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对策
2021-02-28贺洁
贺洁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纵使唠叨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每次听这首歌,都会对自己少年时期的叛逆不懂事而内疚后悔。而同时作为一名老班主任的我,听到歌词的一瞬间就想到了我和学生之间的相处关系。我的学生每一届对我的评价都有一个词:温柔而坚定。很多人会好奇,平时看起来很严肃的我,总能得到学生的喜欢,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家长们经常打电话来求助:“老师,我们真的搞不懂这个孩子在想什么,没办法沟通,他就是听你的话。”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我认为可以有以下的对策。
一、建立信任
信任,是指相信并敢于托付。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在管理和教育领域中,对管理或者教育的对象给予期许和其能力的肯定,从而获得积极正向的结果,这效应被成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信任,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首先就要树立相互间的信任,只有学生觉得班主任是值得信任的人,才会愿意与班主任沟通。一般来说,初中班主任工作都是从初一带起,一直带到初三学生毕业。初中三年,一个班的班主任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变换的。对于初一的新生,信任的建立越早越好。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开学初会给每位新生发一份《初一新生基本信息表》,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对新学校的期望等情况做详尽的了解。班主任在对这样的基本信息表格研究过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生的基本情况,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便于早日建立相互间的信任。
(一)有同理心
同理心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它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大师卡尔·罗杰斯提出。学者们通常是这样来定义和描述的: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与我国古代孔子先生提出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属于人际交往的一种。班主任又是成年人,更应该具备同理心,这样才能体察到学生的意愿,理解和帮助学生。这样才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值得学生信任。李开复认为,具备同理心并赢得他人的信任,要做到以下六点:我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首先理解他人;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不防借鉴李开复的观点,真心实意的替学生着想,在学生有困难时,将心比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当发现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不要一味的找学生的不是,也应适当地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面对学生时,不要总是展现严肃的一面,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展示真实的自我感情,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具备了同理心的班主任,更容易与学生建立彼此间的信任,才会有顺利的人际交往,才容易达到有效的沟通。
(二)平等沟通
从上文的问卷调查可知,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存在位差效应是实现两者有效沟通的障碍之一。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双方应该处在同等地位。班主任不应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居高临下地与学生沟通。班主任老师是人,学生也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尽管班主任闻道在先,但并非全能。韩愈曾说:“弟子未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弟子”。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也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班主任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学生才敢于向班主任提问,敢于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思想,为班级的事务献计献策,从而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增强信任。班主任的年龄比学生大至少十几岁,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班主任们都感觉到与学生之间是有代沟的。如何解决代沟,班主任们都表示要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所在年龄的兴趣爱好,参加学生的活动。这些都是班主任们为了实现平等交流而付出的努力。西方的沟通理论中有一条叫杰亨利法则,它的核心是坚信相互理解能够提高知觉的精确性并促进沟通的效果。它从两个纬度上划分了促进或阻碍人际沟通的个体倾向性:揭示和反馈。揭示是指个体在沟通中坦率公开自己的情感、经历和信息的程度;反馈指的是个体成功地从别人那里了解自己的程度。根据这两个纬度可以划分出四个“窗口”——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开放”窗口包括你自己和别人都知道的信息;“盲目”窗口包括那些别人很清楚而你自己却不知道的事情,这种情况是由于别人没有告诉你或由于你的自我防卫机制拒绝接受这些信息造成的;在“隐藏”窗口中的信息你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未知”窗口是那些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情感、经验和信息。
二、掌握沟通技巧
有效的师生沟通需要掌握技巧。班主任想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除了懂得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学原理,还需要不断提高与学生沟通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在学校里,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教师几乎都是能言善道、各具风格的语言大师。与优秀的班主任交谈,言语之间无不透露出说话的艺术与技巧,让人听后如浴春风,倍感温暖。要掌握语言的技巧,并运用自如,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有一条出名的沟通法则名叫雷鲍夫法则,它的核心是认识自己和尊重他人。有人将雷鲍夫法则称为交流沟通的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雷鲍夫法则从语言交往的角度,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建立合作与信任的规律。用心沟通,用真诚沟通,给予别人尊重与理解,展现他人风采与智慧,凸显自我人格魅力。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适当的运用类似的沟通法则或技巧,沟通效果定能事半功倍。
(一)语言技巧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主要有两大形式。一是面对全班,也就是一个完整的集体的沟通。二是一对一,或一对小组的沟通。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面对集体的沟通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从早上到校见到学生第一面开始,早读前的简短晨谈,上课,课间的通知,班会课,集体活动等等。在这些日常教学活动当中,班主任对全班同学的沟通,是集体的思想教育,是统一思想,鼓舞士气,培养班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的一种沟通。班主任在面对全班几十个个体差异各有不同的学生时,说话的对象是一个集体,说话的主旨应该中肯,内容所针对的是全班同学的共性问题,却又不能忽视这个整体是由一个个千差万别的个体组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遇到过这们一件事。在初一的一节英语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在讲解完写作要求后,全班大部分同学都开始动笔了。这时,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男孩怯怯的举起了小手,我迅速走到他身旁,只听他说:“老师,我都没见过我妈妈,怎么写啊?”我当时心里一惊,旁边的同学听了,有的开始笑,有的和我一样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这个班级刚我接手不久,對学生的了解不多。我当时不知道这个孩子说的是不是真话,我想了想后,问他:“你真的没见过你的妈妈?”孩子回答:“真的,老师。” 我只好让他想象一下母亲的形象或把自己看到的别人母亲的特点来写作文。课后,我马上与这个孩子的家长联系才了解到,孩子确实没有见过自己的妈妈。因这家庭的特殊情况,孩子出生后,就一直由爸爸抚养大,在他们家里,母亲的位置是缺失的。经过这件事让我认识到,在面对一个班集整体沟通时,班主任还需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接到新班级后,班主任应该尽快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才不会在日后的沟通当中出现失误。
而另一种形式的沟通,则需要更多的技巧。笔者认为班主任最应该掌握的是赞美和批评的技巧。班主任是学生在校学习和成长的指导老师。如果说孩子是花园里的花草树木,班主任就是照顾这些花草树木最重要的园丁。发现哪棵树上长虫子了,要及时清理;发现哪个树苗长歪了,要及时矫正;发现哪朵花开得鲜艳,会发出由衷的赞美。因此,在班主任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中,批评与赞美是其中最重要的两大部分。怎样的批评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怎样的赞美才会让学生感到鼓舞?
(1)批评的技巧
批评应当委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然的,相信大部分班主任对这句话也是认可的。但是,当班主任面对全班一个个不同的学生犯下不同的错误,加上本身教学任务重,学校事务多的时候,很容易失去耐心,产生不良情绪,从而把自身的情绪发泄到学生的身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孩子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班主任应该明白真正的批评不是伤害学生的心灵,而是为学生指点迷津、启迪心智,使学生改变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对学生的当面指责与批评,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憎恨。 批评应当是对错误本身客观的剖析和中肯的评价,而不应是严厉的指责和训斥,也不是个人感情的发泄和简单的责任追究。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更应该委婉。有句言语是:旁敲侧击胜过当头一棒。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直言快语,忠言逆耳。当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从小是宝贝。班主任的直接批评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还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过“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甚于矛戟。”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错误时,因为学生与班主任的认识有时并不一致,班主任委婉的话语,更体现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批评应该对事不对人。班主任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应该掌握准确的事实,做到实事求是。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就事认事,引导学生思考行为上的过失。不能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能把学生以前的错误都搬出来一起狠批一通。如果班主任每次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都处处揭学生的老底,将学生以前的错误全数出来,一并加罚,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样不仅老师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只能使师生关系恶化。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李燕,徐波. 名师最有效的沟通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Judith A Deiro著,潘琳译.师生沟通的技巧[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唐思群,屠荣生. 师生沟通的艺术[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张东娇. 教育沟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魏书生. 如何当好班主任[M]. 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5
7、[美]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诗.如何说,孩子才肯学[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8、王斌兴,吴杰明. 大师谈教育沟通[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美]雷夫·艾斯奎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M]. 卞娜娜译.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10、吴增强. 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 (中学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二、论文,期刊:
1、吴婧. 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对策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 阴尚志. 师生有效沟通的新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N0.32
3、刘玉广. 谈有效的师生沟通》[J].中国商界,2009,188
4、颜印华,靳松.关于影响师生沟通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J].文教资料, 2009,9
5、 赵子平,朱正龙.班主任与学生有效沟通策略研究 [J]. 青年科学 2010,022
6、 于淑燕. 尊重平等——师生沟通的桥梁[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