,即所谓的“接延”。几天酒席顿顿有肉,吃早茶也少不了“肉坨子”粉丝,没个几十甚至上百斤肉还真得挂相。买肉开销比较大,况且还要凭计划供应。所以,大多人家为了办大事,早已养好一头肥猪,提前找杀猪匠“脱白”,红的白的盛满一澡桶。

“红烧肉”随取随用,“肉坨子”却得提前做好。自家人手不够,请上邻居帮忙,挑肥瘦相间的肉条切成小块,借两三张大砧板,一人两把刀,几人一同双手轮番起落剁斩,“噼哩噗噜”拉开阵势,只见那薄刀上下翻飞,白肉、红肉混杂,砧板面上铺了厚厚一层。有人打门前经过,只听这动静,就知道这家要忙大事了。这边,小肉块被剁成了肉糜;那一边,已烧好一锅糯米饭。晾好了的糯米饭,与肉糜拌在一起,由一名稍通厨艺的大婶操作,加入葱姜末、鸡蛋清、酱油、盐、酒等佐料,用力旋搅,直至肉、米饭、调料充分匀净和成一体。待一大锅菜油烧热,将肉糜团成小元宵状,放进预备好的水淀粉里沾一下,投入滚开的油锅。不一会儿,香味塞满了厨房,漫出了院子,传遍了半个街巷。放学的孩子闻香而归,抓起热烫烫的现炸肉坨子,急不可耐地张口就咬,烫得“嚯嚯”直叫唤,吹两口又咬,嘴里“嘶嘶”地却忍禁不住,一个下去再抓起一个。

到亲戚家出人情,一般都会带上小孩,有时乃至全家总动员。平常日子过于清苦,乘着亲戚家办大事,大人尽可能也让孩子吃上几顿“肉大碗”。虽然酒席上不一定安排孩子就座,但自会有奶奶、舅母、姑妈、姨娘之类女长辈关照,在厨房忙里腾空盛碗饭,上面堆满“红烧肉”和“肉坨子”,这实实在在的“肉大碗”吃得小家伙嘴上油嘟嘟的。遇有本庄队上人家大事正席请庄客,关系较好的,也会带上孩子一同赴宴。席间,把小孩抱坐在大腿上,自己吃酒的同时,穿插夹菜给孩子吃。带了孩子的大人也很自觉,上到“红烧肉”“肉坨子”,自己会留意少吃一些,从自己的“份儿”里匀给小的吃。也会有热心的桌客,推说自己嫌肥、怕腻、胃口不好等等,有意多夹几筷子菜帮着照应小孩。

10 来岁的孩子,大人就不便带着出席了。遇有哪家做事,“跑忙的”上门约庄客,为了让正长身体的孩子多点油水,就推说自己另有事没空,到时让儿子代替前去。而后,认真地交代儿子参加酒席的一应规矩。先是座位,哪里是上岗子,哪里是下岗子,上岗子主人家都有特别的安排,下岗子也有讲究,还有斟酒的位置,有的主人家也有人选,其他位置可以随便坐。但这还要看人家堂屋放了几桌,不同的摆放,座位大小也相应变化。再是礼数,要晓得尊称长辈,少插言、不乱说话,咳嗽时注意避开一旁等等。最紧要的,反复叮嘱:“红烧肉”上桌,切莫先动筷子,老规矩要等主人出面打好招呼,再燃放一挂小鞭,这才可以开吃。吃肉时不要在碗里挑,只在靠近自个儿的碗边搛;吃“肉坨子”,人家是按每人3 个上碗,最多只能吃3 个,切切不可吃超了,馋死了也得忍住、熬住。

正因为难得吃一回“肉大碗”,所以有人吃了“肉大碗”免不了会炫耀一番。吃了酒,满面红光,嘴唇油亮,倒背着手踱着方步,一摇一摆。有人的地方,特意停步搭话:“都在这做什哩呀?吃了吗?”微微的酒气熏人。“啊吆,这看上去刚吃了‘肉大碗’么?”抬了抬下巴:“嗯啦,才在西头老孙家。不错,不错,‘肉坨子’里糯米饭不多。”还有没吃“肉大碗”也装相的,炖咸菜放了点油,热乎乎的饭吃得头脸发汗,脸色竟也微红,吃完并不擦嘴,留着油光,径往街口而去。路边折一段扫帚枝儿,边走边剔牙,见了人,煞有介事地吐出塞牙的内容。“吆吆,今儿又吃了‘肉大碗’?”路人明知故问。“哪块呢?小咪咪,咪了两口罢了。”他也故作谦虚。又有人高声道:“大队干部常常有人请,看你三天两天‘肉大碗’,你倒快赶上大队书记啦。”久而久之,这人便得了个绰号叫“二书记”。

“肉大碗”真的叫人羡慕,一年到头累苦累活,一日三餐清汤寡水,肚里无油,嘴中无味,梦里有时都梦着吃“肉大碗”。关于“肉大碗”那些事儿实在无法言尽,其中滋味比“红烧肉”和“肉坨子”更为丰富、绵久。

猜你喜欢

肉糜酒席糯米饭
熏酱肘的加工技术
小年夜里赤豆糯米饭在飘香
糯米饭
韭黄春卷
重阳席上赋白菊
跟踪导练(一)2
何不食肉糜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移风易俗度在哪里
清风拂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