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练习设计“四性”让学习走向深刻
2021-02-27
(古田县平湖中心小学,福建宁德 3522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盲目机械地、重复地进行练习。教师要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1]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把握好练习的量和度,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特别是在数学知识的延展性上下工夫,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感到“练习已尽而意无穷”,真正发挥数学练习的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和发展性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学习走向深刻。
一、层次性练习,满足个性化需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存在差异,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总是统一要求,以致“优等生吃不饱,中下生吃不了”。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无动于衷、智力惰性的不良现象。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设计层次性练习,学生更愿意参与到练习中,把自己的知识展示出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自己,建立信心。
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后,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一个长方形长6 厘米,宽4 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B.两个长6 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C.两个长6 厘米,宽4 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最长是多少厘米?最短是多少厘米?
第一层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练习,巩固周长的意义。第二层次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练习,学生在练习时,借助图片摆一摆或者画一画,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第三层次是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练习。教师组织讨论,学生要全面综合分析两个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发生了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什么规律等。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生生间相互启发、补充,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学生在不断思考交流中,拓展知识,提升思维,享受成功的体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操作性练习,联系生活实践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内部知识间的联系。操作实践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有效促进思维发展的手段。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布置操作性、实践性的练习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探索运用知识、整合知识,拓宽知识面,促进学生自我建构知识。[2]
例如,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布置学生观察并记录家里物品的作业,找出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为解决长方体表面积实际问题的教学做准备。以学生作业“寻找长方体”为例:
今天,陈老师让我们寻找身边的长方体,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区别?寻找长方体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因为长方体在我们身边的应用十分广泛:冰箱、水池、抽屉……真是数不胜数。
第二个任务,观察比较它们的区别,我要仔细捉摸。肥皂: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普通的长方体);水池:5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少了个上面);橡皮的外包装:4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少了左右两个面)……
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我明白了陈老师让我们寻找不同的长方体进行观察的意图。原来要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不是所有的长方体都是6 个面。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方案。数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要想学好数学,就要留心身边的事物,解题才能得心应手。
设计操作性练习,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不仅巩固课堂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给予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使其学到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等活动中,综合素质得到培养。
三、对比性练习,促进认知建构
小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式和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同一类练习题目一错再错。教师往往认为,学生不认真审题,条件没看清而做错,其实是因为学生认识水平低,对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学生的学习并非是被动地接受过程,而是以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的认识结构,教师在练习设计时,要给学生提供思维流动的时空,让他们在不断对比中纠错,在错误中深刻地反思、提升,进而生成新的知识。
例如,“一字之别”却“差之千里”的对比练习:
A.食堂运来2/5 吨的面粉,吃了1/10 吨,还剩多少吨?
B.食堂运来2/5 吨的面粉,吃了1/10,还剩多少吨?
“不同数据”但“殊途同归”的对比练习:
A.五年三班有50 人,出勤47 人,计算出勤率。
B.五年三班有50 人,缺勤3 人,计算出勤率。
C.五年三班出勤47 人,缺勤3 人,计算出勤率。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形象地说:“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1]对比性练习,使学生在对比中自觉注意从本质上看问题,注意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矛盾上理解知识,学会主动对比的学习方法,养成主动反思的学习习惯,从而发展思维,巩固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四、开放性练习,鼓励创新思维
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一成不变的公式化的呈现,在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中,学生不仅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新鲜的、不确定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后,设计让学生补充条件的练习。
环湖路工程全长14 千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______。还有多少千米没有修?
补充条件的开放性练习,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力,让学生的想法“百家争鸣”。程度中下的学生,凭借经验,补充“第二天修了6%”,这是基础性的练习;程度好的学生,补充“第二天修了第一天的90%”“第二天修了余下的1%”等富有思考空间的条件。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问题的设计师、创造者,体现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设计“一题多解”的开放性练习,不同的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学生全面参与,思维得到求“新”、求“全”、求“活”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1]
总之,有效的思维训练和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精心的练习设计。数学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加强设计精品练习的意识,以少胜多,以质为上。注重习题的层次性、实践性、对比性、开放性,使学生的知识在练习中升华,技能在练习中提升,能力在练习中形成,思维在练习中发展,时刻保持敏锐的数学思维,在不断摸索、探寻中,接受数学的浸润与熏陶。