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乐学情境”

2021-02-27劳雅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易拉罐音符创设

劳雅惠

“音乐是世界共同的语言。”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和“排头兵”,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革新音乐课堂教学观念,转换音乐教学模式,创设适宜小学生喜爱的音乐教学“乐学情境”,通过活泼而富有童真的音乐课堂,而达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育人功能,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

一、创设启发式教学情境,把音乐知识趣味化简易化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小学生喜闻乐见和符合年龄特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学习音乐知识。例如,在认识五线谱这一知识点,对于刚刚接触五线谱的小学生来说,要熟记各个音的位置,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于是,教师通过创设“爬楼梯”音乐游戏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游戏中认识“线”与“间”的概念,在掌握了这两个基本概念后,就让学生根据身高的排序,对应站在“do,re,mi,fa,sol,la,si”七层楼梯对应的位置。当教师唱到“do”的时候,前面那个位置最低的学生站起来,当唱到“re”的时候,第二个位置的学生站起来,边站边唱,如此类推,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音高的位置。当学生熟记了基本音级的位置后,教师就加大难度,通过演唱简单的《小星星》《粉刷匠》等歌曲,让学生边唱乐谱,边找出各音符的位置。通过几节课反复练习,学生们很快就熟悉了五线谱各音乐的唱名。枯燥的音乐知识,通过教师创设有趣的“启发式教学情境”,变得十分有趣。

又如,在学习音符及其时值时,教师通过创设“人物故事情境”的教学手段,在黑板板书出五种不同时值的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音符的形象,大家讨论气氛热烈,好不热闹。具体教学情境如下:

教师提问题:“这五种音符中,谁的肚子最大呢?”学生纷纷齐齐抢答道:“全音符。”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对啦,同学们,知不知道肚子最大的音符一次能喝四杯水啊,所以打节奏的时候,同学们要拍几下呢?”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大声说:“四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师:“好,同学们,一起来拍四下。”于是,教师可趁势利导:“二分音符的肚子可没那么大呀,它一次喝的水只有全分音符的一半,那就等于几拍呢?”学生:“两拍。”师:“那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四分音符,它的肚子是怎样的呢?”学生:“它的肚子是实心的。”师:“对了,所以它装不下那么多的水啊,一次只能装一杯水,那么它又是几拍呢?”学生:“一拍。”接着,笔者又对学生说:“这个八分音符是四分音符的一半,那它是几拍啊?”学生:“半拍。”师:“十六分音符,它在今天学习的音符家族中的“辈份”最小,就是四分之一拍。”教师用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让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

二、创设音乐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音乐

“音乐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新知更容易接收直观性,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音乐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音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人,通过一系列生活探索之旅,打开音乐世界之门。

例如,在学习歌曲《嘀哩嘀哩》时,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广东春天的视频,配上《嘀哩嘀哩》旋律让学生欣赏。当学生完整感受过音乐后,就开始了“春天探索之旅”。学生们纷纷畅谈:“鲜花开放,草儿发芽,毛毛细雨。”师:“对啦,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朱自清讲过,一年之计在于?”学生:“春。”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再一次聆听《嘀哩嘀哩》这首歌曲,请学生们在音乐中找出有关春天的“音乐元素”,并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联想到哪些春天的美景。在教师创设的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们非常专注地开始了第二次聆听音乐。聆听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身体随着音乐的节拍有韵律地动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欣赏完后,学生们纷纷踊跃地回答自己寻找的“春天”。有的学生说:“春天来了,桃花、梨花、开了。”有的学生说:“春天来了,万物苏醒了,黄鹂鸟开始歌唱了。”还有的学生说:“春天来了,春雷响起来,春雨沙沙的轻声歌唱了。”这时,教师对学生们的回答及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然后再引导学生:“那书中写着我们岭南什么花呢?”学生:“木棉花。”师:“春早木棉开了吗?”学生:“含苞欲放。”于是,用多媒体把木棉花显示出来。学生们带着急切的心情投入到歌曲学习中,所有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既然能都变得那么轻松而愉快。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为音乐课堂注入了生命活力,激起了音乐的浪花。

三、创设体验探究式情境,构建和谐快乐音乐课堂

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体验探究式的情境,符合小学生天真活动,喜欢动手操作的天性。教师引导学生自制乐器,采用唱奏结合的综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自制打击乐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創造力,在探究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唱奏结合的表演中,培养了学生和同伴沟通协作、互助共进的集体主义思想。

例如,在欣赏客家民歌《落水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乐器来感受落水天时的风声、雨声和雷声。风声可用嘴吹易拉罐来模仿,在易拉罐下面弄个洞,由一行的学生来吹响,就可听见呼呼的风声,雨声可在易拉罐里面装些沙,再把出口堵住,由一行的学生把易拉罐上下摆动,就可听见沙沙的下雨声。而雷声则用三角铁来模彷。开始的时候,首先听到风声,再听到打雷声,再听到雨声,最后三样齐奏。就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下雨天的天气变化,以及歌曲中一丝凄凉的音乐情感。此外,教师可顺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只有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在教学中创设小学生感情趣的“乐学情境”,让音乐课堂具有亲和性和趣味性。教师只是一个课堂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积极探索。针对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观念,充分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音乐,爱上音乐课堂。音乐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个人和集体整体素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音乐教育对人的成长起了积极催化的作用,真正达到了以美感人,以美启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易拉罐音符创设
创设未来
易拉罐乐队
一串快乐的音符
美妙音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音符草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易拉罐美容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