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2021-02-28陈军
陈军
摘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智慧统整和知识统整的特性,创新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问题导向推动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育人目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法
引言: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价值在于具有智慧统整和知识统整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其课程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性,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开展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和推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发展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础,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有别于传统学科,为更好地利用其特性,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点拨、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并且尽可能地将学习兴趣贯穿到整个实践活动中。具体来说,在价值观正确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定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与目的,设计活动步骤,教师只做观察者,在适当的时候在方法和技巧上做点拨和引导。以兴趣为导向,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维持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热情。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透过真实的表象直达事件的本质,并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创造性的方法解决综合實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将学生的探究行为引导到深层次内容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能够在行动之前,以创新的思维指导自己的实践。
最后,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还要发挥好课堂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适应性,使之更好的为服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来说,教师一方面要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教师在给予学生指导的过程中要讲究指导的方法和策略在整个活动中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勇于尝试,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收获知识,也能实现创新能力培养。
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整合学生的生活元素,并且将生活元素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从真实的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做好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并且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学生的生活元素,这样才能搭建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索[1]。高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就能够在观察过程中涌现出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创新能力。
例如在以环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环保现状,说一说哪些环保行为和措施是切实有效的,哪些是有待完善的,又有哪些危害环境健康的行为需要改变?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选定研究主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数据——探究解决方案——验证实验结果——讨论总结——得出成果。在这样的明确行动路线下,让学生自命题按照步骤进行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会发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要结合本地区的风俗习惯,来研究相应的垃圾分类桶的比例、大小和摆放位置,这样才能确保垃圾分类能执行到位;调查台风对地区的行道树的影响,应用生物、物理、地理、数学的综合知识,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如何利用外来入侵有害物种,变废为宝?在这种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找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例如,向有经验的专家请教、查阅书籍或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查阅资料、通过实践观察记录总结、通过科学实验验证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都能够以多样化的方法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便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三、问题导向推动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需要学生积极思考,才能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中为学生搭建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展开思考和讨论。因此,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育人内涵,根据活动的主题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在问题情境设计中要考虑问题的有效性和问题的适应性,既要确保问题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规律,又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创新思维能力[2]。在接下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将创新思维能力转换为创新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开展方式不同,不适合传统的知识讲授的方式,适合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环环相扣的学习活动来推进,而达到教学效果。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把学习活动分解成具有逻辑关系和递进关系的若干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实践。例如在以蓝瓶子实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一个小组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蓝瓶子反应速率的影响、一个小组探究反应条件对蓝瓶子反应现象的影响、一个小组探究不同指示剂带来的变化、一个小组调查除蓝瓶子实验外的还有哪些钟摆实验、一个小组调查生活中的钟摆实验现象有哪些?一个小组探究饮料中的蓝瓶子实验现象。在这样的密切相关、迭代递进的问题驱动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司其职,开展头脑风暴,以多样化的路径收集资料,在小组活动中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整理,最后通过小组间的成果汇报,使每一个同学都获得关于研究主题的较全面系统的知识。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团队协作、也有学生的动手实践、语言表达,学生在过程中,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结语: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目标追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下教师应当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指导方向开展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搭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思维活力,积极探索实践,不断的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这样才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 倩.扬生活之帆,乘实践探索之船,航创新之路——解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22.
[2]赵 娜.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研究[J].读与写,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