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绽放在勺尖的古韵之花

2021-02-27汤尔

润·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糖画古韵砧板

汤尔

阳光细细碎碎地通过叶缝打下来,落在高高绾起的发鬓上,恍惚间,竟瞥见些许银丝,昭示这发鬓的主人已不复年轻。她微高地半倾着勺,细细的金丝溢出,翩跹飞舞,一朵高雅的雪莲便在砧板上熠熠生辉。

“哇,外婆,你的糖画做得真漂亮,好厉害呀!”我正双眼亮亮地盯着糖画,仿佛要把它看出一个洞。

外婆并没有回答,双目放空,心不在焉地搅着黏稠的褐色糖水,似是在回忆一些很久之前的记忆。

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小时候看着糖画眼馋,又舍不得买,外婆知道后,回家学着给妈妈做。原来这朵莲花蕴藏着深深的母爱啊!

糖画在孩子眼里总是最诱人的,淡淡的琥珀色,糖香浓郁甜腻,经过精心雕琢,根根糖丝分明,如同艺术品的糖畫,光是放着就能叫人流口水,在阳光下流转的淡金色更是使人不忍心下口。

看到外婆的作品,我也着手准备自己做一份了,按着外婆的方法,只需要准备小袋白砂糖和开水就够了。

以一比二的比例加入白砂糖和水,在锅中用小火熬制,直到能牵出丝,颜色变成近似于红的深黄——在我看来多简单!

可当我看到一整碗的淡黄色的稀状糖水时,便不淡定了,明明步骤都没错啊。“你可别小瞧了它,中华的文化遗产远比你想的要精细得多,哪有这么容易?”外婆耐心地与我讲起控火的门道。

第二锅并没有好上多少,熬的时间过长,焦黑的糖吃起来苦苦的。手法总是在磨练中娴熟的,看着勺中慢慢荡出圈圈涟漪的深金色液体,我的嘴角也不禁泛起了涟漪。

拉过砧板,以勺为笔,以糖为墨,勾勒出我心中自认为完美的图画,可事实总是不如人意。在反反复复的试验后,一朵差强人意的金花跃然在砧板上,与外婆的相差甚远。

糖画是地道的民间画种,历史悠久,广泛流传在巴山蜀水之间,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这次我完成的不仅是一幅糖画,更是一次颇具古韵之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指导老师:童粉英)

猜你喜欢

糖画古韵砧板
Sugar Painting 糖画
保养砧板有办法
砧板这样用才安全
有你相伴(2)
有你相伴(二)
泰州古韵
学诗3
退休岁月
TOP7注意:你家得有两个砧板
“古韵”与“语用”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