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三年级作业优化与实施
2021-02-28陈媛
陈媛
【摘要】作业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直接体现。从目前来看,有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会让学生形成定式思维,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积极性,使“减负增效”的教改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优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依然习惯搞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厌倦做数学作业。对于班级里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如果作业的形式缺乏创新和拓展,也会影响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期待。就学校而言,该如何优化课业设计,如何减轻学生的压力,这无疑也是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难题。
基于此,大力贯彻和落实双减政策自然刻不容缓。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一项重要内容,自然也应紧握“减负增效”的旗帜,要求数学教师能够认真研读和创新解读相应的理论,优化作业设计,还小学生一个健康温暖的学习天地,助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作业的应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感性的阶段。数学教学中融入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对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增加经验积累、提升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交汇处设计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经历和体验,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比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吨”这一内容时,由于吨这个单位不能像克与千克那样,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方式亲身感受,对学生来说,认识“吨”比较困难。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布置一个课前小调查作业,找出生活中跟千克有关的物体,并亲自拎一拎,感受其重量。学生通过生活物体的举例,从而增强直观感知。
比如学习完归一和归总问题后,笔者设计了如下作业:你可以用32÷4×9或者12×6÷9编写一个或几个数学故事吗?学生基于自己的理解去寻找归一和归总问题的生活模型,学生能通过现实生活去感受数学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与实践探究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深度性
在单一的数学作业中,答案是统一的,评价作业也只有“√”“×”两种方式。而在探究性作业中,更加强调的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考,体现出了个体思考的差异。探究性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兴致勃勃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育不断变革发展的当下,教师设计作业时应着力突出探究,重视以实际问题为载体,设计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探究作业,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研究角色,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或是个人独立或是分工合作地发现、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发展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 教学完“周长的计算”后,笔者设计了如下实践探究性作业:
1.动手操作
拼一拼,用四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你能拼成什么图形?
画一画,把你拼出的图形画下来!
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想一想,观察这些图形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观察比较
这些拼成的图形跟单独的4个正方形周长总和相比较,周长相差在哪里?为什么这些图形中,正方形的周长最短呢?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周长的计算方法,还延伸出了很多其他发现:当边长重叠的次数越多的时候,拼出的图像周长越短,反之则相反。
三、与学生个性相结合,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点是新课标提出的全新要求。如果作业的难度一致,那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很难独立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无法得到有效的拓展和提升。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和思考问题。以个性化的作業设计为切入点,真正体现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和针对性。不同作业中所包含的问题较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作答。这一点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最终的学习质量和效果。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学完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来帮助他们梳理所学的知识。这时教师不需要进行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可以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开始写。可以问学生“学了时分秒,你对于“时间”有何印象?随意地写写吧。”通过该作业学生可以综合性地表达对时间单位的了解,从而深化时间概念。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比枯燥乏味的练习复习课,运用手抄报等形式复习更能提起孩子们的兴趣 。手抄报图文并茂 ,又完全由学生自己发挥完成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同时,绘制的过程也是数学思考的过程,通过绘制也获得了数学活经验。甚至产生新的想法或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
教育是民生之基。“双减”政策落地带来了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 这样的历史时刻,小学数学教师当以此为契机,注重作业内容和形式,减少书面作业以及理论作业,要尽力为学生布置一些活泼的、富有层次的、探究的及联系实际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在被尊重的氛围里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因为爱上数学作业而更热爱数学,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将继续探寻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改革之路,助力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善娜. 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J]. 基础教育课程,2016(14):98.
[2]宋金津. 卸下作业沉重的盔甲——例谈低段作业设计[J]. 考试周刊,2013(22):90.
[3]姜明花.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34.
[4]胡剑红. 以减负增效为基础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分析[A]. .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四)[C].:,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